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除了“清火”,还要养心。

五方九如呦呦有客

最近全国疫情又起。大家出行各种受限,很多人又开始担心起来。面对变异的病毒,疫苗的防疫作用也显得有限,虽然可以减少重症率,终究无法保证绝对的安全。
所以,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的免疫力最重要。中医向来讲究“上医治未病”,只要我们身体的寒热平衡,阴平阳秘,那么即使外在有病邪来袭,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安全。
之前说了很多关于清热祛湿的方法,今天说说伏天本来就危机四伏的“君主之官”——心。
夏,阴阳交汇之时。
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自然界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素问》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道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阳气,恶热;心主喜;心主血脉、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夏季微微出汗可以帮助身体加速代谢,但是如果大汗淋漓,相当于在“滴血”。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所以,这个夏季,养心第一步就是止住“暴汗”。
首先要说明,止住“暴汗”并不是说不能出汗。有人因为怕出汗整天躲在空调房里,反而让寒气长驱直入,适得其反。夏季在很热的时候,喝一口热茶,背后微微出汗,会感觉身体突然通透了。
有人问,那夏季又要喝水,又要喝茶,不让大规模排汗水气由哪里排出?
中医从来都是因势利导,遵循身体循环的规律,所以止汗也不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堵住毛孔。而是修改水道,让水气下注,从小便排出去。

汗液与尿液有何不同?

我们知道,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由于外界气温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所致的热刺激引起的发汗,而尿液是从生物体中排出的代谢废物和毒素。
人类尿液形成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汗液中水分占绝大部分,在99%以上,其余为固体成分,主要是氯化纳(盐和钾,镁,钙,乳酸,尿素氮等。
简单来说,汗的作用是调节体温。尿液是排毒。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汗者,精气也”。说明汗,其实是人体的精气所在。中医也有在内为血,在外为汗之说。由于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因此,也印证了,汗为心之液。
运动时;情绪激动时;环境温度高时;非正常情况下:被惊吓;夜间盗汗。既然汗为心之液,就说明,汗与心脏的活动密不可分。
汗在外为汗,在内为血。过多地盗汗,必然造成阴虚。
中国人怎么理解尿,从这个字的结构就可见一斑。尿字,一个尸体的“尸”,一个“水”。也就是人体内废弃的水。
所以既然汗是“心之液”,而尿是“废弃物”,当然让水道从下走更好啦。

茯苓,扭转水气的将军

民国时期的中医泰斗张锡纯指出:“茯苓具伏藏之性,又能敛抑外越之水气转而下注,不得作汗透出,兼为止汗之要药也。”
张锡纯认为,“茯苓具伏藏之性”,它能把准备从皮肤逃出去的水气转为水液,从三焦下注至膀胱,变成小便排出体内,“不得作汗透出”,从而起到良好的止汗作用。
同时,茯苓还具有良好的利尿渗湿功效,能把体内多余的水液转化小便排出体外,从而减轻皮肤排泄水气的负担,通过利小便的作用帮助止汗。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还记载:“心悸者汗出过多,心液内涸,肾水上救入心则悸,余药不能治水,故用茯苓以镇之。”意思是说对汗出过多且伴有心悸症状的患者,要“用茯苓以镇之”。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茯苓这味如此常见的药物,居然对于止汗有如此大的功效。而且它不是蛮横的堵住汗,而是打开一条水道,让水向下走,顺便带着身体的废物一同离开。
医书记载,张锡纯常重用单味茯苓救急:取茯苓60克捣碎煎汤,对于大汗淋漓的人,喝了之后马上就可以止住汗。
茯苓是一味功效很好,但是性味很平和的药,所以如果你感觉自己汗液多,但症状较轻时,也可以用单味茯苓10克煎汤或泡水饮用。

排水后还要宁心

我们前面说过,大量出汗后很多人还会有心悸的问题。我们止住汗以后可以按摩一下少冲穴。
少冲穴位于小指靠近无名指的一边,在指甲根旁边0.1寸,属于手少阴经。夏季三伏天,炎热外蒸,容易心火上炎,导致夏季我们常常会感觉到心口烦热、夜不能寐、口渴、口舌生疮等等。
我们可以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小指指甲两边的凹陷处,用垂直的方式轻轻揉捏少冲穴,微微的酸胀的感觉为宜,大概持续一分钟,两只手交替进行,一天两次。
这样按摩可以生发“心气”,起到清热醒神开窍的功效,尤其对于大汗后伤了“心气”的人来说,平复效果非常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