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虚证的形成,或因体质素弱(先天、后天不足),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等原因而致“精气夺则虚”。

主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失禁,舌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

临床上由于气、血、阴、阳不足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由于脏腑的不足造成的各脏腑的虚证(如肺气虚、心血虚、肝阴虚、脾气虚、肾阳虚等)。下面列表说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证候及治则。脏腑的虚证在脏腑辨证中讨论。

分类共同证侯不同证侯治则常用方剂气虚面色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纳少,舌淡胖,脉无力气短,乏力动则气急等症明显,脉虚无力益气四君子汤等阳虚畏寒,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迟补阳肾气丸、参茸丸等血虚消瘦,头晕,目眩,失眠,心悸,脉细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舌质淡,脉细弱无力养血四物汤等阴虚低热或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绛,质瘦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滋阴六味地黄丸等。

从上表可以看出:气虚和阳虚,属阳气不足,故临床表现相似而都有面色白,神疲乏力,自汗等症状,但二者又有区别,气虚是虚而无“寒象”,阳虚是虚而有“寒象”――怕冷,形寒肢冷,脉迟等。血虚和阴虚属阴液不足,故临床表现相似而都有消瘦,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状,但二者又有区别,血虚是虚而无“热象”,阴虚是阴液亏损不能约束阳气而导致阳亢,故为虚而有“热象”――低热或潮热,口干,咽燥等。

(0)

相关推荐

  • 虚劳诊治精粹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在<内经>.<难经>中分别提出有"五劳"."五损&qu ...

  • 虚证表现

    雨林修养馆随笔 1)气虚就好像人体的燃料不足,从而导致动力不足: 2)血虚就是人体的营养液不足,进而导致身体枯燥.营养不良: 3)阴虚相当于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现燥热: 4)阳虚,则相当于阳光不足,所 ...

  • 中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何为多汗、额头出汗、手脚出汗、半身出汗

    中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何为多汗.额头出汗.手脚出汗.半身出汗 自汗.盗汗的区别:简单说就是"白天出汗是自汗,晚上出汗是盗汗" 定义 自汗----是指人体不是因为外因引起的自然 ...

  • 清热止汗散:气虚自汗,阴虚盗汗

    清热止汗散:浮小麦30克.霜桑叶30克.地骨皮15克 对于汗证,不论是气虚自汗,还是阴虚盗汗,都首选此三味,名曰"清热止汗散".三味用量可以大一些,均可用到30克. 气虚自汗合用玉 ...

  • 清热止汗散*气虚自汗,阴虚盗汗

    清热止汗散 浮小麦20克,霜桑叶20克,地骨皮20克. 毛德西对于汗症,不论是气虚自汗,或是阴虚盗汗,都首选此三味,名曰"清热止汗散". 气虚自汗合用玉屏风散:阴虚盗汗合用二至丸加 ...

  • 浮小麦一一一治汗出不止,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效果非常好!

    用通俗语言讲解中医理论,让中医贴近生活,大家好,我是杰哥!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多汗在生活中算是一种常见病,大多数人并不在意.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如果出汗太多或者是自汗.盗汗时间过久,就会伤津耗神 ...

  • 只用一味药,治汗出不止,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效果非常好!

    用通俗语言讲解中医理论,让中医贴近生活,大家好,我是杰哥!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多汗在生活中算是一种常见病,大多数人并不在意.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如果出汗太多或者是自汗.盗汗时间过久,就会伤津耗神 ...

  • 气虚自汗,还是阴虚盗汗

    浮小麦30克.霜桑叶30克.地骨皮15克 对于汗证,不论是气虚自汗,还是阴虚盗汗,都首选此三味,名曰"清热止汗散".三味用量可以大一些,均可用到30克.气虚自汗合用玉屏风散:阴虚盗 ...

  • 阴虚盗汗一碗汤,阳虚盗汗灸两穴,对症才有效!

    视频来源网络 请在WiFi下观看 [摘 要] 1.阴虚盗汗--手心脚心发热.不怕冷.常常脸发红.舌苔少.舌质发红. 解决方案如下: 2.阳虚盗汗--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阳气不足亦能导致 ...

  • 阳虚有寒,汗如雨下——自汗、盗汗的速效疗法

    我们天天讲阴阳,其实天地之间,最大的阴阳是什么,就是白天与黑夜! 这黑白之间相互消长转变就是阴阳之理,所以当你调理疾病在脏腑里面辨阴阳一筹莫展时,不妨跳到天地中去,在更广阔的层面里辨阴阳. 白天该动的 ...

  • 只用一味药,治出汗不止,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效果非常好!

    道医课堂 中国道医研究院创办,道医课堂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医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古之道医者,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