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遇毒变黑是什么原理?古装剧中的“银针试毒”靠谱吗?

在古装剧,特别是武侠剧中,一旦出现中毒现象,经常会出现熟悉的一幕,那就是银针试毒。就连皇上的御膳也要用银针来检测是否有毒,然后才能拿给皇上食用。

那么银针试毒靠谱吗?有科学依据吗?

银针试毒,在《洗冤集录》等书中就有记载,被用来断案。不过古人并不知道银针遇毒发黑的具体原理,因此银针试毒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古人之所以会用银针来试毒,是实践得出来的经验。

古代最常见的毒药之一就是砒霜,对人体有剧毒。之所以成为了古人的常用毒药,是因为它的原料容易获取和制备。

砒霜是砷的氧化物,学名是三氧化二砷(As2O3)。高纯度的砒霜呈白色,而纯度较低的砒霜中含有硫化砷等杂质,所以呈现出红色,就像丹顶鹤的头顶那样红。鹤顶红,其实就是不纯的三氧化二砷,并不是从丹顶鹤头顶的红色部位提取出来的物质,而且丹顶鹤头顶的红色部位也并无毒性。

银针遇砒霜发黑,并不是银针和砒霜发生了化学反应,而是由于古代制作工艺受限,砒霜的纯度并不高,含有较多的硫或硫化物,比如雄黄(As2S2)和雌黄(As2S3),它们遇到银针后,会在银针表面形成黑色氧化物——硫化银(Ag2S),正是基于这个原理,所以才有银针试毒一说。

这个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医,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自然也没有能够试出各种物质是否有毒的万能试剂。银针作为试毒工具,肯定也不是万能的。

如果是高纯度的砒霜,那么银针试毒就无效了。因为没有较多的硫化物,银针很难变黑。所以古书中所言也并非完全正确,银针试毒,纯属瞎猫碰上死耗子,银针只不过检出了砒霜中的硫罢了。

并且银针试毒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除了鹤顶红等少数几种毒药,对于其它种类繁多的毒药,比如剧毒的氰化物,银针根本检测不出来它们是否有毒。

对于有些没毒的物质,银针也会因为与其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变黑。比如,银针会与鸡蛋蛋黄中的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银,使得银针变黑,然而鸡蛋并没有毒。所以银针作为鉴毒的工具根本不靠谱。

不过,银虽然不能鉴毒,但是却具有消毒杀菌的功能。银的这一功效,源于银离子及其化合物对某些细菌、病毒和真菌显现出毒性。银离子可以和一些微生物用于呼吸的物质形成强烈的结合键,使得这些物质不能为微生物所用,从而使微生物死亡。

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知道银可以防止伤口化脓、加速伤口愈合,以及净化水质和防腐保鲜。在抗生素发明之前,银的相关化合物就曾用于防止伤口感染。

银单质是无毒的,但高浓度银离子对人体有害。不过银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并且微量的银离子能杀菌对人有益,所以只要不是误食银制品,一般不用担心中毒。在日常生活中用银碗、银筷也是有好处的。

银针试毒根本不靠谱,这个概念之所以能够火起来,完全得益于武侠小说和武侠电视剧的推波助澜。武侠世界本来就是虚构的,存在一些有违科学事实的东西,也是可以理解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