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文聘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文聘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的荆州,长期作为各方势力互相攻伐的前线存在。宛城、襄阳、樊城、江陵、夷陵,这些著名的古战场云集于荆州中北部地区。这些著名古战场集中在江汉流域的直接原因,便是赤壁之战后的形势使然。原本繁荣富庶的荆州一分为三,这片土地上的大量人才也分别被三家瓜分,主要则集中于曹刘两家。

刘备能够在赤壁之战后得到迅速发展,最终建立蜀汉,荆州人才可谓中流砥柱,如庞统、黄忠、魏延,都是三国时期如雷贯耳的人物。

今天为您讲述的文聘,则称得上曹魏集团最大牌的荆州将领。作为曹魏历史上二十六名配享曹操庙庭的大臣之一,文聘究竟有怎样的事迹,请往下看。

文聘重大事件之一——无奈降曹,荆州忠臣

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荆州南阳宛县人。和绝大多数刘表旧臣一样,在改换门庭之前的事迹无有记载。只留下“为刘表大将,使御北方”这样概括性的记录。

建安十三年(208),刘表病死,次子刘琮继位。刘琮开始也想举兵抗曹,怎奈手下文武纷纷劝谏刘琮不要抵抗要投降,意识到人心已散的刘琮只得举州投降于曹操。刘琮让文聘跟着一起出席投降仪式,文聘表示拒绝:“我文聘未能保全州境,身负罪过,就不去了。”

直到曹操已经渡过汉水兵临襄阳城下,文聘才出城拜见曹操。曹操问道:“你主公都早早迎接我,你怎么来得这么迟?”文聘答道:“以前没能辅佐主公刘表为国建功,荆州虽已丢失,我还是想据守汉水以保全刘荆州之基业。如此才能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如今投降实乃无奈之举,非我本意。我内心充满悲懑,羞愧不已,实在没脸去迎接您。”说完这些,文聘想起往日刘表的恩情,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当着曹操及众人的面失声痛哭起来。

《三国志·文聘传》载:“…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于此。实怀悲慙,无颜早见耳。”

这番话可谓感情至深,而且冒着极大风险。当蔡瑁、蒯越、韩嵩、傅巽等大多数荆州重臣带着喜悦的心情投降曹操时,只有文聘仍然心怀刘表恩德,并且公然表示投降是迫不得已,原本已经做好抵抗的准备这种话。不知在场的荆州投降派们看到文聘如此,是否会脸红。

作为荆州镇守北部的大将,文聘的名字曹操自然非常熟悉。见到文聘如此,曹操爱才之心顿起,感叹道:“仲业(文聘的字),你是真正的忠臣啊!”于是曹操给了很多赏赐以安抚文聘。

文聘重大事件之二——长坂立功,受任江夏

虽然正史没有记载文聘之前的事迹,但这主要是因为刘表安于守土自保,无心争霸天下导致。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曹操来说,他当然在南下荆州之前对这块地盘上的知名人物都有所了解。文聘与蔡瑁、蒯越等根基深厚的地方豪族不同,他凭的是真本事。

刘琮虽然举荆州全境投降,但刘备这只打不死的小强仍然在荆州境内流窜。为彻底解决后患,曹操派出曹纯率领虎豹骑精锐南下江陵追赶刘备。曹纯作为外来者不熟悉当地环境,自然需要一个本地助手,于是曹操分给文聘一支部队,让他辅佐曹纯。

曹纯与文聘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带着十余万百姓缓缓行进的刘备,杀得刘备仅带数十骑落荒而逃。此战不仅得到大批人口,而且还俘虏了两名刘备的女儿,若不是赵云浴血奋战,恐怕阿斗也要被抓。追赶刘备最重要目的是防止其进入战略要地江陵城,赶跑刘备后曹纯与文聘顺势进入江陵,至此确保了荆州被曹操实际掌控。

