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趣谈:红烧 白烧 家常烧
“烧”,在古时称为“火灸”,虽然那是指直接在火上烧或烤,但却开创了中华饮食从生食到熟食,用火烹饪之饮食文明与文化的飞跃。到黄帝时代,烧的概念便已提升到以火为介,水为媒的烹饪方式。至今,“烧”在中华烹饪中都是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烹饪方式。川菜中所谓“烧”,是指利用汤汁作为导热体,将经煸、炸、煎、蒸、煮、卤、氽等半熟成品或生料,加调味料和汤水,大火烧沸而后以中、小火烧透入味,达到汤浓汁稠、鲜香软嫩、滋润滑爽的效果。这便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烧”。
川菜之“烧”,在烹饪中分得十分清楚而明白,烧法达10余种,分别有家常烧、红烧、白烧、生烧、熟烧、酱烧、葱烧、蒜烧、干烧、软烧,以及糟烧、卤烧,以加工方式挂名的煸烧、煎烧、焖烧、煨烧、扒烧等。但在日常烹调中最常用的、最具风味特色的还是家常烧、红烧、白烧与干烧。
白果烧鸡
红烧,是以成菜色泽区分的,红烧要求色泽红亮,质地粑软。适用于本色较深的原料。红烧类的菜肴通常多以酱油、糖色为主料,辅以红酒、料酒或醪糟汁、香料、姜、葱等,以使菜肴滋汁或芡汁呈棕红色,故叫红烧,如红烧肉、坛子肉、樱桃肉、红烧什锦、红烧鱼唇、红萝卜烧海参等。红烧菜肴在烹制前,原料一般都要经过先煮或煎炸制成半成品。烹制时要先打葱油,再加鲜汤,下原料,大火烧开,打尽浮沫,然后加调味料、糖色等,改用中小火烧至原料耙软,最后用旺火勾芡汁或自然收汁起锅。像红烧狮子头、红烧鱼、红烧鸭卷、神仙鸭子、红烧肘子等。
红烧肘子
白烧,基本烧法和红烧相同,只是烧制中不加酱油、糖色、红酒类带色的调料,仅以鲜汤(原汤)、盐、姜、葱烧制,以保持原料本色,勾芡宜薄,以既能使原料入味,又不掩盖原料本色为好。白烧菜肴,色泽素雅、清爽悦目、质地鲜嫩、耙软柔和、原汁原味的特点。如芙蓉杂烩、白汁鱼肚、白果烧鸡、干贝菜心、大蒜肚条、三菌烧鸡等。
舒国重教授堂口袋豆腐
家常烧,是指家户人家之日常烧法,或说是民间烹烧法,突出家常风味。家常烧多以郫县豆瓣、泡海椒、泡菜及姜葱蒜、花椒、八角为主要调辅料,通常是先下油烧热,把姜、葱、豆瓣炒香,出味亮色,然后掺汤熬煮出味、然后打去料渣后才投放主料,加进炒香的泡菜、泡椒,再放料酒、或红酒、啤酒,但家户人家多用醪糟汁,烧出的菜肴更柔嫩香美。像麻婆豆腐、家常豆腐、萝卜烧牛肉、芋儿烧鸡、魔芋烧鸭、烧肥肠、烧鸭血、泡菜鱼、土豆烧甲鱼、家常海参等。家常烧中有豆瓣风味、泡椒风味、泡菜风味、鱼香风味等家常烧菜。
家常烧菜应该是咸辣酸甜适中,泡椒、泡菜不宜过重。其有个重要环节,就是主辅料的投放。像萝卜烧牛肉,应是先把牛肉烧到差不多熟软了再下萝卜块烧熟。类似的青笋烧肥肠、芋儿烧鸡、青豆烧鸭等亦如此法。家常烧中另一种烧法是“软烧”,民间称为“笃”,多用于鱼类菜肴。原料治净后不经煎炸直接入汤汁锅中,加调辅料再烧开,改用小火慢烧至熟、自然收汁。其中有以大蒜为主辅料的,应先把蒜子油炸至皮皱,像最家常经典菜肴软烧仔鲶、大蒜烧鲢鱼、软烧石爬鱼、泡菜黄辣丁等。
土豆烧甲鱼
川菜中,除了家常烧为川菜之独有并具浓郁地方风味特色外,还有一独创性烹烧之法,这就是“干烧”。所谓干烧,并非无汤无汁,而是利用原料自身的胶质,通过加热使其分解出来与汤汁溶合,自然收汁亮油。换句话讲,即是将锅中烹烧原料的汤水大火烧沸,除尽浮油泡沫,再改由中小火把其水份烧干使滋汁浓稠,不勾芡汁而自然收汁亮油。当然也要根据原料的不同特质、品性,在具体实施中又因用火大小,时间长短有相应区别。一些质地厚实、坚韧的原料,如牛筋、蹄筋、鱼翅等烹烧的时间就要长些,掺加的汤水量相应要多些,一直要烧到只剩下少量汤汁,味入其间,靠其胶质来收汁。
萝卜烧牛肉
以大蒜烧仔鲢(家常烧)为例
原料:仔鲢鱼5尾、约750克,温江独蒜100克、郫县豆瓣40克、白糖10克、醋10克、姜米5克、葱花15克、酱油30克、湿淀粉5克料酒40克、味精0.5克、川盐2克、肉汤400克、熟菜油100克。
烹制:将仔鲢鱼鱼背横划2至3刀,勿斩断,抹上川盐、料酒;郫县豆瓣剁茸。
炒锅烧热,下熟菜油烧至七成热,放入剥皮独蒜稍炸下捞出,再放入豆瓣、姜米炒出香味,掺进肉汤,放进仔鲶、料酒、独蒜、白糖、酱油,改为小火烧制蒜软鱼入味时,将仔鲢鱼轻拨入盘内,再将锅中滋汁放入醋、味精、葱花,用湿淀粉勾芡,至浓稠时浇在鱼身上即成。
特色:此法烹鱼,既能使鱼肉入味,又滋味鲜美,鱼肉细嫩、色泽红亮、浓香扑鼻、辣甜微酸、蒜香浓郁、口感悠长。
提醒:按此法可烧鲶鱼、草鱼、鲫鱼、鲤鱼、黄花鱼;若添加泡椒、泡青菜(切碎炒香)即可烹烧黄辣丁、泥鳅、牛蛙等。剩下的滋汁回烧豆腐或米凉粉,亦可作调味料拌面条,堪称天下绝味。
大蒜烧仔鲢
《四川省志·川菜志》编委会副主编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辣麻诱惑三百年》作者
图文原创·江湖饕客 向东 2019.07.20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