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回望岁月【征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回望岁月
贫穷,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这个词。它就嵌在我的生命里,它像一枚已经结痂的伤疤。
偶尔,我会抚摸它。它还有微微的灼烫的疼,连带出连绵不绝的暗淡的回忆。
当然,我感激生命里一切的苦难。要是它来到我的生命里,陪伴过我青春的岁月,即使,它带给我的是无尽的难堪与耻辱,受损的少女的自尊,我仍然要感谢,它是生命的赐予,它是让我精神丰富与强大的养料。
乡下茅草的房子,在寒冷的冬天,墙缝里,总是透出刺骨的寒意。在那样的时候,我坐在床边上,就着一盏昏黄暗淡的煤油灯,读书,写字。这寒风吹彻的冬天,墙角裂了一个巨大的口子,风就无孔不入地透进来,我下意识地裹紧棉袄,外面那么黑暗,屋子里,还是温暖的。灯光虽然不大,可是,它照亮了我的书本,同时,也给我前行的力量。
也许,人在苦难面前,就像弹簧,会被弹压出巨大的力量。只是在暗暗地决心,虽然未来,仍旧不可知。
食堂里的饭,不是蒸硬了,就是蒸烂了。菜汤是那么寡淡,男生抬着基本都是汤水的菜汤,走到半路,就倾倒在路上。三餐的小菜很少人舍得买。家里带了萝卜干,用清水洗了,切成块,惨白惨白的。条件好一些的,就用酱油泡一下,再好一些,用葱花炒出来,这实在是很奢侈了。大部分时候,就是寡淡的白萝卜干。
窗前,不知道哪个女同学带了一束洁白的芍药花,重瓣的芍药,特别的美丽,一直在一个玻璃瓶里,开放着,多少天也不谢。每天,都有人过来,看它一会,或者换一下水。
宿舍里,谁带了好吃的小菜,都不要想一个人吃掉。美其名曰,共产主义。一呼啦,一个中午,或者一顿晚餐,一小盆喷香的鱼菜,就消灭干净。
没有衣服,冬天的时候,棉袄外面,就一件外套。洗了之后,就只能穿着棉袄里子,坐在宿舍里,等衣服干。十七八岁的青春,扎长辫子,辫子上是蝴蝶结,身材窈窕,真是青春最好的年纪。可是,没有好看的衣服。母亲说,你不读书,一年给你一百块钱买衣服。为了读书,衣服就不要买了。坐在空旷黯淡的宿舍里,眼看太阳慢慢下去了,空气像结了冰,衣服还没有干。而我的书本,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关于未来的希望。
多少年,贫穷如影随形,韩愈曾写过《送穷文》。要把穷鬼送走。在我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口袋里掏不出一分钱。分田到户的承包地,我家那样不走运,抓的都是盐碱地。每年的收成很少,家里养了一些鸡,鸡蛋也舍不得吃,拿到街上去卖,换得一些油盐。
贫穷一直跟了我很多年。我去北京鲁院学习的时候,只有两千块钱,那是我们夫妻的全部家当。
经历了很多年的困窘,总算生活好了起来。虽然不富裕,但是,我不再为简单的衣食发愁,可以从容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是,我很少回望,回望那些贫穷的不堪回首的岁月。也许,在回忆的时候,我已经把那些难堪的回忆忽略了,涂抹了。我看到的都是一些美好的事物。
我要不要感谢贫穷呢。我不知道。但是,苦难给人的,不仅仅是负面的东西,它有逆境里的奋发,和对幸福生活的珍视。
虽然,我一直回避这样的回忆,我把它藏在岁月的深处。它是一种滋养和砥砺。
偶尔,我轻轻抚摸这贫穷的伤疤,它还是那么微微地灼烫着我的神经,提醒着我正在进行的幸福,和不能停顿懈怠的努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插图/网络
作 家 简 介
郭苏华,女,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雨花》《扬子晚报》《江南晚报》《短篇小说》《沂河》《盐城晚报》《盐阜大众报》《湖海》发表散文小说诗歌三百余篇。2004年8月自费进修于北京鲁迅文学院。2016年10月参加省作协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2018年参加江苏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2013年11月出版散文集《风中的歌谣》。2018年5月出版省签约作品长篇散文《楝树花开》。散文《我的两个母亲》获2012年首届孙犁散文奖。散文集《风中的歌谣》获2014年盐城市政府文艺奖。2011年《雨花》发表散文《我的两个母亲》。2017年《雨花》第3期发表短篇小说《二胎记》。2018年《短篇小说》第1期头条发表小说《古井》。2018年《短篇小说》第5期发表小说《老马的恐惧》。2016年江苏省作家协会文学扶持项目长篇散文《楝树花开》。2018年6月江苏省作家协会深入生活签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
09、诗歌||贫 穷【赖辉】
18、朗诵||逃离村庄【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