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不少平和人搞错自己的姓氏,可能就是你!
不少平和人搞错自己的姓氏,
可能就是你!
黄 武 疆
“说名道姓”是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节,“姓名”成为每个人独有的符号广泛用于身份识别,读书、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姓名”,可见“姓名”的重要性。
姓氏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数千年的发展,姓氏成为辨别宗族血缘的重要标志。姓氏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构成华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华姓氏的产生与发展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星象学、心理学等众多社会科学。
虽然经历过社会发展与变迁,但中华姓氏的传承整体还是比较完好的。但也有特殊情况,半个多世纪前推行的“简化字运动”,除了正常的"繁改简"之外,有不少姓氏也无端被简化(异化)了,造成不少人在寻根谒祖、修谱续牒遇到因种种麻烦。
就平和县的情况看,有以下常见的几个姓氏被简化(异化)得认不到祖宗了,如:“詹”简化为“占”,“蓝”简化为“兰”,“萧”简化为“肖”,“傅”简化为“付”,“戴”简化为“代”等等。作为最重要的台胞祖地、侨乡、移民中转站,平和县有关部门应该在这方面给予订正,让公民的身份证、户口本全部改回规范字,再续姓氏文化血缘,也方便更多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接上自己的祖地根源。
请对号入座
Zhan
郡望:河间
堂号:河间堂
开基祖名:詹封荫
播迁时间:元末明初,由广东省潮州海阳县(大埔)经永定播迁芦溪
关于詹姓起源,说法不一。南朝宋何承天《姓苑》云:“周宣王支子赐姓詹,封詹侯。”唐人林宝《元和姓纂》引詹大卿《体仁家谱》曰:“詹姓始于周宣王支子,赐姓曰詹,封为詹侯。其后有詹父,为周大夫;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这里所说的周宣王,姓姬,名靖(一作静),是西周第12位国王,公元前828年至公元前782年在位,都城在镐(今陕西西安西南);支子,宗法制度下称嫡长子及继承先祖嫡系之子为“宗子”,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子为“支子”。于此可知,詹姓形成于西周后期,当出自今陕西省境。
礼公六十四世,黄隐公十八世孙学传公,原籍江西省建昌府南丰州广昌县。累官至阁直学士、中书侍郎加太子太保。北宋末年,因宋帝屈辱降金,被迫举家南迁,暂寓汀州宁化县石壁村,续迁广东潮州海阳县恋州都长窖村(今大埔县茶阳镇长窖村),设馆讲学。子孙繁衍闽南、闽西、粤东各地,播迁江南诸省及海外,为詹氏粤、闽开基始祖。
学传公经九代传衍至礼公七十二世伯一公迁至永定郭坑。伯一公为永定始祖,伯一公传衍至礼公七十六世饮公迁至永定金丰大溪乡,饮公念九郎为大溪始祖。饮公传衍至八十世封荫公于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先迁至平和曹里蕉坑,再移迁连丰曹充社(现芦溪镇连新村)定居,封荫公为芦溪始祖,传衍至今已二十多代,丁口一千多人。
