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松透劲的体悟

透劲,有渗透、钻入、穿透、透入,由外入里之意的劲道。曾有一位德国拳师体悟我的透劲,形容为:“ panry and punch ”。其意也是档开,冲孔,打洞,穿孔。

透劲的击打效果:

1. 击打处的外表皮青红肿,劲透入骨。

2. 击打处的外表当时不见青红肿痕迹,劲直透入骨里,待几天后由里向外表皮散发出青红肿。

太极松透劲打出的是第 2 种效果。

太极松透劲的种类:1 、柔性透劲。2 、刚性透劲。

如何练习太极柔性透劲?经过太极推手中松推手、虚推手、实推手的训练逐渐形成。

松推手:两人手臂前节接触,劲的深度在皮里膜外。

虚推手:两人手臂前节接触,劲的深度在皮肤表面,汗毛层。

实推手:两人手臂前节接触,劲的深度由表皮及里入骨,直到脚跟。

太极柔性松透劲时如何用意?我之劲意要透入对手骨里,而对手之劲意只能到达我的皮里膜外,不能进入我的骨里。

太极柔性松透劲练成的效果,达到拳论所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杨氏太极宗师杨澄甫言道:“…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太极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

练太极拳由松得沉,柔性松透劲由沉劲而得。若此劲意达到指尖,拳峰,掌缘,则可成为指似剑,拳似捶,掌似刀,俗称剑指,捶头,刀掌。该三处部位若搭在对手身上,若对手顶劲未除,内劲可直透对方骨里,对手顶得越凶,透劲则越大,对手感到手指似剑在刺,掌似刀在割,拳似锤在打,痛不可忍。

太极柔性松透劲练成后即可练刚性松透劲,纯熟的太极功夫之人,其臂膊如绵裹铁,像警棍,积柔软后才能极坚刚。熟练太极推手后,进入散推手,主动与被动对打在所难免,一般两人肢体接触前有三种情况:1 、手臂回收靠冲击力打人,拳击中多用此劲。2 、距离对手一寸发劲,俗称寸劲,李小龙善此劲。3 、零距离接触发劲,如太极推手时两人搭手相接触,距离为零时发透骨之劲。经过太极推手训练,掌握了推手的“虚,实,松”三种劲道后,就可训练太极之刚性松透劲。练习太极刚性松透劲最好先由懂此劲的明师引带喂劲较好,两人的手臂以腰带动,腰腿发力到接触点,细心体会领悟碰撞时的瞬间劲道,喂劲由小而大,否则极易受伤。

林墨根先师说:在与人推手时,要放松自已的身体,身体松了,才能产生沉。轻是由沉产生的。灵是由轻产生的。动是由灵产生的,变是由动产生的,化是由变产生的。发是由化产生的。沉如何产生轻?明明是沉下去了,为何能产生轻?把沉藏起来,自然就有轻了。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发。与人推手,将沉劲藏起来,用轻手,就能清楚别人的动静变化。要会接劲,会接劲才能有提放,不会接劲就难以施展太极拳的提放技术。在接劲中,发现对方的‘柄’,对方有“柄”就打,无柄找柄,“柄”就是呆点或滞点。涌泉内气,带动肢体移位变化之应用,而且时时要成圆形,无棱角可袭,步步要有根,劲由根发。无论攻守,不可直以为之,必因敌而动,千变万化不外乎急来急应,缓来缓随。去则不丢,来则不抗;沾而复粘,则周身完满无缺,加大对方偏差,我顺人背方能顺势奏效。

林墨根先生讲太极四两拨千斤与发劲

林师还说:与人搭手时,对方手重的不怕,手轻的要注意,明劲的不要怕,就怕对方没有劲,真虚的不要怕,假虚的要注意,要等对方送到嘴才吃,不要勉强去吃别人。

对方以大力打来,我如何用意、用劲接?一般认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但你掌握太极松透劲后,对方打你时,接触点的反作用力亦在打他,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

同样都是在击打,太极松透劲要求我之劲要透入对手骨里,对手之劲只能达到我之皮里膜外,如何做到?

