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为了孩子,这位平凡的父亲,活成了英雄
提及文学大师余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活着》一书中的徐福贵。除了《活着》之外,余华的小说作品中,还有一个人物形象令人动容,这个人物就是《许三观卖血记》一书中的许三观。
《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是一个底层小人物,一位平凡的父亲,在遭遇人生的意外之时,如何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卖血,去化解命运加诸在他身上的噩运,最后成功捍卫家庭和幸福的故事。
《许三观卖血记》发表于1998年,而让余华声名鹊起的《活着》一书,发表在1993年。五年的时间,让余华在悲天悯人的路上走得更远。相对于《活着》,余华没有安排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而是给出了中国人都喜闻乐见的“大团圆”。这更易于让人接受,也更加贴近我们真实的生活。
福贵是从历史里面走出来的,而骂骂咧咧的许三观,来源于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许三观更像是从人群里面走出来的,随处可见的普通人。在今天看来,尽管许三观身上还是带有时代赋予他的陈旧感,但是他在生活中遭遇的现实问题,与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一般无二。
许三观是城里丝厂的工人,二十多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父母早亡,他乡下的四叔将他抚养成人。“孤儿”许三观,在自己终于长大成人之后,对他四叔涌起了一种朴实的“报恩”之情。
许三观为什么要去卖血?是因为别人要去城里卖血。在他四叔生活的那个农村,人们把“能不能卖血”作为一个人身体是否结实的标准。许三观的第一次卖血,是为了证明自己“身体结实”。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身体结实”意味着这个人可以通过出卖劳动力来赚钱养家糊口的资本,具备成家立业的条件。许三观已经成年了,他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或许他自己还未意识到,但是他还是胆怯地走进了城里医院的“卖血室”。
拿着卖血挣来的三十五块钱,许三观开始了第一次人生意义上的思考。什么是血汗钱,在工厂干活挣得是汗钱,卖血挣的钱是血钱。血钱可不能乱花,得花在大事情上。什么是大事情呢?在农村最为质朴的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下,许三观首先想到了——娶妻生子。
这时候,当解决自我现实与回报养育之恩发生冲突,许三观选择“找个女人去结婚”,而不是把钱给他四叔。这是一种本能而非自私,正如千万的中国家庭中,成年的子女首要解决人生大事是成家立业,而不是回报父母。
通过卖血换来了最为原始的资本——三十五块钱,许三观得以和“油条西施”许玉兰结婚,组建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婚后,夫妻两人用了十年的时间,通过劳动置办起了一份尚算殷实的家业。许玉兰也为许三观生下了三个孩子:许一乐、许二乐和许三乐。
人到中年,生活安稳,许三观与卖血之间,已经离得十分遥远了。然而作为普通的工人,许三观的幸福生活却十分脆弱。
意外就此来临,许三观发现一乐并非亲生。命运用九年的时间,把他编织进了一个巨大的谎言。和所有男人的正常反应一样,许三观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屈辱,并开始有意疏远一乐。
许三观平静幸福的生活,因为一乐的出生蒙上了尘埃;许三观蒙上尘埃的平静生活,又因为一乐打架,砸伤方铁匠的儿子而破碎。
因为医药费,方铁匠带人搬光了许三观和许玉兰用十年时间置办起来的这个家。许三观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睡了一晚,在长期以来的痛苦和失落中,他终于决定承担起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这个家,是他十年前卖血换来的;现在,为了维护这个家,他又要去卖血了。
第一次听说卖血可以赚钱,许三观本能地认为——身上的血就是一棵摇钱树。但是有经验的同伴告诉他,卖血的次数太多,身体就败掉了。卖血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一笔钱,但是却不能过度地依赖这种方式来改善现实。卖血,始终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许三观说:“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说这话的时候,许三观没有想到,命运还会一次次地把他逼上绝路。
三年大饥荒,没有饭吃。全家人靠着许玉兰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粮食,苦苦支撑着,每天只能喝玉米稀粥。为了家人吃上一顿好饭菜,许三观又要去卖血了。
历史进程的推进,势必要影响人们的生活。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余华在小说的叙述中,刻意淡化了历史,尽可能是还原了许三观一家的现实生活。