通过对刘备的讨伐,既证明了文聘的军事才能,也验证了文聘的忠诚。文聘之忠,是忠于刘表、刘琮,以君臣大义为先,既然刘琮投降于曹操,那么文聘的君臣之义就转移到为曹操尽忠。这既与荆州投降曹派不同,也与跟随刘备而去的抗曹派不同,文聘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以忠君为第一位的。

长坂坡之战虽然曹纯为主将,同时也是文聘的投名状。曹操进入荆州后,孙刘联军宣告成立,与曹操隔江对峙。这时荆州最关键的地方有两处,首先无疑是江陵,作为荆州的地理核心,曹操以最可靠的宗室大将——曹仁来镇守。其次便是江夏,虽然孙权几个月前刚刚击杀黄祖而占据了江夏,但因兵力不足最终放弃了大部分地区。刘琦曾短暂接任江夏太守,赤壁之战后江夏东部、南部重新为孙权占领,北部则在仍然在曹操控制下,刘琦随刘备退往南郡公安。这曹操控制下的江夏虽然面积不大,但作为对抗孙刘联军的前线地位重要,必须派可靠将领镇守,曹操选择了文聘。

《三国志·文聘传》载:太祖先定荆州,江夏与吴接,民心不安,乃以聘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边事,赐爵关内侯。

这个任命能看出文聘的重要地位。孙权破黄祖、刘琦避祸、刘备驻军以及赤壁之战都发生在短短一年之内,江夏的民心不安程度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孙权在对岸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文聘的任务非常重要。曹操对荆州兵的忠诚度与战力不放心,还特意让文聘“典北兵”,即分出一支北方士兵组成的部队交给文聘,可见曹操对文聘非常认可。

《三国志·武帝纪》载: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

这段曹操本纪的记载,显示荆州降者有十五人被封侯,单独强调了文聘为江夏太守统本部兵马一事,对其他人则一笔带过。可以说,荆州新降人才中,文聘最受曹操重用。

文聘重大事件之三——三胜关羽

建安十四年(209),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周瑜与刘备则加紧扩大战果,向江陵发动猛攻。周瑜在正面战场与曹仁交战,关羽则带领一支部队沿汉水北上扰乱曹仁后方,同时阻止曹操派出的各路援军。

文聘与驻扎在襄阳的乐进协同作战,在寻口击退关羽,因此功进封为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

周瑜与曹仁的江陵之战前后持续一年多,期间关羽多次袭扰曹仁后方,这一系列游击战被后世称为绝北道。这期间曹军有多支部队与关羽交过手,如乐进、满宠、李通等,但最主要的对手就是文聘。

许多分析认为乐进、文聘与关羽的交锋在213年的青泥之战,以此认为209年绝北道乐进、文聘没有参与。笔者并不认同。

《三国志·文聘传》载:“(文聘)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这句话紧随在寻口退关羽,获封延寿亭侯之后。最关键的点在与,汉津、荆城全部位于汉水流域,也就是在江陵城以北相当远的地方。如果文聘退关羽发生在213年,那么意味着在刘备入蜀期间,关羽曾经发动过一次北伐,并且打到了襄阳城下。很难想象刘备孤悬于蜀地千里之外,忙着与刘璋、张鲁周旋时,关羽会主动进攻。

在史料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常理推断,先在寻口、次在汉津、最后在荆城三次与关羽交手,如此频繁地变换战场,更大的可能还是发生于关羽绝北道期间。为何唯独文聘与关羽交手次数如此频繁,最恰当的解释是文聘担任江夏太守,驻军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不远。加上文聘荆州旧将身份,对地形与水战战法更加熟悉,所以理所应当是迎战关羽的主力人选。

文聘本传记载的寻口、汉津、荆城对关羽三连胜,既有关羽本身兵力不足,无意决战的原因,也有本传为传主溢美的因素。不过能够短时间内连续三次击败关羽,换成一般将领还真未必能做到。毕竟后来另一路曹军将领汝南李通就在支援江陵的半路上死掉了,虽然不是战死,也与战事吃紧脱不开干系。

