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纯)叙永,古城永宁,你知道叙永、永宁有何渊源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古风古情话永宁
文/孙纯
叙永古称永宁,以叙州府之叙,永宁之永为“叙永”得名,始于明天启三年(1623)。据清康熙《叙永厅志》载:“改土归流,以叙(州府)郡丞驻永(宁)治之号叙永厅。”清代置叙永直隶厅,民国2年(1913)始改为叙永县,迄今未变。
永宁,永远安宁之意。因永宁在四、五千年新石器时期,百濮先民即生活在这片土地。夏商周以来形成村寨集市,秦汉时聚居境内众部族附入夜郎国及犍为郡版图。唐宋为羁縻蔺州与罗氏鬼国辖地,元初置西南番总管府,后改设永宁路。明洪武年间先后设置永宁宣抚司及永宁、赤水、普市诸卫所,筑东西双城。清置直隶厅,是明状元杨升庵誉为“黔蜀分疆第一关”的好地方。
这片多民族杂居之地,东南面毗临贵州,西面连接云南,是四川进入云贵的南大门,边境重镇。由于三省土地相连,一鸡鸣叫三省听闻,所以有了“鸡鸣三省”的美称。永宁山川雄奇,民族风情旖旎,历史遗存众多,人文景观、历史掌故、诗文佳话,无一不在这片土地上闪烁,是历代文人墨客心仪游历之地。这里温润的山风带着清溪、秀树、青草的味道到处游走,清鲜的空气飘散着各民族多彩多姿风情,大片山坡、田园、民居傍着秀树翠竹成图。清流幽谷与红砂赤崖为伴,山泉流淌、瀑布万千,诗意般畅笑在山林中,蜿蜒在山谷里。伸入山中条条古道,陪伴边城人简朴的生活。古老的城桓、土墙和瓦屋,见证了永宁各族民众勤劳善良,书写着自明洪武年垒城、疏治永宁河以来的热闹繁华。
这个依山傍水的家园,边贸重镇,在新石器时期形成村寨和集市以来,在彝、苗、汉、满、蒙、藏、回、壮及仡佬、土家、纳西、布依、景颇等三十六个民族的辛劳下,县域二千九百多平方米的土地欣欣向荣。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伟人都曾涉足这里,县域中具文化含量和历史来历、意义的地名就有数百上千个,全县25个乡镇接壤云贵两省的跨省地界自然地理实体之乡或镇就有8个之多。东面大石、水尾与贵州毗邻;南面石厢子彝乡与贵州跨界;东南面赤水镇与贵州一桥相通;西面白腊苗乡、黄泥镇、分水镇等与云南连接;西南面水潦彝族乡接壤云南、贵州两省。三省人同处一片山,共饮一河水,共同生活在乌蒙大山的这片热土,世代交好,亲密往来,留下许多动人传说和故事。
由于地处三省通衢特殊位置,这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彝族土司“大明王”奢崇明父子反明,曾在此起兵攻占重庆、成都,兵败退守永宁,在天台山彝族圣地抗拒明军朱虁元围剿,历时9年,至崇祯二年(1629年)败亡。清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在此激战,义妹王姑战死永宁,留下壮烈王姑坟;云南王吴三桂也率军在此扎营,留有营盘等地名遗址。民国袁世凯称帝,蔡锷将军高举义旗,大军由永宁雪山关入川,设司令部于此,指挥护国军战斗;红军长征时期,著名的“四渡赤水”让这片土地成为红色热土。还有遗存的古庙、古牌坊、古街、古巷、古桥、古墓等遗址遗迹众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这片土地,鳞次栉比。
这儿彝家村落、苗家古寨景观可人,传承着民族古风,展现着原生态风貌,古风古韵浓郁。这里有浩瀚林海,叠翠山峰,青石小路和乡村清幽院落。小木屋在峰峦幽谷中星罗棋布,栈道古径在密林中蜿蜓穿行,自然地理实体乡镇美若画图。苗族踩山节、苗场节风光旖旎,彝族火把节、牛王节热闹神秘。还有苗家神奇蜡染、苗绣、构树皮造纸,彝家咪苏唢呐、祭火婚丧嫁娶等民风习俗别具一格。
这些引人入胜、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习俗让人心旷神怡。奇秀的山水和多彩的民风习俗丰富了永宁“鸡鸡三省”的美称,使永宁有了更深切的内涵和更切实的意义。这片曾隶属彝蛮地区的土地、夜郎古国辖地、状元杨升庵流放多次走过的地方、盐马古道重要集镇、云贵川三省通衢,让人们充满了无限好奇,吸引众多游客来此探奇觅宝,来这里感受她独具的秀姿和风彩,斑斓的人文地理景观,多姿溢彩的民族风情,厚重历史的文化与历史遗存。让人们流连其间,沉醉其间,为她而歌,为她而唱,为她的过去和现在心仪。
历史文化璀灿的永宁,三省通衢秀美的永宁,“鸡鸡三省”结合部的永宁,你像明珠光芒四射,闪耀川南边地叙永,让众多人为你陶醉,为你喝彩,为这片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土地增加一道道亮色,为这片奇山秀水、四季如画的土地增加一道道亮色,以其独具的魅力,吸引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