受简化字影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芦溪有人将“詹”姓写成“占”姓,这种写法已经是“背祖”了。
自古以来,“占”与“詹”是两个不同的姓。古代有掌管占卜的官,(“占”在这读zhan 毡 第一声)因其世代都为此官,则以“占”为姓。在这当然就应读第一声。在齐时就有“占尹德”及“占尹应坚”。(《通志氐族略》)
芦溪詹厝树德堂重修庆典(网络图片)
Lan
郡望:汝南
堂号:汝南堂、种玉堂
开基祖名:
播迁时间:明初,由漳浦(含后来的海澄隆教,漳浦赤岭、湖西)
蓝姓的来源有五种:一是认为蓝姓畲族。其得姓始祖为炎帝第十世榆罔,臣服于黄帝,仍然有其地盘。榆罔赐给儿子昌奇以贡蓝授姓,封于汝南(在今河南),后裔发展到山东、江苏、淮河一带。至唐代,蓝姓首领蓝明德受命为扬州节度使,其子蓝采和任谏议大夫,后隐居山林,修仙学道,后来成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二是认为属帝喾,即高辛氏世系。传说盘古高辛帝时的盘匏为一怪兽,因功,帝喾赐以三公主与盘匏为婚,盘匏因貌丑退隐山林,居会稽山七贤洞,后生三男一女,即盘、蓝、雷、钟四姓。蓝姓即为盘匏次子蓝光辉的后裔,为畲族。其中有一支既认为属帝喾,又承认昌奇汝南封地以贡蓝授姓。三是春秋后期,楚大夫蓝尹亹受封于蓝,在今湖北荆门县东,子孙以封地为姓,称蓝氏,奉蓝尹为始祖。四是源出嬴姓。战国时秦子向,一说梁惠王子向受封于蓝邑,在今陕西蓝田县,为蓝田君,子孙以封地为姓,奉蓝向为始祖。五是出自中山国大夫蓝诸的先祖,食采于蓝田,以食邑为姓。
漳州蓝姓以蓝明德为一世祖。蓝明德二十二世孙蓝琛,字邦献,任江西临川县尹。琛生三子:长子蓝兆,字元晦,号廷瑞,元末(另说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移居今漳浦县前亭乡高岑下尾社,为漳浦蓝姓始祖;次子蓝光,字仲晦,号石泉,于元末入闽,任福建行省都事,元亡,隐居不仕,后裔居省城西门外草市头,在今福州市西郊为畲族村;三子蓝宽,字季晦,号清甫,从临川移居兴化城外(莆田)。这“三晦”后裔聚居地现均为畲族乡或畲族村。 中山大学教授黄仲琴认为华安汰溪仙字潭摩崖石刻,“疑即古代蓝雷民族所用”。据考证,仙字潭摩崖石刻当在商代。在隋唐时期,漳州即有蓝、雷、盘姓的少数民族居住生息,在今漳州地区,时称“蛮獠”。唐仪凤二年(677年),广东起义军首领陈谦会同苗自成、雷万兴,攻陷潮阳。景云二年(711年)冬,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因被畲族首领蓝奉高突袭,于岳山中伏刀伤致死。唐宋以后,闽南畲族不少支派逐步汉化。明清期间,畲族由今潮、漳向闽东、浙南各地迁移。现居住在漳州的畲民则是明代从江西迁入。
明初,蓝财略由漳浦(今龙海隆教乡)迁入南胜河仓(今前山村禾仓社),前山村的另一部分蓝姓由漳浦县赤岭、湖西一带迁入(时间不详)。 山格镇土田村黄土岭蓝姓,于清初由海澄县迁入,白楼村的蓝姓由漳浦赤岭迁入(时间不详),又有清末从南胜前山村禾仓迁入。小溪镇内林村,据传亦为蓝姓聚居地,原地名为“梨蓝”、“里蓝”或“雷蓝”,最早为蓝姓聚居于此,后来蓝姓家族日渐式微而消失,李姓取而代之,现在该村多为李姓。
笔者经常遇到蓝姓朋友,他们当中许多人写成“兰”姓,我提醒过他们,但他们似乎无感,回答说将错就错吧,懒得改啊!