至于213年的青泥之战,只能确定是乐进与关羽对战,至于文聘有没有参与,如果认定之前都发生于209年南郡之战期间,那么文聘很可能没有参与青泥之战。

随着刘备入蜀,荆州地区战事进入平静期,汉中、合肥成为此后一个阶段的中心舞台,文聘则始终镇守着江夏。

黄初元年(220),曹丕称帝,文聘进爵长安乡侯,获假节。

文聘重大事件之四——保境守土,江夏铁闸

黄初三年(222),曹丕从三个方向大举进攻东吴,其中曹真、夏侯尚两大军区司令联合进攻江陵。作为江夏太守,文聘受命跟随夏侯尚出征。

曹魏大军包围江陵后,与东吴守将朱然、援军诸葛瑾展开激战,在刚刚结束的夏侯尚等人篇章中有详细记载,在此不重复了。且说文聘分兵驻扎于夏口扼守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击退了来犯的东吴军队。

《三国志·韩当传》载:曹真攻南郡,当保东南。

也就是说曹真、夏侯尚围攻南郡江陵城时,韩当位于东南方向。文聘本传没有记载在夏口击退的东吴将领是谁,如果根据这个侧面记载,很有可能就是韩当。

曹丕南征结束后,晋升文聘为后将军,封新野侯。

黄初七年(226),曹丕驾崩,曹叡继位。孙权趁曹魏新帝登基局势未稳之机大举北伐。

根据文聘本传记载,孙权以五万大军包围江夏郡治所石阳,随即猛烈进攻,文聘死守二十多天。孙权未能迅速攻破石阳,又怕曹魏已经惊动战机已失,于是撤兵而去。文聘应该研究过张辽合肥之战的经验,也趁着孙权撤军时出城追击,竟然也获得了胜利,“聘追击破之”。

这场战役文聘立下大功毫无疑问,所以得到封邑增加五百户的待遇,总计达到了一千九百户。这个数字是不是很熟悉?就在上一篇中,夏侯尚也是这么多。

不过据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说法,这场战役的过程却有很大不同。

《魏略》称,孙权率领大军杀到,正逢天降大雨,石阳的城墙都被雨水冲坏,百姓刚好都外出到田里干活,一时还来不及修补城墙。文聘听说孙权来了,冥思苦想之下,决定采用空城计迷惑孙权。

文聘下令,城中所有人都不准露头,也不准发出声响,而自己干脆回家躺在床上休息。反正城墙都坏了,孙权真要进城也挡不住,不如想开些,听天由命,看孙权是否中计。

《魏略》载:聘闻权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勑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

孙权平时阴谋诡计玩得太多,看到石阳城鸦雀无声、城头空无一人的阵势果然起疑,对部将们说道:“曹魏都流传称文聘此人是忠臣,所以把江夏重镇委任给他。如今我们兵临城下他却毫无反应,想必城内有埋伏,外部也安排好了援兵,等着咱们上钩。”于是孙权不战而退。

本传的交战记载与裴松之注记的这段记载相反,一个是激战后退兵一个是空城计退兵,这里裴松之本人也发出:“魏略此语,与本传反”的疑问。

笔者认为,把如果把《魏略》的空城计看做整个战役的初期阶段,也能够说得通。孙权怀疑城内有埋伏而暂时退兵,发现文聘确实没有伏兵后又返身再战,这时文聘已经把城墙修补好,并坚守二十多天。这样的经过也完全可能。

无论如何,文聘正面承受了孙权的猛攻这点可以确定。

《三国志·明帝纪》载:孙权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议欲发兵救之,帝曰:“权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几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持,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先时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禹到,于江夏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权退走。

这段记载中,曹叡敏锐地分析出孙权意图攻己不备,力求速胜的意图,表示文聘与孙权已成相持之势,孙权不敢围城久攻。于是在派出援军之前,先以使者荀禹前去劳军,荀禹仅凭借江夏沿途临时征募的一千来名县兵,趁夜登山举着火把,让孙权以为曹魏援军已到,使其自行撤军。

