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第一次月考】“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作文解析
如若没了创新,还会有好用的支付宝吗?还会有神速的高铁吗?还会有便捷的共享单车吗?还会有领先世界的5G网络吗?——赵梓伊
抛去浮华,立足实际
——“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作文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来,浙江卷的一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舆论风暴。这篇文章运用了“嚆矢”“孜孜矻矻”等相对生僻的词汇,提到伊塔洛·卡尔维诺、麦金太尔、切斯瓦夫·米沃什等文学家或哲学家,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该文章初评为39分,后来二评、三评皆为55分,最终审查组定为满分60分。
对此,有人认为该考生阅读面广,能积累这么多知识并恰当地用在文章中,难能可贵。其思想境界也超出了一般考生,所以得满分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该文章晦涩难懂,“不好好说话”,文章应深入浅出而不是故弄玄虚。况且,满分作文应对莘莘学子有导向意义,这样的文风实在不值得提倡,所以这篇文章不应得满分。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体会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遍阅读法审题。
第一遍,通读材料,了解梗概。
话题是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任务驱动型作文。
第二遍,分层品读,概括要点。
第一段: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起了舆论风暴。原因一是文章自身的特点:用词生僻,人物冷门;原因二是评卷前后分差大。
第二段:人们对满文《生》的两种看法。一种认可它:积累知识多,运用恰当;思想境界高。一种否定它:晦涩难懂,故弄玄虚;这种文风导向不好。
第三段:你的思考?要结合材料,也要结合社会现实。
第三遍,理性分析,确定立意。
整体而言,第一段是现象,第二段是解析,第三段是考生的思考。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可以有三种态度:肯定它,否定它,兼而有之。
温馨提醒:
无论选择什么态度,材料均可充分地利用上!(理由也在材料里)
出现的问题:
1.未找或找错一类词(短语)“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2.态度不够明确,分论点不够鲜明;
3.未反复回扣材料,尤其是一类词;
4.理由不够充分,材料不能充分地利用;
5.字数不足,卷面脏乱,字体极不规范。
推荐标题:
1.深积累,浅为文
2.莫要生活在树上
3.抛却浮华,立足实际
4.文章不空侃,应有情意来
5.书写独特灵魂
6.不拘一格降人才
7.窈窕佳作,寤寐求之
8.字僻能甘,纷华不染
9.通俗诚可贵,思想价更高
10.以我之思想,着我之色彩
二、作
文审题二、作文审题
范文一
抛去浮华,立足实际
2021届高三(13)班 陈怡彤
近日,高考浙江卷一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了舆论关注,该文中多使用一些生僻词汇且引用了一大批外国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名言。诚然,作为一篇考场作文,它体现出了作者丰富的知识储备,但在我看来,这样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实在不值得提倡。(分析材料,亮明观点,简洁明晰。)
写文章应抛去生僻,寻普世价值。(分论点一,从写文章的角度谈该文章不适合满分的第一个原因。)
把简单的文字复杂化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回首过往,韩愈、柳宗元发起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为的就是去除艰深难懂的骈文,降低文字的门槛;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人们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体察百姓疾苦。据传,白居易每次写完一首诗都会念给老奶奶听,只有老奶奶听懂了,他才认为自己写出了优秀诗歌;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陈独秀等文人提倡使用白话文,让文章更加通俗易懂。而如今这篇满分作文如此瞬涩难懂,提高了文字的门槛,降低了文章的准确性,其中的一些道理让一般人无法挖掘出来,却摘得满分。故意使用生僻词让文章变得如风中尘埃,抓不到手里,进不到心里,纵使其中有再多深刻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古今对比,分析入里,段末回扣自己的观点。)
做读书人要承担社会责任,寻济世价值。(分论点二,从做读书人的角度谈该文章不适合满分的第二个原因。)
