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历代绘画馆换展,新增南宋《鹌鹑图页》等首次亮相久未露面的9件精品

上海博物馆历代绘画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系统展示中国古代绘画通史的常设展馆。通常每半年更换展品,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新面孔精品出现,谓常展特办、常办常新。

日前,上海博物馆完成了历代绘画馆本年度第一次常设展览的策划与陈列。此次展览沿袭书画常设展将首次亮相、久未露面,及用于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设展的思路,新增了9件书画精品。

南宋  佚名  鹌鹑图页

南宋 佚名 鹌鹑图页
鹌鹑图(局部)

由宋人所作鹌鹑图页,无作者款印。图绘鹌鹑一只,体形滚圆,斑纹、毛羽如生,作回首状,点缀平坡、秋黍等。清代曾经清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收藏,各有鉴藏印记。近代经吴湖帆、潘静淑夫妇收藏,有吴湖帆题签:“北宋李安忠鹌鹑”。

明  陈洪绶  春风蛱蝶图

明  陈洪绶  春风蛱蝶图卷

春风蛱蝶图卷(局部)

陈洪绶(1598-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别号老迟、悔迟,浙江诸暨人。此图作于顺治八年(1651),画赠老友戴茂齐。

所绘山雀、竹枝、海棠、水仙、蛱蝶、怪石、梨花,设色妍丽,富有装饰意味。卷末有作者自题,据此可知:是年秋天,画家曾以一金购得文徵明画一幅,戴茂齐喜之,遂赠之。后数日,友人丁秋平之子病重,陈氏借戴一金,赠以资汤药。孟冬,画家又作《博古叶子》一本赠戴,时家中乏米,借戴一金,故作此卷酬之。

明 崔子忠  白描佛像图卷

明 崔子忠 白描佛像图卷

白描佛像图卷(局部)

崔子忠(约1574-1644年),初名丹,字开予,改名子忠,字道母,号青蚓。山东莱阳人,寓居顺天府(今北京)。善画人物、肖像,传世作品较少。

此幅白描佛画,似说法或授经图,取法李公麟,人物高古,衣纹流美,作于崇祯四年(1631),作者时年约五十八岁,款署“辛未九月九日长安门下士崔子忠识。”另纸有明田大受崇祯四年(1631)手书《金刚经》,款曰“崇祯辛未重阳日瀛州奉佛弟子田大受沐手敬书。”

清  龚贤  山光水影图卷

清 龚贤 山光水影图卷
山光水影图卷(局部)

龚贤(1618-1689年),一名岂贤,字半千,号半山野人,江苏昆山人,寓居南京。擅画山水,为“金陵八家”之首。

此卷构图平远,山石、树木用笔短促,用墨层层渍染,结构缜密,气韵苍莽。本幅有作者自题诗一首,又另纸题诗数首,末云:“书草香堂近集五律寄呈穉良社兄正,玉陵弟龚贤”,可见是赠答之作。“草香堂”系其别号,其诗集名《草香堂集》。

清 樊沂 金陵五景图卷

清 樊沂 金陵五景图卷
金陵五景图卷(局部)

樊沂(十七世纪),字浴沂,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为画家樊圻兄长。明亡后避居金陵,以画谋生。

此卷绢本设色,作于康熙七年(1668),画分五段,描绘金陵地方的五处胜景,各有作者题名,并附樊新题诗:一“燕矶晓望”,即长江边屹立的燕子矶;一“锺阜晴云”,即东郊晴霭中的钟山;一“秦淮渔唱”,为秦淮河两岸的人家、烟柳;一“乌衣夕照”,为东晋王、谢世族的故地;一“清凉环翠”,即城西清凉山寺。这些历史遗迹,往往引发今昔之感,是明清绘画中常见的画题。

除上述作品外,还有宋佚名《柳下双牛图》页、清边寿民《花卉》卷、清任熊《人物故事图》册、清杨伯润《山水》册等未曾展出过的绘画作品。此外,还有宋朱锐《溪山行旅图》页、南宋佚名《歌乐图》卷、元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轴、元赵元《合溪草堂图》轴等馆藏精品。

宋 佚名 柳下双牛图
宋 朱锐 溪山行旅图

南宋 佚名 歌乐图

元  赵孟頫  洞庭东山图
(0)

相关推荐

  • 迎新年,上博历代绘画馆“上新”典藏精品

    迎新年,上博历代绘画馆"上新"典藏精品 陈洪绶<春风蛱蝶图卷>(局部).宋画精品<鹌鹑图页>.(均上海博物馆供图)制图:李洁 ■本报记者 李婷        ...

  • 上博的绘画馆为什么值得一看再看

    上博十个展厅的常设陈列一般变动不大,无非是今天新得了一件尊,明天要外展一盏碗,不过三楼的书法馆和绘画馆是例外.由于绢纸等有机材料的脆弱性,书画作品早早地进入了它们的暮年,长时间展出伴随着温湿度变化.光 ...

  • 上海博物馆书法馆、绘画馆常设展更新

    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馆.通常每半年更换展品,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新面孔精品出现,谓常展特办.常办常新. 2021年1月29日,上海博 ...

  • 上博书法馆换展了:全部39件展品高清图

    中国的文字是依指事.象形等法则构成的单体语言符号,书法则是运用毛笔为工具的一种藉线条表现汉字的艺术. 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系统.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字又经历了篆.隶.草 ...

  • 上博首个文房供石展开幕:一块石头有什么好

    2005年,当胡可敏在山东一家报纸上首次看到昆明石的报道时,她没有太在意.报上称,山东有一方汉武帝时的"昆明石",有石照并有一套家谱佐证.胡可敏认为,虽然有家谱记载的供石,看上去不 ...

  • 无极斋分享:上博千文万华历代漆器艺术展经眼录上篇

    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 经眼录上篇 无极斋分享 韩回之,字无极,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爱好收藏,对古代武备.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猎.博涉而深究,视野开阔,颇有心得,乐艺会特开设专栏& ...

  • 天上道·地下物——上博高斋隽友古石展(上)

    在疫情的忐忑中,鼠年的春天转眼过去了.初夏时节,决定走出一方陋室去观展.鼠年首展选择上海博物馆纯属必然,而观赏奇石特展却纯属偶然. 上海博物馆于四月底推出<高斋隽友>古石特展,是疫情后重新 ...

  • 天上道·地下物——上博高斋隽友古石展(下)

    (续上篇) 天上道·地下物--上博高斋隽友古石展(上) 为什么国内主要博物馆对古石鉴赏付之阙如呢? 混沌初开道为先.早期的人们多把玉和玉石混为一谈,时至今日,且不论普通大众容易混淆概念,据说在工艺界和 ...

  • 上新!黄宾虹艺术馆一层展厅换展完毕

    2021年1月30日,黄宾虹艺术馆一层展厅的换展工作完成.本次展品轮换承袭黄宾虹艺术馆常设展--"画之大者"的策展思路,更新展品19件,包括黄宾虹山水画16件.花鸟画2件.书法1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