“蓝”,在民间俗写中常因认为简化字而误写为“兰”,与蓝姓混淆。“蓝”(繁体写法为“藍”)姓包括汉族、壮族、瑶族、畲族、苗族等多个民族,源头较多,嬴姓、姜姓、芈姓以及官职,另外为回、畲、满、蒙等少数民族的汉化改姓;“兰”(繁体写法为“蘭”)姓极少(也有观点认为没有“兰”姓),《百家姓》中没有,将“蓝”写为“兰”纯粹是因为《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的推行(后废止)造成的谬误,该方案将“兰”视为“蓝”的简化字(今天还有人将“蓝天”写为“兰天”、“篮球”写为“兰球”就是其流毒),于是就错“蓝”为“兰”。
漳浦种玉堂(网络图片)
Xiao
郡望:兰陵
堂号:兰陵堂
开基祖名:
播迁时间:明初,由周边地区迁来(潮州、汀州)
源自子姓。这是当今人数最多的一支汉族萧氏。西周初,微子啓为商纣之庶兄,在平定武庚之乱中立有大功。周成王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啓(子姓),以承商祀,史称宋公。春秋时,微子啓十二世孙大心为宋国之萧邑大夫。公元前682年宋国猛将南宫万叛乱,大心平定了叛乱,桓公即位,升萧邑为附庸国,大心为萧国之君,称萧叔大心。春秋末公元前495年,子姓萧国灭于楚国,子孙以国为氏。萧叔大心为萧氏受姓始祖。萧氏子孙从发源地安徽萧县发展,兴盛于山东、江苏一带,而成为当地望族。萧氏“兰陵衍派”堂号源于此。
兰陵始祖萧何,是萧叔大心十六世孙。沛县人(今江苏徐州沛县)。因佐刘邦建立汉朝而封酂侯。其孙谏议大夫萧彪,免官徙居兰陵,世代相传,称“兰陵萧氏”。萧何被尊为兰陵始祖。西晋“八王之乱”,萧氏族人纷纷南迁。东晋武建元年(317年)萧何二十世孙萧整等举家迁往南兰陵,即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其后代出了齐、梁两朝皇帝18人。入唐以来,南兰陵还出了10位宰相,其中萧岿的后裔先后出了八位宰相。《新唐书》赞曰:“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兴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漳州萧姓最早入漳的是跟随陈政、陈元光开置漳州的萧润尔,今诏安县萧姓为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金星乡邱厝城村,但没有族谱记载世系。有萧姓后裔迁往台湾宜兰和广东等地。
南宋孝宗时期,萧曦后裔永福状元萧国梁在漳州任职时,举家迁入漳州,子孙则在漳潮两地繁衍下来。今子孙遍布闽粤及台湾、东南亚地区。
宋末江西人萧燧,为避乱入闽汀州府归化县龙湖大帐山居住,其子云龙迁永定县庵前塘背。传至萧开春,又迁往漳州府南靖县书洋石班滩,成为书洋萧姓开基祖。明清时期有大量后裔迁往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在宋朝时期,史书记载,宋代有龙溪人萧汉臣、萧韡、萧珏、萧里、萧彦、萧玠、萧汝规等10位进士,但皆无谱牒传世,后裔不明。
元初入闽有萧汝器的后裔萧洁,迁徙长泰县旌孝里萧宅居住,为萧宅开基始祖;子孙又传衍于东厝、龙美、扶摇、牛角山、及广东、浙江地区,清代有后裔迁往台湾。
漳州萧姓主要聚居于南靖县、长泰县、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诏安县、漳浦县。
平和萧姓主要分衍于长乐乡联胜村、九峰镇陈彩村以及散居小溪镇。
常遇到姓萧的人,他们多写成“肖”了,还认为“萧”字难写,“小月--肖”简单,还有甚者,干脆搞个笔名叫“小月”……
“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变“萧”为“肖”主要是因为《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以讹传讹、积非成是,乃至今天已几成以“肖”代“萧”之势。
大埔萧氏宗祠(网络图片)
Fu
郡望:清河
堂号:清河堂、版筑堂
开基祖名:
播迁时间:明初,由周边地区迁来
傅姓的起源,史书说是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相传殷商高宗武丁为使国家振兴,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一天晚上,武丁在梦中见到一个圣人名叫说(音yue),认为就是理想中的人,醒后找遍群臣百吏也没有,于是寻访民间,终于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部)筑土墙的奴隶中找到了说。武丁与之交谈后,认为果然是位圣人,于是任用他为相,遂天下大治,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因为说出自傅岩,于是便让他以傅为姓,称他为“傅说”。
