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父亲与芦苇

父亲与芦苇

苍翠葱郁、茂密盎然。父亲栽培的那片深绿色的芦苇,时常在我的记忆中摇曳。

我的家乡太行山腹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明显,适宜各种植物生长。但是,那里山大沟深,多为褐土坡地,土壤贫瘠,缺水少雨,自然生成的大面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极少;生活、生产中所使用的芦苇全靠人工栽培。

大集体时,生产队有两块芦苇地,为集体和户家提供苇席保障。

分田到户那年,我家分到了紧挨大山根底貌似潮湿泛着盐碱,几乎没有耕种过的一块地。地里长满尖草,尖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深不宜铲除,危害庄稼生长。耕种过土地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地种上庄稼,不会有好收成。后来得知是分到的人家不愿意要才分到我家的。

父亲没去找村干部说什么。那块地分给我家的第二天,父亲天不亮就扛着镢头去了地里,一镢头一镢挖下去,白花花的尖草根子随着黝黑的泥土翻上地面,一点点地捡出扔走,一顶点都不马虎,普遍下挖深翻二尺多厚。母亲让我两个妹妹轮流给父亲送饭,两个妹妹劝父亲别白费力了,父亲不听,两个妹妹帮他干,他不让。村里的他的老伙计们知道后,都来劝他别白费劲了,他不吭声。村里路过那里的人,停下脚步,看看他干得汗流浃背,撂一句“白吃苦”!摇摇头就走了。母亲知道父亲的脾气,劝也不劝,只有想办法多做些好吃的,让父亲吃饱吃好。

父亲凭借以往侍弄过芦苇的经验,到几处成熟的芦苇地外,捡来人家给芦苇松土时扔出的部分根茎,种到了经他彻底改造堾坎直溜整齐、一寸草根没有、下足了绣花功夫的那块土地里。他从猪圈、鸡窝里挖出掏来的肥料上足了底肥,定期拔草、又挑大粪浇灌到地里,没有事时,就坐在地边静观细看他的那片芦苇。

指地不打“粮”。就是这块千般呵护,万般宠爱的“宝地”,到秋天收获时非常令人失望。

看到收割回来的一捆哑巴(没有出头开花)芦苇,想想父亲一个个汗水湿透衣背的日子,再看看瘦了一圈的父亲,母亲心痛地流着眼泪不停地“数落”父亲。父亲默不作声,“人不亏地,地不亏人”说多了,他就这一句话。

第二年,父亲照样早早地为芦苇松土施肥。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秋天还是没有能收回多少芦苇。说不长吧,你还不信,你看看怎么样,瞎子点灯……路过的人、知道的人,都要得意地说上几句这样话,仿佛他们都是赢家。父亲在万般无奈时,说得最多的还是“人不亏地,地不亏人”这八个字。

第三年一开春,那些肥料充足,不缺水分生长在地里的芦根茂盛地成长,很早就爆出了青枝绿叶。春天返青早,进入夏天就长到了一人多高,微风吹过,宛若一道绿色波浪,人见人爱。节节向上,追求高度不止。端午节时,父亲打发两个妹妹给左邻右舍,亲戚六人送去包粽子的芦苇叶子,走过路过的人,只要张口说一声,就会摘下芦苇叶子送给他们。

村子小,人口少,东家长,西家短,大家都知晓。吃饭的时候,都端着饭碗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七爷、八叔,你一言我一语,谈论庄稼长势,评价男娶女嫁,老少爷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够的话题聊不尽的事。父亲的芦苇,自然而然进入了聊天的话题。“杆子粗、节子多,长势好”。能编多少张席,有的人甚至还算出了可能的收入。

“要给我家留张席子。”“秋天给我家编个囤条(盛放粮食)……”不用交订金,不用签合同。本村的邻村的、十里八村的乡亲,不管在哪里,见了面说一声,或者让人带句话、捎个口信,把所要的规格尺寸告诉一下,到年底就给留下了。

到了秋天,收回芦苇,请来席匠,编一张落实一个。父亲不识字,但谁家要炕席、囤条,都记得清清楚楚。芦席编成后,一家一家送货上门,有的炕席,还比划比划,试铺一下,不合适的扛回来作出调整。只要说过的,过年前一定给你送到家里。

那年,父亲前往邻村给买家送芦席,很少在大姐家吃饭的父亲,在大姐家吃了一顿饭。休息了一会,他对大姐说,身体不如从前了,走一点路就感到累。不久父亲就因胃癌做了胃切除手术。翌年九月,父亲去世。

用付出扮亮一片芦苇。只要回到家乡,见到得乡亲们,总会有人提起父亲种植芦苇和送苇席上门的事。父亲与芦苇是他一生做人做事的秉性精神。

想到父亲,就想到那片芦苇;回到故乡,就想到芦苇地看看,看到芦苇就像看到父亲。父亲与芦苇影响着我的心性,指引了我的历程,让我拥有了幸福的人生,留给我的记忆深刻而又特别。

“人不亏地,地不亏人”,付出才有回报,有舍才有得,这是父亲给予我和家人特有的馈赠!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刘玉庆,男,山西平定人,从军多年退役。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新疆日报》《喀什日报》《冬歌文苑》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孙   丝

(0)

相关推荐

  • 难忘香甜“拔丝山药”

    周末回老家,一进屋子,我们便被浓浓的香味儿吸引了.只见餐桌上满满地摆了一大桌子菜,有油焖大虾.酱汁鸡爪.糖溜花生米--等大家到齐了,妈妈上了她的拿手菜"拔丝山药".看着那盘晶莹剔透 ...

