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庭传教诗和礼——《论语》悟读【423】

导之以礼,先之以诗书。

《论语》第十六篇第十三章: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学到了密传吗?”伯鱼答:“没有。有一次他一个人站在那,我快步过庭。他问:'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不学诗,就不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我回去学诗。又一次他又一个人站在那,我快步过庭。他问:'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不学礼,就不能立足于社会。’我回去学礼,就听过这两次。”陈亢回去高兴地说:“问一件事,得到三方面收获:知道诗的作用,礼的作用,又知道了君子并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悟读】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在孔庙建筑群中,有一座叫“诗礼堂”的厅堂,是在孔子故宅的基础上建起来的,是夫子教育儿子孔鲤读《诗经》学《礼记》的地方。走进这座古老的厅堂,正中间高悬着“诗礼堂”三字的金字匾额,堂内两边还悬挂着一幅对联“绍绪仰斯文识大识小,趋庭传至教学诗学礼”,是乾隆十三年祭祀孔子时所题。

这一诗礼堂,可以很好的印证了本章内容,折射了夫子的教育理念:导之以礼,先之以诗书。

陈亢,字子禽,夫子弟子;伯鱼,名鲤,夫子之子。陈亢疑夫子教其子或有私厚,异乎门徒之所闻。于是,有了本章陈亢之三问,他得到的结论是,夫子教育,简单明了,关乎教育之真谛。

《困学纪闻》曰:孔庭之教曰“诗礼”,子思曰:“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

戴溪曰:圣人之教子, 先养其气质。待其可以受教也,然后因其质而徐教之,不先时而躐等也。

本章还折射夫子人格之伟大之处,不偏私。《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见圣人大道为公之心也。陈亢受学有年,未识圣人立教之公,妄以私意窥度圣人,疑必阴厚其子。当独立之时,(伯鱼)闻于夫子不过如此而已,亦何尝有异闻哉?圣人固不私其子,亦何尝远其子? 当其可而教之,教子与教门人一耳。《诗》《礼》雅言, 教子如此,教门人如此,教天下后世亦不过如此。此圣人之教所以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与?

《诗》《礼》雅言, 教子如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孩子真正感受真善美,有了是非评判标准,就会有人生前进的真正方向。

其实,教育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