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几个词汇:

解释几个词汇:
    1、复习。 是把以前遗忘的知识记起来,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对其印象更加深刻,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更长一些。
   2、知识点:对某个概念的综合知识。包括定义(定律) 、定理、公理、公式及推导过程,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实验步骤、测量手段及结论,例题、多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化学原理、物质结构、运动定律等等。单个知识点是很简单的。
   3、知识深度: 指对单一的知识点从现象、研究实验和逻辑推理过程到得出的结论,以及基于结论对更多知识点研究推理。就像一个树枝图,知识点是节点,思维方向是树干,层层推进。说白了,就是利用该知识点能解决多深层次的问题。知识的深度有多个方向。
   4、知识广度: 为了支持知识深度研究探索所需要的知识点的数量。
   5、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记忆、理解并能运用知识点独立解题。
   6、知识的熟练:在对知识记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同等难度系数的试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解题的数量。这一点是学生能力高下立判的标准。
   7、解题思路:为解决一个问题,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之间所关联的知识或技巧就是解题思路。
  知识的深度,知识的广度和达到某个深度广度需要耗费的时间将构成知识的核心三个维度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掌握了通用的学习方法再加上有人指导,你将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比如半年或1年的时间达到60-70%的水平。但是越完后走,提升越难,对于学习实践积累需要耗费的时间,需要支撑深度提升的广度拓展都将越来越大。简单来说从90分提升到100分需要耗费的时间往往是从学习到及格花费时间的好几倍。或者说由于各方面的制约因素,你可能花费了终身的精力也无法达到100分的水平。【本段引自其他专家话语】

任何学习和实践等都是优先积累的知识广度,只有知识广度得到了积累,最终才能给总结消化,将知识的广度向上堆积和抽象为知识的深度。没有广度支撑的深度就犹如空中楼阁,由于地基不稳随时都可能崩塌。【本段引自其他专家话语】

对学生而言,知识深度才能创造成绩。反而,达到知识深度又需要知识广度,也就是对大量知识点数量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其实高三学生(高考备考生)三大根本任务是复习过往已经被遗忘的知识(抗遗忘训练)、补上过去没能笑话理解的知识(查漏补缺、纠错)、熟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熟练解题)。
  1、第一轮知识复习阶段。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大约4~6个月时间,特点是把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全面复习和巩固一遍。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有四个:抗遗忘训练、查漏补缺训练、心态训练和平时备考训练。平时备考训练是使自己的排名赶上去。每一种训练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我管这个叫做2+2答题法训练(学习方法)。
  2、第二阶段知识板块训练。这个阶段大概需要3个月时间。主要是把同一知识板块的多个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之间的关联关系搞清楚,也就是同一板块多个知识点的解题思维的训练。 这个阶段的主要有三大任务:同一知识板块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过度关联知识和解题思维训练、抗遗忘训练和心态训练。
  3、第三阶段知识综合训练。这个阶段大概需要1.5~2个月时间。主要任务是有二,一是不同板块多个知识点综合解题能力训练,二是知识深度训练。因为高考试卷不会超过大纲范围,但是每年都会有一二道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深度貌似会超越大纲。高三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三个:对不同知识板块的知识点综合运用解题、深度综合解题和心态训练。这个阶段是备考训练的最佳阶段。
  以上每一个阶段必须配有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训练方法。总的学习方法是:动手解题----查找知识漏洞----复习纠错---再动手解题。在解题中不断进步。但是备考生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想进步很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