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城看世界】游记--人在旅途  _晓明

澳洲墨尔本之旅

2019年的国庆假期,我陪先生去澳大利亚墨尔本开会。会议行程很满,他每天忙着开会和同行切磋讨论。我一个人自由自在,仿佛是第一次可以这样悠哉地闲逛,我去了著名的Captain Cook's Cottage小屋,沿河而建的植物园,在二战纪念馆门外看到一个长明不灭的燃烧的火炬,很是震撼,还报名参加了两个旅游团,分别沿东西两条旅游专线,观赏澳洲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动植物。

第一天的行程,导游兼司机是一位中年人,中等个子,不胖不瘦,沉默寡言的样子。上车后每到一个景点就停下,游客下车参观后按约定时间回到车上,前往下一景点,沿途看了野生动物园,海滨沙滩。中午休息时吃了一盘大虾,香甜美味。导游一路无话,游客们也很安静。我只在吃中饭时遇到一对北欧来的老夫妇,聊了一会儿。他们专程来看望在澳洲工作的儿子儿媳,这对年轻人一来这里就喜欢上了阳光明媚气候温和的海边生活,因此乐不思蜀,就此定居下来。午饭后继续行程,这一天是典型的到此一游,打卡、拍照,中规中矩,没有可圈可点之事。

然而第二天的旅程却完全不同,知识满满,收获颇丰,只因遇上一位非常热情又健谈的司机兼导游。他是一位三十岁左右充满阳光活力的大男孩,个子高大,英俊帅气,身手敏捷,更重要的是非常健谈。一路上他不停地介绍沿途的地理风光,人文历史,动物植物,如数家珍,言辞中充满自豪和骄傲,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他自述每年有一半时间骑着自行车到各地旅行,另外一半时间回到家乡做导游兼司机。想像他骑车时风驰电㧝的样子,一定是帅气又拉风的一道亮丽风景。他给我们讲解考拉的生活习性和主要食材,摘下桉树叶子用手摩搓后让我们闻一闻,果然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又指出考拉栖息的桉树顶端。如果不是他的指点,很难看到。因为桉树很高,考拉生活在树的最顶端,看上去只是一团黑灰色的毛毛,需仔细观察才能看到。沿途不时遇到各种动物如袋鼠,绿鹤等,他会放慢车速,让游客尽情拍照。

从早到晚大约十个小时,他眼睛看着,嘴里说着,一路不停,我们仿佛在上一堂人文自然课,真是物超所值。行车途中他还掉了一次头,我们都以为他开错了路折返回去。其实是他看到不远处草地上有一个澳洲豪猪,就特意把车开过去,让我们下车拍照。他还贴心地准备了午餐,虽然只是一份简单的三明治,土豆片和一瓶水,我们在他开车时补充了能量,还节省了时间。这一路,他讲得尽兴,我们玩得开心,我只恨自己脑子不够好,不能全部记下他讲的话。游客中我是问题最多的,每次他都耐心地解答,还笑着说你的问题真多啊!傍晚在海边看小企鹅上岸回家后,一天的行程圆满结束,回程时已是夜幕降临,华灯齐放。在车上他发给每位游客一份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我想每个游客都是满意而归吧,为他点五个星!

我平时出游大多是和家人一起自驾游,慢慢地悠闲地欣赏沿途风光而不必赶时间。参加旅行团固然省心省力,但是被人催赶着总是不踏实,匆匆忙忙到此一游,拍张照片,赶紧回到车上,生怕错过时间耽误同车游客,因此总是不能玩儿得尽兴。这次澳洲之旅非常幸运地遇到这个尽心尽责的年轻导游,全程悉心讲解,热情饱满,毫无倦怠,真心为他点赞!这样爱国爱家爱大自然的年轻人,是我们的榜样。

最近看到音乐人朴树获得青春榜样奖的感言:希望年轻人有思想,有热情,富于创造力,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说得真好,这样的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

因为大会安排的行程很紧,先生不能陪我一起玩儿,不过没关系,我把白天见到的细细地讲给他听,用我的眼睛替他看,讲到这个优秀的年轻导游,他也大赞。

出门看景,赏心悦目,更美的是遇到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的笑脸,世界因此而美丽。

夏威夷之行

2019年圣诞节我们全家在夏威夷相聚。先生和二女儿喜欢运动健身,热衷于远足探险,他俩在一片居民区里找到一个hiking trail,  狭窄的山路陡峭崎岖,且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头,又因昨晚刚下过雨,路面泥泞,蚊虫扑面而来。我一向招蚊子青睐,且自知脚力有限,恐拖他们的后腿,因此走了一小段路便知难而返,退回起点。

他们则继续前行,花了一整天时间,走了一个来回,出来时全身上下沾满泥水,因为有的路段需贴着石头攀爬,非常惊险,回旅店后我把他们的衣服洗了三遍,水才由浑变清。我幸庆自己没有逞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条山路在一个居民区中,小区里有一个韩国寺庙,漆成蓝绿红白几种鲜艳的颜色,远远望去非常漂亮醒目,我信步走进去。寺庙和我们的佛堂很像,院子中央有佛像,莲花池,还有一个烧烤用的大炉子。院子尽头的一角是逝者的墓碑。

