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二泉映月》(四)
倾听《二泉映月》 解析其二胡演奏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音乐系 韩惠君副教授
陆修伯先生赠韩惠君副教授《二泉映月弦上起 太湖晴波指下生》条幅
四、 《二泉映月》的演奏误区
1、忽视作品的由来,望文生义
多少年来,人们对《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作为《二泉映月》的录音记谱人,杨荫浏先生在《阿炳小传》(1956年)一文中介绍:“本曲是描写在清澈见底的二泉之所反映出来的天上光明的月亮”。随后在1980年第一期《人民音乐》(同《阿炳曲集》修订版)中,则补充修正以上的说法:“用音乐形象来描述他想象中当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这一说法虽同前一种有所修正,但仍没有脱离与“二泉”、“月亮”的联系。早期也曾有不少人一度认同了《二泉映月》是描写景色为主的标题音乐的观点。
后来,随着中外学者对阿炳及《二泉映月》的研究日趋全面地深入,以王震亚、贺绿汀、袁静芳、李西安、冯光钰、赵晓生等为首的一大批专家学者,都发表了相当数量的文章,阐明对以上观点的看法。如王震亚在1964年《阿炳传曲六解》一文中,就指出了与本身内容中“二泉”、 “月亮”没有什么联系。贺绿汀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回顾》中也指出了:“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身世”。此外,还有如苏克发表于《中国音乐》中的《<二泉映月>是写二泉映月的吗?》,巩成国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 《<二泉映月>既没有“泉”也没有“月”——浅议音乐欣赏中的误区》等等都对《二泉映月》所要表达的内涵给予论述。
现今,音乐学界基本上对《二泉映月》表现内容的理解由当初的“纯写景”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再至“写意性的无标题音乐”的这一观点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回想至初杨荫浏先生、曹安和女士为阿炳录音结束时,杨先生曾问阿炳曲名,阿炳说没名字,杨先生说没名字不行。阿炳就说,叫《二泉印月》吧,杨先生说无锡有个映山湖,就叫《二泉映月》吧!因此我们要在作品本身内容上下功夫,切不可望文生义。
阿炳二泉演奏
2、轻看作者的“两段”人生经历。
有人认为《二泉映月》好演奏,也有人认为《二泉映月》较难掌握,作品的丰富内涵难以准确表达。笔者则赞同后者。应该说,若要将《二泉映月》整首的旋律摸出来并不困难,但演奏者要想进入《二泉映月》的世界,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原因之一,就在于阿炳那集“道”“俗”为一体的人生经历(关于此内容前面已有论述)。问题在于演奏者对于“道”、“俗”的了解,特别是对于阿炳作为街头艺人的悲惨生活的体验,确是我们难以做到的。但对于道教与其它宗教一样,崇尚对美好世界的祈望和超凡脱俗的思想等却为我们把握作品提供了依据。我们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图书影像,去了解瞎子阿炳的人生轨迹;以此去探索阿炳的内心世界及阿炳的音乐语言,对于我们真正演绎、诠释《二泉映月》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我们轻视了阿炳的两段人生经历,或取其一弃其一,演奏便停于表面,最终不得其门而入。
雷尊殿
3、用通常手法去演奏《二泉映月》
我们知道阿炳拉琴是站立的,通常是边走边拉。这样的演奏姿势却是我们不常用的,而阿炳用这种方式拉琴拉久了,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站立拉奏不利于琴身稳定,左手不便于上下换把,于是阿炳的《二泉映月》把位就相对固定,把位间不是频繁地跳来跳去,旋律过渡多用内线和用一指的回转找音。所以,我们在拉奏时切不可以随意乱动把位,一指找音也不可以油腔滑调;其二,《二泉映月》中的“波弓”则是阿炳行走拉琴的一种沉重步伐节奏,我们在演奏时应当注意弓子力度的变化,不能用通常手法去演奏。
街头艺人阿炳
参考文献:
1、M.杨荫浏《阿炳曲集》万叶书店铺1952年出版、音乐出版社会风尚56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1979年第二版
2、C.《华彦钧》(1893——1950)纪念专集香港龙音制作有限公司
3、A.《名曲欣赏与演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4、J.陈应时《〈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及其他》,《音乐艺术》1994年第一期
5、M.张韶、张玉明的《二胡广播教学讲座》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END
作者简介:韩惠君,男,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分院音乐系二胡副教授,《二胡大师王国潼》传记作者。199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二胡与民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