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还不懂?图文详细解读!

来源:电气设计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设置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场所,与自动灭火系统、疏散诱导系统、防排烟系统以及防火分隔系统等其他消防分类设备一起构成完整的建筑消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报警按钮等信号输入的总线报警系统、防火阀、消防阀、执行系统、消防广播,声光报警,等消防报警系统,多线路执行系统等。那么消防系统的供电及布线要求什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什么组成呢?下面本文来详细讲解!
(1)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触发器件和火灾警报装置等组成,能及时、准确地探测保护对象的初起火灾,并做出报警响应,告知建筑中的人员火灾的发生,从而使建筑中的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在火灾发展蔓延到危害生命安全的程度时疏散至安全地带,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最基本的建筑消防系统。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构成如图所示:
(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电气控制装置(防火卷帘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等)、消防电动装置、消防联动模块、消火栓按钮、消防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电话等设备和组件组成。
在火灾发生时联动控制器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准确发出联动控制信号给消防泵、喷淋泵、防火门、防火阀、防排烟阀和通风等消防设备,完成对灭火系统、疏散诱导系统、防排烟系统及防火卷帘等其他消防有关设备的控制功能,当消防设备动作后将动作信号反馈给消防控制室并显示。
监视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即接收来自消防联动现场设备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外的其它系统的火灾信息或其它触发和输入信息。通过传输设备将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及其它有关信息传输到建筑消防设施及消防安全管理远程监控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如图所示:
(3)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火灾声警报器组成,能够在保护区域内泄露可燃气体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条件下提前报警,从而预防由于可燃气体泄漏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独立子系统,属于火灾预警系统。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构成如图所示:
(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器、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能在发生电气故障,产生一定电气火灾隐患的条件下发出报警,提醒专业人员排除电气火灾隐患,实现电气火灾的早期预防,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独立子系统,属于火灾预警系统。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构成如图所示:

(5)消防系统的供电及布线要求

1. 线管及布线要求
1)管内穿线: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和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电线、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2)线管容积: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大于管内截面积的 30%,敷设于封闭式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超过线槽的净截面积的 40%。
3)线管长度:当管路较长或者转弯较多时,应适当加大管径或加装拉线盒(应便于穿线),两个接线盒或者拉线点之间的允许距离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4)导线余量:导线或电缆在接线盒、伸缩缝以及消防设备等处应留有足够的余量。
5)线管连接:金属导管禁止对口熔焊;镀锌和壁厚小于或等于 2mm 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6)接地连接: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PE)或者接零(PEN)。镀锌的钢导管、可挠型导管以及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的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不小于 4mm  2  。
7)剔槽埋设:当绝缘导管于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 M10 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厚度大于 15mm。
8)传输网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网络不应同其他系统的传输网络合用。
2. 线槽的布线
1)线槽的布线形式
线槽的布线形式主要有沿墙敷设、吊装敷设以及地面内暗设等。
2)线槽的布线要求
① 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以及无翘角。
② 线槽应敷设于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金属线槽的连接处不应在穿过楼板或者墙壁等处进行。
③ 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形产品。线槽镀锌层内外应当光滑平整无损,无棱刺,不应当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
④ 导线在接线盒、接线箱及接头等处,通常应留有余量,以便于连接消防电气或设备。
⑤ 吊装线槽敷设宜采用单独卡具吊装或者支撑物固定,吊杆的直径不应小于 6mm,固定支架间距通常不应大于 1~1.5m。
⑥ 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与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 2‰,并且全长允许偏差为 20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⑦ 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同消防设备采用金属软管和可挠性金属管作跨接时,其长度不宜大于 2m,且应采用卡具固定,其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 0.5m,且端头用锁母或卡箍固定,并按照规定接地。
3. 线管的布线
1)线管的敷设
① 线管敷设方式。
如图 3-1 所示为明配线管,有吊装敷设和沿墙敷设等方式。
3-2 所示为暗配线管及墙壁接线盒的敷设方式,也可用铁钉将接线盒固定在木模板上。
② 线管敷设方法。
暗配线管通常可预埋敷设,但线管与箱体在现浇混凝土内埋设时应固定牢靠,以防土建振捣混凝土或者移动脚手架时使其移位。
③ 线管敷设要求。
a.金属线槽和钢管明配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管路敷设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以及抗震缝等)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b.水平或者垂直敷设的明配导管安装允许偏差 1.5‰,全长偏差不应超过管内径的 1/2。
c.明配导管使用的接线盒及安装消防设备接线盒应采用明装式接线盒。
d.当管路暗配时,导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且应尽可能减少弯曲部分,其埋设深度同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m。
2)线管的连接
① 套管焊接连接。套管焊接连接主要适用于暗敷线管间的连接。先将稍大管径截取作为焊接套管,将两端连接管插入套管之后,再以电焊在套管两端密焊。
② 管箍连接。钢管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应不小于管接头长度的 1/2,连接后螺纹宜外露 2~3 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者套管紧固螺钉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防止破坏镀锌层。
③ 接地连接。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管间和管盒间的连接处应焊接跨接地线。
4. 电缆的布线
1)电缆敷设的方式
① 电缆隧道和电缆沟。电缆沟有屋内、屋外和厂区三种,适于电缆更换机会少的地方。注意电缆沟要避免在易积水、积灰的场所使用。
② 电缆排管。电缆排管的孔眼直径,电力电缆应大于 100mm,控制电缆应大于 75mm,孔眼中电缆占积率为 65%。
③壕沟(直埋)。通常,电缆埋深不得小于 700mm,壕沟与建筑物基础间距要大于 600mm。电缆引出地面时,为避免机械损伤,应用 2m 长的金属管或保护罩加以保护。
④ 电缆竖井。竖井截面根据电缆多少而定,大型竖井截面为 4~5m  2  ,小的只有 0.9m×0.5m 不等。有竖井的高层建筑每层楼板处都应隔开;穿行管线或者电缆孔洞,必须以防火材料封堵。
⑤ 电缆桥架。电缆架空敷设在桥架上,其优点为无积水问题,避免了与地下管沟交叉相碰,成套产品整齐美观,节约空间。
⑥ 电缆穿管。保护管可以选用水煤气管,腐蚀性场所可以选用 PVC 塑料管。管径要大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2)电缆敷设的要求
① 电缆质量。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接、铠装压扁、护层断裂以及表面划伤等缺陷。
② 检验电缆。对于低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应用兆欧表测试其绝缘电阻值。
③ 电缆排列要求。电缆敷设排列整齐,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通常应分开排列;当同侧排列时,控制电缆应敷设在电力电缆的下面,一般电压低的电缆敷设于电压高的电缆的下面。
④ 电缆保护管。电缆在屋内埋地敷设或者通过墙壁、楼板和进出入建筑物、上下电线杆时,都应穿电缆保护管加以保护,保护管管径应大于 1.5 倍电缆外径。
⑤ 电缆标志牌。电缆的首端、末端以及分支处应设置标志牌。
⑥ 电缆敷设环境温度。电缆敷设的环境温度不宜过低。表 4-1 为电缆敷设的最低温度。
3)敷设的步骤
电缆敷设的步骤为:搬运电缆 → 检验电缆 → 预埋件 → 电缆敷设 → 电缆绞线 → 电缆接线。
① 搬运电缆。电缆通常包装在专用的电缆盘上,在搬运时,可采用人工滚动的方法进行,通常不允许将电缆盘平放。
② 检验电缆。按规定检验电缆的电压、型号、规格以及绝缘电阻等参数,并应满足设计施工图和规范的要求。
③ 预埋件。在土建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埋设电缆保护管及电缆支架等预埋件和固定件等(当其工作由土建人员进行时,应及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④ 电缆敷设。少数控制电缆的放线形式及方法类似于导线放线,电缆放线时不应使电缆产生缠绕现象,电缆敷设时应按照要求固定牢靠。土建施工完毕后,就可进行电缆敷设,电缆敷设时应按照要求固定牢靠。
⑤ 电缆绞线。电缆敷设完毕后,就可按导线的绞线方法进行电缆绞线工作,并且做好导线终端接线端子标号牌。
⑥ 电缆接线。电缆绞线工作完毕之后,就可按施工图及导线终端要求,将电缆与消防电气设备连接起来。

机 电 工 程 联 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