我正在参观时,身边出现了一个年轻人,他似乎很懂东方文化,指着门上的对联向一对老夫妇讲解着,我也加入了他们,慢慢地走着看着。年轻人自报家门,他来自玻利维亚,喜欢东方文化,现在自己在夏威夷开了一家公司,做金属装饰,比如壁炉前的小铁门,院子围墙上的门等等,公司新开张不久,客户大多源于上一份工作的公司。

他自述辞职创业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手艺精湛为公司挣了很多钱,但是老板却不愿分给员工,只付他极少的工资。年轻人非常真诚地发誓说自己赚到钱一定会和员工分享,要大家共同富裕起来,多么好的志向!回想自己年轻时也是怀揣这样的梦想,希望这个社会公平公正,所有的人安享幸福,天下都乐!如果年轻人都像这个朝气蓬勃的创业者,胸怀这样的理想,世界该有多么美好!

和年轻人分手后,我继续向寺庙后面走去。那里有一排灰色的房子,不像前面的寺庙颜色那么鲜艳,似乎是修行人的住处。果然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者,穿一身灰色布衣,看我四处闲逛,于是向我走来。他看起来是东方人的面孔,慈眉善目,身材不高,略显清瘦。他十分友好地用不太熟练的英语向我打招呼,自我介绍是出家的僧人,来自韩国,一生四处游走,在各地的寺庙中修行,年轻的时候学过中文,但是不太会讲。说着从手里的笔记本中撕下一张纸,用铅笔恭敬工整地写下了两句唐诗: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他用的是繁体字,一笔一划,写得很慢并轻轻地读出声来,发音虽然不准,但是我可以猜到。他又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在韩国修行的寺庙及地址,并说明年就回韩国了。我恭敬地收下这张纸,与老人告别。心中企望若有机会去韩国旅游,一定去拜访他,世界之大,每个相遇都是缘分。我在国内的寺庙参观时也遇到这样的僧侣,他们在各处的寺庙游走,一生修行,虔诚无比。祝福老人家功德圆满。

公园的长椅

在北美的许多公共场所比如公园,市政中心,学校和海滩,都有长椅供游人休憩,它们形状各异,长短不一,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和朋友一一祖父母,父母,挚友和老师等等。我的相册中有许多椅子的照片,刻在上面的文字都非常感人。在许多国家公园中,很多椅子用于致敬那些为保护大自然而奉献一生的人,他们是环保事业的先驱。他们的先知与努力使许多原始生态得以保留让后人欣赏并认知大自然的宝贵。这些椅子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息场所,也铭记着那些永远逝去的人们,他们不曾真的离去,仍然和我们一起拜读四季,品味春秋,是疲惫游客的温暖依靠。

记得刚来美国时读过影星陈冲的一篇文章,描述她的早期留学生涯。二十岁初来美国留学的她在加州斯坦福大学有位亲戚,虽然多年未见,但在异国他乡,总是一个依靠。陈冲来美后不久拜见过这位亲戚。她在夫君去逝后,捐了大约十万美元和一个椅子。对于富裕的美国人,这十万美元实在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她来说却是毕生全部的积蓄。捐赠不在于钱数的多少,亿万富翁可以慷慨解囊,平民百姓也可以奉献爱心

曾经我和先生在加州的海边远足时,看到一个崭新的椅子。椅子的两边分别坐着两位华人长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和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男子。走近时发现这个椅子是为纪念一位逝去的妻子,那位六十岁的男子说这是为刚刚逝去的妻子而捐献给公园的,椅子是新的,只有一个星期,今天特来这里坐坐,而那位老人家是他的老师。加州温暖的阳光下,他们静静地坐着,轻轻地说着话,我们不忍打搅,照下椅子上的刻字后离开了。

这是我来美多年见到的唯一一个由华人捐献的椅子,(当然我去过的地方非常有限),很多的感慨。先生也很感动,建议我们以后也捐一个椅子,让远足的人可以补充能量,继续前行,我举双手赞成。据那位长者所言,捐这样一个椅子需$1500,真的不贵。

几年前有一部非常好看非常温暧的浪漫爱情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描写一个拜金女和一个落魄男在西雅图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当他们漫步沙滩,落日余晖映照着海滩公园长椅上的字:As long as we live in each other's heart, death can't keep us apart.  只要我们住在彼此心里,死亡就不是分离。You’re the most wonderful man I’ve ever met.  You like the view here.  你是我一生遇到的最好的男人,你喜欢坐在这里看出去的风景。和暧的电影是拍给和暧的人看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编剧兼导演薛晓璐功不可没。

人生不是百米赛,而是一场马拉松,漫长的路上有一个长椅可以休息,可以驻足,可以整装,可以再出发,还有什么地方是到不了的?

-----文/图 晓明

☆ 来稿请注明“来稿”字样,可以附作者简介与美照一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