傅姓入闽始自傅说的第六十九世孙傅实。傅实生于唐咸通七年(866年),祖籍济州(今河南范县、山东聊城、东阿、高唐一带),后迁到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广明元年(880年),因王仙芝、黄巢等农民起义,为安抚福建,使其稳定,唐朝廷特敕傅实随赵国公李镇入闽。傅实入闽后即进兵并建府第于泉州,朝廷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后移居南安。傅实卒于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其子孙繁衍,分布于八闽以及粤东各地。
唐僖宗时,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部众入闽,其中有河南人傅懿为将佐随行,在福建安家落户,其后裔子孙分布福建各地。
北宋末年,河南邓州人傅自得,字安道,其先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遭“靖康之变”,即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兵攻破宋朝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北宋亡,其父死于金人,他跟随母亲逃难至福建泉州,后历任兴化军知军、漳州知州。
南宋末年,清河傅氏又有一支徙居福建上杭蛟洋乡,不久成为当地望族。
傅姓开闽始祖傅实育有八子:居中、居献、仁远、仁裔、仁济、仁坦、仁和、仁育。仁坦传至九世孙傅倘,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任漳州长泰县尉,从泉州南安北门外出祖,移居漳州长泰。现存漳浦旧镇乌石海云岩的宋淳熙八年(1181年)摩崖石刻,就有傅顼等人舍石槽的记载。又经九世,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宣教郎傅致政从长泰县移居诏安(时称漳浦南诏社),初住南诏城,后辗转迁徙,最后定居于海边的四都梅岭霞浦(今梅岭镇下傅村)。
另于清朝年间有傅氏从泉州朵桥迁至长泰县戴墘社,而后再移居乌石社(今龙文区蓝田镇西坑村乌石社);以及从广东流徙后定居于龙海市程溪镇下庄径口社。除上述外,尚有解放前从长汀迁入及新中国成立后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归侨和从浙江诸暨、南安、漳平迁入者。
明代即有傅姓定居平和,但未形成大型聚落,现傅姓主要散居小溪镇。
前几年,有傅姓朋友动用很大关系,将全村“付”姓改回“傅”姓,这样付出很有意义!
多数姓氏学者认为根本不存在“付”姓,所谓“付”姓完全是“傅”姓的白字;但也有一说认为存在“付”姓,不过是源头单一人口极少的小姓,而“傅”姓几千年来一直是源头较多人口众多的大姓。但当前“付”姓人口似乎已超越“傅”姓,这依然是“汉字简化”期间书写混乱和文化不济所致,一些半文盲的人图省事胡乱写,从而造成了“'傅’消'付’长”的局面。
宁化石壁傅氏始祖纪念碑(网络图片)
Dai
郡望:谯国、广陵、清河
堂号:谯国堂、广陵堂
开基祖名:
播迁时间:明、清、民国,由漳浦等邻县迁来
戴姓来源子姓。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为伯爵侯国。周武王灭商,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商纣王之兄微子启立有大功,周公旦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今河南商丘。传七世至宋戴公(公元前799-前766年在位),戴公之孙宣公以祖父谥为氏。故宋戴公之后直系宋人以戴为氏。
戴元理,生于唐太宗贞观时期,系戴姓开漳一世。元理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随归德将军陈政戌闽。驻军云霄乌石山。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病故,戴元理随陈元光平定寇乱。永隆元年(680年)移镇漳浦,以功授左郎将赠顺德将军。
戴君胄,戴元理之子,娶陈元光之女陈怀金,历任司田参军、分营将、兵马副指挥使,辅佐陈元光后代开发闽南,为建设漳州立下功劳。戴君胄有三子:长子克纯,居南靖,次子克绍,居云霄,三子克统,居金浦。
戴元理五世裔孙戴永明,于唐贞元二年(786年),携历代祖公神牌,徙居龙溪县游仙乡墨溪(今芗城区天宝镇墨溪村)传衍。
戴姓散居于平和部分乡镇,未形成大聚落。
九十年代开始,漳州地区有不少“代”姓的人在登记户口时改回“戴”姓,这是个正本清源的好现象!
“戴”姓和“代”姓的错乱与“傅”姓和“付”姓相似。同样是一般认为“代”姓为“戴”姓的白字,但另一说认为“代”姓是一支小姓;而且二者出错的原因也完全一致。当前,“戴”姓估计仍比“代”姓多,但“汉字简化”期间所造成的“'戴’消'代’长”也同样是实事。
漳州天宝洪坑---戴氏聚落(网络图片)
黃武疆
文博旅遊規劃工作者
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
中華鄉土人文探索者
無疆文創旅遊規劃設計院
致力於
景區規劃設計、農莊設計運營
區域發展策略、政策資源對接
文旅項目招商、地方形象包裝
民俗活動策劃、鄉土文化挖掘
歡迎合作。聯繫:626456114@qq.com
长按关注“平和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