吃面、喊魂、开家庭批斗会,在时代的浪潮中,许三观一直在竭尽全力保全自己的家人。无论是在父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中,许三观都尽到了作为一位普通的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一个平凡之人的平凡之举,与英雄之人的非凡之举,还存在着差距。
许三观作为一位英雄的父亲,真正令人动容的,是他为了并非亲生的儿子一乐,一路卖血去上海,几乎豁出命来。
上山下乡,一乐和二乐到农村插队。一乐生病回到家,许三观去卖血,把换来的钱都给了一乐。不久,二乐生产队的队长来到城里,为了招待队长,万般无奈之下许三观再次去卖血。这一次,许三观遇到了麻烦,他之前卖血的同伴根龙,因为连续卖血而死亡。
亲眼看到根龙的死,许三观心里充满了恐惧,他再也不想卖血了。然而,厄运却把他一次次往卖血的路上逼。这一年冬天,一乐得了肝炎,被紧急送往上海的大医院救治。许三观挨家挨户地去借钱,没有凑到足够的医药费。许三观一咬牙,决定卖血去上海,把换来的钱给一乐治病。
他想好了,搭船去上海,一路上要经过林浦、百里、松林、黄店、七里堡、长宁六个县城,他要在这六个地方上岸卖血,他要一路卖血去上海。
我们仿佛看到他一路北上,一口一口地喝下肮脏冰冷的河水,瑟缩着身体四处卖血的身影。当许三观因为多次卖血而晕倒住院,前几次卖血的钱都被花出去,他和医院的那番讨价还价,那种身为人父的孤独无助让人潸然泪下。
余华为这个故事,安排了一个让人温暖的结局。为了并非亲生的养子,许三观一路卖血去上海,他卖血换来的钱,成功挽回了一乐的生命。当许玉兰和一乐在医院的病床上焦急地等候,许三观就像一道光,照亮了他们整个的世界。
许玉兰看到许三观,喜极而泣地喊道:“许三观,你总算来了……”那是一种濒临绝望之后,终于找到了依靠的喜悦。在许玉兰的心里,她知道许三观回来,然而她无法相信自己的丈夫,这一路走来有多么艰难!
许三观是一个平凡之人,对许玉兰而言,他是一个好丈夫;对一乐而言,他是一位好父亲。在这双重的身份背后,许三观身上所表露出的爱与担当,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到敬佩。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有人为了养儿育女而卖血,是人之常情。但是像许三观这样的,他卖血喂养的,是别人的儿子,而且是自己老婆和别人的儿子,这就超越了人之常情。许三观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也是一位英雄的父亲。作为父亲,为了自己的孩子豁出命来,可以理解,为了别人的孩子豁出命来,则不多见。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英雄,不是因为他多么伟大。而是当他本来安身立命的信念遭受冲击之后,他还能选择一种向善的方式。许三观心里有他的痛苦和不甘,经过一番挣扎,在家庭和责任面前,他还是没有逃避。人格和秉性中的本善,是许三观身上最为难能可贵的品质。
相对于《活着》一书的冷酷叙述,《许三观卖血记》在残忍之中又多了一丝温暖,余华对小人物的悲悯全部体现在其中。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中,我们看到夫妻在婚姻生活中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相濡以沐的难能可贵,也看到人性哪怕在磨难之中自始至终保持的纯良。
余华在《韩文版自序》里写道:“这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这话听起来有些奇怪,而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
许三观的一生中,他都竭力在追求着一种平等。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许三观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所追求的,也只是像一个普通人那样活着。为了消除命运给他设置的各种艰难险阻,他一次一次地卖血,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平平淡淡地过完安稳的一生。
许三观老了,在他年轻的生命里,他一次一次通过卖血渡过难关。可是当他老了,他的血却没人要了。无论是谁坐在那张左右卖血的桌子前,许三观还是没有完成他所追求的平等。所以最后许三观牢骚满腹地说:“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许三观的一生,是卖血的一生。最后他的血没人要了,许三观却崩溃了。他用卖血养活的三个儿子,却嫌弃他在大街上丢人。他不需要卖血了,他要“喝二两黄酒,吃一盘炒猪肝”,他的儿子们可以给他钱,但是他的三个儿子却忽视了,他们的父亲想要的,是一种平等而有尊严的生活。
这几乎成了一种轮回。所有的父亲,都要面临一种被子女“抛弃”的处境。就像许三观的四叔把他抚养成人,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回报他四叔,而是解决自我的现实问题。当有朝一日许三观的儿子们长大,他们同样忽略了许三观的情感需求,而忙于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
END.
弘扬国学文化,重温历史经典。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