  • 年中,中年

    按照我们的习俗,过了正月十五,才算真正过完了年,所以这两天还在年中,其实,过年是一件挺累人的事情. 每天基本上就是做了吃,吃了洗,洗了再做,再吃,再洗.大年初四,我的家人到我家聚会,四代老小,加上我的 ...

  • 散文|乡愁里的最后一株玉米

    □杨辉峰 秋天近了,玉米垂着饱满的大脑门,藏起殷红的初心,绽开烁金的笑脸,从山坡上一直笑到偌大的关中大平原,从起伏跌宕的渭北丘陵延伸到幽幽的九嵕山山底,到处流传着风吹四散的玉米丰收的消息. 我回到了故 ...

  • 我三爷

    我三爷 江雁 回老家参加我二娘的葬礼时,我又看到了我三爷. 我上一次见他老人家,是一年多以前我们一大家子的聚会上.印象中,那次我三爷好像喝了不少酒.喝了酒的我三爷在我问他身体怎么样的时候,还跨了个栏杆 ...

  • 【散文随笔】——我的父亲

    李金香,河北省文安县新镇镇孔家务村.爱好文学,有作品刊发微刊平台. 我的父亲  文/李金香 看了有我们文安人,何万志老师主演的微电影<父亲的唠叨>之后,不由让我也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

  • 诗歌社 || 邱青明 | 在水乡,每一棵庄稼都是我的亲人(十首)

    溪云斋·诗推荐 邱青明诗歌十首 xi yun zhai chu pin 邱青明 诗歌 冬  至 今天,撕下来一张日历 和撕下来一张处方一样撕 千疮百孔的大地有药可医 能一秒一秒的好起来 太阳是处方中配 ...

  • 品读 | 闫玉莲:大椿树下是我家

    大椿树下是我家 作者:闫玉莲 站村外,就可看见两棵直冲云端的大椿树.大椿树各有一个喜鹊窝.椿树下边是我家. 这两棵树笔直,似乎够着了天,树大荫浓,为我家撑起两把大伞. 春天黄白色的小花绽开,风吹过,像 ...

  • 古槐情深

    有人敬仰松树的伟岸,有人喜欢白杨的端直,有人崇尚梧桐的葱茏,而我唯独对老家的那棵百年古槐情有独钟. 我家坐落在鲁北小清河畔的博兴县麻大湖边.这里水草丰美,湖光秀丽.我家的院落是具有鲁北风情的四合院,土 ...

  • 再回首,往事悠悠

    再回首,往事悠悠 文/赵素兰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早已过了孩提时的童稚可爱,也已经历少年时的天真烂漫,不再拥有青年时的意气风发,转瞬已是中年期的淡然平静.回首往事,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一 ...

  • 散文||父亲的教诲

    父亲的教诲 小升初第一周,同桌素英对我说她是渭阳人,"我父亲以前就在渭阳供销社上班."我对素英说. 素英把书包放在桌子上,抬起头,睁着大眼睛对我说:"阿泉是你父亲?他人可 ...

  • 河粉文学沙龙II丁广锦散文父亲

    河粉文学沙龙让你的文字飞向远方...... 本栏编审:脱微娜   父 亲 "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爱如歌所唱,句句触动我内心那份柔软.父亲,与共和国同龄.翻开箱 ...

  • 散文||父亲不再恓惶

    父亲不再恓惶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二日,霜寒雨垂,我跪拜在简州早春冰冷坚硬的山地上,远处朦胧的丘陵滑进我迷茫的眼帘,近处墓碑两根燃烧的红色蜡烛缓缓叙说.天,我不知道亮了或者没亮.纸钱,被晨风裹挟着,飞过 ...

  • 散文||父亲与杂交稻

    父亲与杂交稻 --谨以此文纪念袁隆平先生 叶震霄||安徽 我的故乡在皖南山区,长期以来缺耕地少粮食是我们最大的困扰.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最大的任务就是开荒种粮.即便如此家中还是没有余粮,玉米 ...

  • 亲情散文|父亲

    父亲 1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父亲惟一的妹妹,我的姑姑,就要来我家看望他.她一来,从她进门开始,就会泪流不止,一双眼睛已经沉沉地凹陷下去,却饱含深情的望着自己的哥哥,哥哥的头发.眼睛.鼻子.脸.衣服, ...

  • 雷池诗社 | 小小作家◎朱雨彤【散文-父亲】

    小小作家 朱雨彤,女,初中,合肥市五十五中东校区. 父  亲 朱雨彤 那个夜晚,月光静静地洒落洁白的病床,父亲趴坐床沿上,脸上挂满了疲劳,但疲惫的身形并没有盖住父爱.女孩安静地躺在病床上,默默地注视着 ...

  • 【山西】杨慧丨散文/父亲的红毛衣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杨慧:1977年8月出生于山西省右玉县,园林专业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热爱阅读,坚持写作,偶有散文,小说发表于本县刊物<西口文艺> ...

  • 姬永胜丨散文/父亲、儿子和我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姬永胜:永济人,现住垣曲,年逾知命,心如止水.在梦中,也不叨扰别人.宁可让真情的期待落空,也不想承受一丝假意的殷勤.去来总是悄然,最爱山水花木 ...

  • 散文 ‖ 父亲的眼神

    父亲已经去世八年了,很多记忆都像是罩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磨砂玻璃,渐渐地模糊起来,只有父亲的眼神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童年的记忆里,父亲的眼神是威严的.我们家是典型的家长制,父亲也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