散文||金岗尖纪行
金岗尖纪行
微风吹拂,红鸟唧唧。我趁着秋天的朝阳,沿着金岗尖山麓的古道拾级而上,两米多宽的古道凹凸不平,步级凌乱,两旁石砌矮墙,在茂密葱茏的松木林中直达金岗尖山腰,仿佛一座古长城呈现在眼前,令人叹为观止!
山腰处分为左右两道,我选择性地往右道上行,拜访了儿时记忆中的“母岩”。“母岩”很大、很平,我儿时经常在这里放牛,与牧童们坐在“母岩”上下棋、模子、玩扑克、睡觉。“母岩”周围有好多“岩儿”依附着,“岩儿”仿佛离不开她,故称之为“母岩”。“母岩”平面约两、三平米,若想在“母岩”上歇息,一起可坐十来个人;若站立“母岩”俯瞰,秋景如画:一片片梯田里,那金灿灿的稻穗,在秋风的吹拂下,弯着纤细的腰,尽显饱满的风采。
北行不远处,一个特大的石岩,仿佛“箬笠帽”,中间刻着一幅清晰可见的“八卦图”,惟妙惟肖,很是稀奇古怪。据说,有一次仙人路过此地,天上乌云密布,天空雷公闪电,顿时大雨滂沱。为了遮雨,仙人抓了一个大石头,扣在自己的头上。待雨止,仙人甩掉石头,飘然而去。而这个石头留下一凹面,酷似箬笠帽。后来 该地段便叫“仙人箬笠”。
“仙人箬笠”斜插在番茹园里,可挡风遮雨。“箬笠帽”下可容歇七八个人。每逢刮风下雨,农夫、牧童们都争先恐后,挤在一起“避难”。打雷闪电时,本来躲在大石下很危险的,但也许是有仙气的缘故吧,几百年来从无被雷劈的迹象。就连周围的一排排蕃茹园,也受仙气的滋润,看是土壤贫瘠,收成的蕃茹只只大似手罐。
过了“仙人箬笠”,再北上二百米,就是“大平坳”古道。大平坳——东下黄岭头古道至西岸(乡)中心社区,南连金岗尖大山至岙底村,西接瑞安湖岭镇后龙村,北达北林垟(乡)至瓯海奇云山。其坳平坦蜿蜒,风光旖旎,一片片青黄相间的草被,是放牧牛羊的天然温床。倘若你有疲倦之意,仰草地憩息,目视碧蓝的天空,将会心旷神怡,遐想无边,美感至极而留恋忘返!
陶醉在美好的自然风光中,那是一种精神享受。踩着毛茸茸、软绵绵的草地,沿着牧童的足迹,继续上行,不知不觉到了温州市西北部第四高峰——海拔九百多米的金岗尖顶。这里天地相接,清静自如。近看,一畦畦油茶树落差齐整;远望,山麓古村落乡韵依旧:高山青翠,炊烟袅袅!
脚踏顶峰,头顶彩云。一条长龙似的古道向着空中延伸,其传说、神话油然而生。记得顶峰一个石头边,有一大撮“恐怖”的黑发,那是当年一名红军战士,被“清乡兵”活埋此地的见证!活埋时,只有头颅露出坭面,眼睁睁地死去!——多么悲壮的情形呵!儿时的我,出于好奇,目睹了这可歌可泣的黑头发,而胆战心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因受风吹雨打,那头发不见了,无名英雄也无从考起,没人问津!可英魂依然流芳于世!
秋阳高照,不乏晴空万里。秋风习习,我背朝西北,聚精会神地目视前方:高楼大厦密密麻麻,快艇轮船星星点点,东塔西塔隐隐约约,那不是温州“江心屿”吗!怪不得古人讲金岗尖与温州江心屿一脉相通,原来近在咫尺!
传说,很久以前,金岗尖是一片汪洋大海。不知什么年代,沧海变为桑田, 才有了金岗尖山。当时由于山尖光秃,阳光照射,金光闪烁,故名金岗尖。山顶上原有一个洞穴,一位祖先有一拐杖不慎掉进洞里,不知何去?过了十天半月,他在芚桥石埠租了一艘舴艋船,下瓯江至江心屿游览。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岸边有一拐杖跟自己掉洞里的那根一模一样,于是他捡起来带回了家。
不知是偶然,拟或真有其事,历史久远,其洞穴已无影无踪,难以考证。但是美丽的传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这是一种乡土文化的传承,是民间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风光无限,意气风发。山顶的东面有一条下坡的羊肠小道,顺着小道的半山腰,一条“横路”贯穿金岗尖山南北。路边一口小水潭吸引了我的眼球:她不是喷泉,但细水长流,清冽甘甜,是金岗尖山脉唯一的天然活体水。据说具有人体所需十八种氨基酸其中的十来种物质元素,喝上一口,回味无穷!儿时割草砍柴、放牛口干了,即到这儿尽情享受;加之这里漫山遍野的“山果子”任你品尝:红的像小苹果“红金星”那么香甜;青的像酸杏那么回味无穷。一袋烟的功夫,我摘了满满两兜,真可谓水、果相融啊!
“横路”北行五十米又一看点一饱眼福:高高耸立着的四块并排大石头,坚厚雄伟。石头中间开缝显而易见,据说是仙人锯开建筑“石岩屋”用的,因为有别的要紧事,尚未锯完便离开再也没回来,后来人们称它为“锯板岩”;“横路”再过几道弯,南行二百多米,又一石头叫“矮椅岩”,据说是仙人歇坐的椅子,而今青苔裹身,尘迹斑斑,与青山为伴。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秋末的凉意咄咄逼人。我穿行山腰左道而下,回眸幽静的金岗尖古道,确有“神奇”的感觉。我不禁惊叹:啊,金岗尖的自然风光竟如此优美,轶事竟如此之多,真是天下唯一,举世无双!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林春国,笔名:平屹。浙江温州人,爱好写文章,经常在一些媒体网站发表文章,有时文章被网站公众号编辑录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