太极拳,推手都讲要弧线运动,要放松。书上和师傅都是这么说的,但当对手之劲真打到你的身上时,却把太极的这些要领忘掉了,很多人会肌肉绷紧硬接,以为是最好的防护,其实这样做,对手之劲却完全作用到你的身体上了。

训练时我把掌握太极松透劲者分为以下情况,功夫中者:手臂击打碰撞时响声较大,其劲能透入对手皮里、骨膜,能使对手的皮肉当场见红肿。

功夫高者:手臂击打碰撞时响声沉闷不大,其劲能透入对手皮里入骨髓,碰撞处当时不见对手的皮肉红肿,一般二、三天、一周后从骨里散发出乌血到皮肉表面,慢慢扩大。若此透劲进入内脏,外表不见青红伤,但已成内伤、内痛。

功夫低者:,其劲还不能由腰脊带动手臂击打,打着时,虽然两臂同时接触,总感到自已之力如同打在棉花堆上,打不实在,其劲只能到高手的皮里膜外。

同样是在击打,相互击打又在同一位置,功夫高低者的感悟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击打的效果差别为何这么大呢?

在理论上讲点是没有大小的,其实两臂接触的地方应叫接触处较为准确,称接触点不太适合,仅是习惯叫法而已。

两人在击打时不会是绝对直线相交,都是有弧线的,功夫高者善于应用这个弧线,甚至创造适合自已的弧线或弧面,由数学原理知道,只要有弧线,就有切线和半径,功夫高者其劲沿半径直接透入对手体内,功夫低者其劲只能沿切线方向滑过,当然还有抗击打能力和骨髂肌肉的强度等因素。因而造成了击打效果的差别。

击打在功夫高者的臂上,你虽然用了很大的劲会感到你的劲发飘,打不实在,功夫高者的回弹力速度极快,会沿功夫低者的意丢处,肢体的薄弱处反击,使其重创。

打伤人是一件容事的事,很多不会习武之人,只要不怕事,蛮横狠下心,下得了手,一些小混混也经常打伤人。

对于有武德的太极拳师傅,其回弹劲要打到对手要害表面处,其劲又收得住,使对手惊魂,夺其神意,对手之神意被我笼罩,随时随处都要挨打,不敢乱动。

太极的松透劲先由肢体的一部分练成,例如掌、臂,继而扩大到身体的各处,只要是接触处就可以发出此劲。

太极松透劲记录:

1 、 1999 年在成都跳伞塔四川省体育馆太极推手培训班,先师林墨根用此劲发我,我被震飞弹出丈外。师弟赵 x 也被此劲击中,当即面如土灰,冷汗直冒,说不出话来。我扶着赵,问:“为何不走化要硬接?”赵说:“这事怪我,我年青力壮,突发奇想,想以身试老师发劲之神威。”并订咛我不要讲,赵 X 医治月余方才见好。

2 、 2000 年在成都高升桥野马厂区,同事何 X 突然用背撞击我胸,被我条件反射弹飞,当即扶着旁边的一棵树,直喘粗气。我问:“为何无缘无故撞击我?”他说:“听说你在打太极拳,我还以为你练的是公园里那些老头打的摸鱼捞虾拳,我是转业军人,身体强壮想体会一下你的太极拳,被你震昏,现在还金星四射,你练的是功夫太极拳嗦!”。前段时间退休人员聚会,我见到他,他说,很多事都忘记了,但这件事却记忆犹新。

3 、 2004 年在成都罗家碾,同事小秦练外家拳。已下斑了,我们在等一个客户来接修好的轿车,可能堵车的原因,客户一直没来,闲得无聊,他说“太极拳慢腾腾的,能不能打人呵?”我答:“要看想不想打人?为何要打人?”。他那时才二十多岁,正值青壮年,他用力挥拳向我头部打来,我用摸耳掌顺其来劲化开,他收不住劲,其胸膛扑向我双掌,只听“咯”的一声,便不出声了,跌坐在沙发上,好半响才说“我的拳打空,我刚想吸气,胸口撞在你双掌上,岔气了,这口气哏起了”。

松松松太极功,练太极拳没有真松,或嘴里说放松,而肢体仍没有松要练出这样的太极松透劲难,只有体悟了这种透劲,不敢顶了,也就放松了,在师傅的指导下,坚持练一定会练出太极松透劲。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