这段史料解释了为何孙权仅二十余天就撤退的原因,同时也写明文聘确实遭到孙权进攻,所以《魏略》记载的空城计即便存在,也只是暂时使孙权撤退而已。

文聘卒年不详,仅在文聘本传称“在江夏数十年”。文聘作为久经战阵的大将,其威名在东吴也有很强的震慑力,后期魏吴交战的重心基本都在扬州,荆州反而比较平静,这与文聘在江夏的驻守不无关系。

文聘去世后,得到壮侯的谥号,后来还成为二十六名配享曹操庙庭的重臣之一,可谓生荣死哀。

经历曹魏三代君主,始终镇守于江夏前线稳如泰山的文聘,其事迹到此就讲完了。但三国良将系列文章远未结束,后续仍将不断为您献上其他三国人物介绍,感兴趣的话就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0)

相关推荐

  • 文聘传——孙权小儿,你敢过来吗?

    这是<真.三国志>第71篇文章 今天来说 文聘 文聘,字仲业,南阳人. 文聘原先是荆州刘表的将领,镇守荆北,刘表用他来防御北方的威胁. 可能在之前,北方一片混乱,谁也没精力来骚扰荆州,因此 ...

  • 隐秘而伟大:关羽虽号称武圣,其真正战绩却被史书层层掩盖

    这才是真正的五虎将之武圣篇(5) 主笔:闲乐生 关羽大概活了五十多岁,但他人生最巅峰的最后十年,都是在江陵度过的.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满怀雄心壮志的周瑜在从江东返回南郡的途中病逝.鸽派大佬鲁肃 ...

  • 孙权志在天下,只因缺乏战略眼光,错失夺取天下的机会

    孙权彻底失去争夺天下的事情就是借荆州,赤壁之战后,周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付出自己身受箭伤,及数万将士浴血奋战才击退曹仁,夺取江陵和南郡.而刘备却趁曹仁周瑜交战期间夺取了南四郡.这样荆襄九郡,曹操占有襄 ...

  • 1800多年前的荆州到底发生了什么?四张地图带你看懂三国演义

    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800多年前,它再度集中了曹操.刘备和孙权的目光,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四张地图带你看个究竟. 荆州由来 荆州,可算是历史悠久,禹贡的九州中有它一席之地,到了西汉的十三州鄳仍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三国时期,尽管魏蜀吴三方互相攻伐几十年,但三国各自在对外族的战争中均处于强势地位.究其原因,三国分别拥有相对稳定的国家体制,并且连年战争中锻炼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毌丘俭重大事件之四--东征高句丽,记功刻碑还 上期文章介绍了三国后期曹魏名将毌丘俭征讨辽东与高句丽的战绩,讲到高句丽都城丸都被攻破,国王位宫逃往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昶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昶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期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曹魏晚期名将,王昶.提起这个人,大多数朋友可能非常陌生,如果对三国正史兴趣不大,您可能完全没有印象.没关系,相信您读完本篇文章,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三国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冷门武将王昶,本期笔者要讲的同样是曹魏晚期的一位重要武将,同样姓王,还做过王昶的部下,在王昶去世后还接替他镇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基重大事件之四--荆州刺史,文修武备 在上一期文章中笔者讲到王基在高平陵事变后,被视为曹爽一派的官员而受牵连罢免,本期继续讲王基之后的经历. 嘉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最近的几篇系列文章讲到的曹魏阵营武将,大多出身于并州士人集团.作为司马懿所属的士人圈子,近水楼台纷纷身居要职是很自然的事,至于为曹魏立国打下根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陈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战 嘉平五年(253)二月,在东兴之战取得胜利的东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大举伐魏.五月,蜀汉姜维率军出武都,自石营经董亭进攻魏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凌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凌(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凌重大事件之七--谋立曹彪 针对司马家族的三次反抗,史称"淮南三叛".三次反抗都发生在淮南一带,绝非巧合.篇幅所限笔者无意进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凌篇(中)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凌(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凌重大事件之四--力战有功,三州刺史 作为司马懿权力道路上最后一位重量级对手,王凌的主要经历也值得关注.上一期已经为大家介绍了曹操与曹丕时期王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