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近搬穷三天,远搬穷三年”,搬家真的越搬越穷吗?

“近搬穷三天,远搬穷三年”,是古人用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箴言。意思是,搬家搬到一个近一点的地方,会短期穷困一段时间;搬家搬到远一点的地方,则有可能经历长期的穷困。

在古代,交通工具是极其落后的,除了骡、马、驴等动物以外,人们只能依赖双腿克服距离的障碍。在这些可以替代脚力的动物中,马的速度相对较快,但是养马的代价却十分昂贵,喂养一匹马的成本不菲,并且骑马的人还要会驯马。

马就是古代交通工具中的兰博基尼,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可以消费的。因此,古人搬家一般选择骡子和人力来运送家私。那么,搬家穷在何处呢?

搬家费时耗力,花销昂贵

在古代,人们管那些负责运货的苦力工人叫做“掮肩”。掮肩,顾名思义,就是指把货物扛在肩上,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不管是搬家还是扛行李,一般都按里程计价,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出租车打表计费。显然,搬得越远,雇人的费用也就更高。

如果用骡子运载货物,一则骡子的价格虽然不如马昂贵,但是也不便宜;二则骡子行走的速度缓慢,可是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道理在古代也是相通的;三来骡子不比人工,它一路行走的过程中,不免要造成一些磕磕碰碰,难免造成物件的损坏,这也是一种变相损失。

如果要走水运,前提是实际路线允许(即经过的地方有水域),莫说船费和搬运的费用,水运一旦横生意外,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这几种情况下道理都是一样的,搬得越远,耗费的花销越多,中途的损失也越大。

并且,搬家的人家中不免有一些大件的家私,例如床,这些东西因为体积庞大,即使是用马车等交通工具也很难运送。

如果是近距离搬运,可以雇若干人抬走,但是远距离搬运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权衡成本之后,物主往往会选择把这些家私低价卖出,卖不出去的只好放弃。

在古人搬家的过程中,放弃的一部分物件财产事实上是一桩极大的损失。

搬家背井离乡,人际关系成本太高

古人受制于不发达的交通和有限的生活区域,他们的生活空间十分狭窄,有些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因此,他们的社交圈子是相对固定的。

搬家对他们来说,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放弃了原本的社交圈子和大部分人脉资源。那时候没有通讯工具,如果通过写信隔空向一个人寻求帮助,等到那封信跨过千山万水送到对方手中的时候,问题往往已经迎刃而解,或者已经糟糕得无以复加。

因此,留在自己的人脉圈子里,对古人而言就是一笔变相的财富。例如一些当官的人如果遭受贬谪,他们面临最大的痛苦不是官位下降,更糟糕的是他们即将要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毫无人脉根基的环境,很难东山再起。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远距离搬迁也就意味着从此远离自己的亲朋、配偶或是挚友,承受精神上的孤独。人一旦在精神上沮丧,自己的事业和新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因此,远搬的“穷”更在于人脉资源、情感寄托的损失和消耗。

现代人搬家也不易,同样会造成各种损失

在今天,交通网络发达,搬家已经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工作升迁、生意调整、子女教育、人生规划等原因,都会促使我们从一个地方搬家到另一个地方。

没有经历过搬家的人,可能会觉得搬家是一件轻松的事,只要找到一个靠谱的搬家公司承包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事实上,搬家的学问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除了古代人,“近搬穷三天,远搬穷三年”这句话对现代人在某种程度上也适用。

以店铺的搬迁为例。如果是近距离的搬迁,一般而言客户的损失不会太大,因为那些老客户还是很容易能够重新找到你,把生意交给你做,搬迁的成本无非就是新的店面费用以及运输费和人工费;但是如果搬远了,你无法保证在新的地方还能有原来的客流量,这种潜在的损失是不可控的。运气不好的话,面临的就是经营惨淡,损失严重的风险。

对个体而言,搬家的费用自不必说,搬迁一方面是对一部分人脉资源的主动放弃,一方面也意味着陌生环境中潜在的损失。当你搬迁到一个崭新的地方,你会对环境、周围的人群不熟悉,这种不熟悉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你的个人情绪,降低生活工作效率,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损失。

因此,“近搬穷三天,远搬穷三年”这句话还是十分在理的。在远距离搬迁之前,我们还是应当结合自身现状和未来发展,慎重考虑。

作者:小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