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合医药:加拿大皇家学院/工程院院士归国创业,突破国内干粉吸入制剂的创新难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但人口老龄化问题也纷至沓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道阻力。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2个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8%以上。2019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速世界第一。
对于每个个体来讲,身体的老化意味着疾病多发的可能性。生命之始——呼吸,也伴随着病源的侵入,成为扼住人类生命喉咙的帮凶。因环境污染加剧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肺部疾病持续高发。
在全球3.8亿慢阻肺病患病人群中,中国有将近1亿人;在全球3.6亿左右的哮喘患病人群里,中国患者达到约4800万;可见中国呼吸系统患病人群占比之大。然而,该数据仅基于已检测肺部疾病的受察人群,还未算上三、四线城市及乡村地区未检测人群。
据最新研究发现:在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中,出现小气道功能性障碍的总人数约为4.26亿,占比总人口43.5%。这部分人群患哮喘、慢阻肺病及其他肺部疾病的潜在风险比一般人群大。
以该巨大患者市场为切入点,易合医药聚焦在干粉吸入制剂、吸入装置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致力于开拓我国在干粉吸入制剂领域的创新。
相比雾化剂和气雾剂,干粉吸入制剂更具给药优势
吸入制剂主要分为三类:雾化吸入剂,气雾剂和干粉吸入剂。
雾化吸入剂的优点在于给药方便,但是使用场所受限,给药剂量也不稳定。气雾剂很好地解决了雾化吸入剂便携性差、给药剂量不稳定的问题,但是面临吸、喷药不同步,刺激性大,原料药的肺部沉积率低的问题。
针对这些用药短板,干粉吸入制剂应运而生,成为全球吸入制剂发展的主流方向。
“不同于气雾剂,干粉制剂通过配套的干粉吸入装置以吸气带动超细药物进入人体肺部,同步性好,没有刺激性,同时又兼具气雾剂便携性的优点。此外,干粉吸入制剂的原料药的储存状态是在干燥的状态下,所以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比气雾剂和雾化溶液更占优势。”易合医药CEO&联合创始人史楷岐博士向动脉网介绍了干粉吸入制剂的优势所在。
作为近些年的新兴给药方式,干粉吸入制剂在全球目前的吸入制剂用药所占比例为45.7%,在中国的吸入制剂用药所占比例为24.7%,足可见广大患者对于该类制剂的认可和高接受度。但目前来看,受限于价格、使用人群的培训情况等因素,我国干粉吸入制剂的市场占有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干粉吸入制剂市场基本被国外药企垄断:GSK,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三家外企基本垄断了国内主要的吸入制剂市场,国内相关仿制产品较少,做干粉制剂的药企不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产品的价格。随着目前相关政策逐渐得到完善,能够突破相关技术壁垒的创新药企显然占据着市场先机。
院士携技术团队归国,开启在干粉吸入制剂领域的拓新
易合医药由加拿大皇家学院、工程院院士祝京旭教授回国联合史楷岐博士共同创立,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该公司于2020年6月正式落地,是一家专业从事干粉吸入制剂、吸入装置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易合医药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祝京旭院士
祝院士团队自1994年即开始从事吸入给药研究,具有20余年的吸入给药研发经验,已经实现了药物筛选评价、粉雾剂处方设计及优化、干粉吸入装置的研发、超细粉药物的精准定量分装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及肺部靶向递药系统的构建,在干粉吸入给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易合医药拥有1600㎡办公、研发场地并配备全套制剂研发设备和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硕博学历占比60%以上,可以满足从小试研发到中试生产的要求。
易合医药办公、研发场地
左旋硫酸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是易合医药自主开发的一款2类新药,目前处于原料药开发阶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信必可都保)是易合医药布局的一款高端高难仿制药,目前处于小试开发阶段。据悉,信必可都保由阿斯利康研制,目前在国内尚没有仿制药申报。易合医药将这两款药为切入点,逐步开拓我国在干粉吸入制剂领域的创新。
“因为吸入装置的研发周期比药的研发周期要短,在这方面,易合医药的推进速度会相对较快”,史楷岐告诉动脉网,在吸入装置方面,易合医药已有几款成熟产品:包括Breezhaler、Elpenhaler、Ellipta 更新外观款吸入装置(如图 1-3);仿制 Turbuhaler 都保吸入装置;自主开发 InhalerWU2011 碟片泡罩式吸入装置(如图 4)等。
干粉吸入制剂研发技术壁垒高,技术人才是核心
研发干粉吸入制剂,有三个关键点:制剂处方,吸入装置以及定量罐装。这三个要素决定着一款干粉吸入制剂产品能否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由于每一个环节都拥有较高技术壁垒,对研发团队的人才、技术要求非常高。
“处方的难点在于稳定性,且需要保证患者在吸入后能有一个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史楷岐向动脉网介绍到,易合医药的制剂总监Yingliang Ma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颗粒技术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具有27年吸入制剂开发经验,曾和GSK加拿大公司、上海医工院、沈阳药科大学等国内外单位联合开发干粉吸入制剂。
由于患者吸入的制剂药量都是微克级,定量在技术上很有难度。如何精准、定量地把超细药粉装到装置里,是个卡脖子的技术。自1994年起,易合医药团队成员就与GSK加拿大公司合作,开始涉足超细吸入药粉的预处理、精准装填技术及装置的开发及放大,经验丰富,可以实现微克级药物的精准分装,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吸入装置的流道,流道材质,以及其抗菌、防潮的性能,都会影响到最后给药的成功率或者生物利用度,进而影响到制剂疗效。易合医药能够自主完成吸入装置的设计、开发、制造及验证,在流道设计、给药器多样化方面具有很好的积累以及相关专利保护。
颗粒技术作为连接制剂处方、定量罐装和吸入装置的纽带,将吸入制剂的三个关键要素串联在一起。公司创始人祝京旭院士是全球著名颗粒学专家,具有30余年颗粒技术研发和工程经验,负责该项目的严密把关。
不遗余力引进人才,填补国内干粉吸入制剂市场空白
目前,国内研发吸入制剂少,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关于人才培养战略,易合医药打算实行“两条腿走路”策略——“一方面我们会继续从国外引进一些适合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会跟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等国内外一批知名药科、材料、机械工程高校紧密联合起来,以做项目或开发产品等的方式培养出自己的‘后备军团’。”
“我们接下来分两步走”,史楷岐说道,“第一步是开发实验室用的这种像胶囊罐装、泡罩罐装和储库罐装的装置;第二步是通过公司自身发展或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向大生产发展。”
研发管线差异化布局,积极寻求外界资源对外合作,不断汇集、培养前端技术人才,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成立短短半年,易合医药已经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成长模式,奋力开拓干粉吸入制剂这片在国内尚未过多开垦的市场地。
据史楷岐博士透露,公司于2020年末完成了由锐合资本领投的种子轮融资,用于加快既定项目的研发推进、团队招募和药企合作,以构建自身的研发实力。锐合资本项目负责人李益振也表示,在国内干粉吸入研发企业中,易合医药虽是后起之秀,但沉淀已久;同时,哮喘和COPD领域需求旺盛,干粉吸入制剂未来在氨基酸、抗体纳米抗体、免疫小分子领域潜力无限,需要与更多的企业加强合作。
这个领域,这片土地,需要的还是创新——这也是易合医药将持之以恒的长期发展目标。
近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