高考作为国家大事,每一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在高考中的重量级题目——高考作文便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了。拨开表面生涩的词句,《生活在树上》所表达的主题是比较简单的,这就像是堆积生僻的词句去掩盖简单的道理。作者并非浅薄,但在文字表达上走了歪路。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的任务是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大家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正准确地概括了一个读书人的价值。高考为国家选拔出了大量人才,高考满分作文也是历届考生争相学习的对象,如果此类佶屈聱牙的文风盛行,对莘莘学子而言,导向意义又在哪里?抛去浮华,重内容而不重形式,用简单的文字说出深刻的道理,才是作为一个读书人最应做到的。(联系高考及读书人的重任,来映照该文章的价值所在,观点扣得很紧。)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更应洗净浮华的心,立足国家实际,为人们创造更多实实在在的精神财富。现代中国社会,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好好说话的文字工作者。作文《生活在树上》得了满分对能够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是一种不公平。饱读诗书固然重要,但怎么将知识用简单的方式输出,也是我们要思考的。写文章应深入浅出,不要故弄玄虚,要去寻求文章的普世价值和济世价值。“生活在树上”久了,也应回到地上,看看脚边的花花草草。日后当我们站在高考考场之上时,也应仔细斟酌,使我们的文章“简约而不简单”。(明确点明新时代中国人应该“怎么做”,段末一语双关,意味深长,回扣观点。)
让我们抛去浮华,立足实际,聆听生命的最强音:洗去浮华,回到原点。
大海边点评:
本文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两点:一是扣材料非常紧,且将材料作为事实和理论素材灵活地用到了各个论证的环节中去,做到了让材料充分地“发光发热”;二是外在结构非常明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层层递进,逻辑非常合理。
范文二
注重积累,敢于创新
高三(12)班 赵梓伊
《生活在树上》,文如其名,寓意深刻,内含丰富,略难读懂。它的文字老道和晦涩同在,思想的深刻与稳当俱备。一场激烈的争论就此展开,是该判高分,还是该辨高分呢?冲破时俗,敢于创新,我认为它该得满分。(分析满分文《生》的特点,引出争论,亮明观点。)
通过该文,可见作者知识储备深厚,文化素养极高。(理由一)
在文中考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写下这么一篇具有深度的文章,可见他有着极丰富的阅读量,积累了许多知识,知识面很广,思想境界也高出了一般的考生。所谓“天妒英才”,许多名人总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没有被认可,但在后世却被颂扬。如郁郁不得志的李白,印象画派鼻祖莫奈等人,他们都有着异于常人的才华,因为显得与众不同。在我眼里,《生》之作者也如此,不能因不合规矩而埋没了他,我认为该文应得满分。(灵活运用材料中提供的理由,并类比历史上的名人,段末再次申明观点,照应开头,论证较为合理。)
通过该文,可见作者勇于冲破世俗的枷锁,大胆创新。(理由二)
在高考中规中矩的作文模板下,该考生不畏世俗,冲破枷锁,创新出独特风格的文章,奈何苦涩难懂,但也是篇上乘佳作。当今社会,很多人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墨守成规,懒得创新,论文也不像以往那样充满新颖的思考,很多人都是直接照着网上内容进行改编甚或照抄。而我们做事情的初衷不就是要勇于创新,敢于表达自己吗?如若没了创新,还会有便利好用的支付宝吗?还会有神速的高铁吗?还会有便捷的共享单车吗?还会有领先世界的5G网络吗?所以在当今的新社会需要创新性的人才。而该文章恰恰体现了创新,所以这篇作文该得高分。(写文做事均要勇于创新,过渡自然,延伸合理。)
该文引导我们要多阅读,多积累。(理由三)
该文用了大量文言字词以及各种哲学家的话,相信作者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是做不到的。给他满分,以示肯定,而这个肯定,不只是对作者本人的肯定,同时也肯定了许多像他一样坚持阅读、爱好文学的人。这就无形中鼓励当代年轻人多阅读。贾光平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只学习学校里的知识,那这个人的知识是十分匮乏的。”如今,许多孩子因为学业压力大,每天只知道埋头做题而不去扩展知识面。而本文作者恰恰告诉我们知识不只有学校里的,还有很多其它知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他的作文,该得高分。(对比论证,较有力度。)
他的这篇文章很好,但他的出现,必将引起一大波学生向他效仿,可能会扰乱高考秩序,增高考评卷的难度。并且议论文用平时朴素的语言一样可以表达好自己的观点,所以各位考生最好还是不要跟风效仿,写正规的文章为好。(不走极端,提及该文的另一面。)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既有丰富的积累和大胆的创新,又能引导我们注重阅读,提升阅读量,虽然有晦涩难懂的弊端,但整体而言,“树上”有深度,“树上”有思想,我认为它满分值得。(水到渠成,总结全文,回扣观点。)
大海边点评:
本文从肯定的角度,认为《生活在树上》一文满分值得。文章采用并列式的结构,逐一指出满分值得的原因,思路清晰,论证合理。尤为难得的是,文末收尾前又提及《生》文的不足之处,这就是“抓住一点,兼及其余”的做法,不走极端不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