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个期限,毛毛虫变蝴蝶
毛毛虫变蝴蝶
昨日,咪蒙写了一篇文章,主要是论述嫉妒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我颇为狭隘的猜测,她可能知道,最近她被很多人列为嫉妒的对象,为避免自己有可能遭受到的不必要攻击,她用自己最擅长的软文,来攻克那些嫉妒者的内心。
咪蒙何许人也?如果你玩微信公众号,却不知道她,那就显得不够专业了。咪蒙可说是新晋的公众号网红,公众号开通短短4个月,写了70多篇文章,涨粉几百万,且每篇文章都有十万+的阅读量,结果遭到大批公号狗的羡慕、嫉妒、恨;这其中也包括我。
可是当我通过度娘,了解清楚人家的身世背景之后,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嫉妒和恨的资格,唯有留下赤裸裸的羡慕。因为羡慕对对象往往是偶像,遥远的仿佛在天边;但是嫉妒和恨的对象往往是身边那些与我们水平类似,貌似触手可及的人。而咪蒙不是我能够嫉妒和恨的人。
她是正经名校中文系硕士毕业,研究的是南北朝的文化故事,曾在韩寒《独立团》创刊号上写下第一篇文章。且在编剧界,文化界都小有名气;跟她比,如果说我还有那么一丁点自信,那就是妥妥的比她小9岁。
我假装安慰自己,只要一直写下去, 9年后,我也可以吸引粉丝几百万。
咪蒙的文章为何吸引人,因为她时常刀子嘴豆腐心;说话尖刻,一针见血;内心却温柔善良;还因为她写出了很多人不敢写,也写不清楚的心理阴暗面,所以,她写的每篇文章似乎都可以击中读者的内心。我纵观自己的文字,不犀利,不独特,根本扣不开读者的心扉。想想我们之间的差距,我只能是远远的羡慕着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正当我觉得自己离百万写手差着一个银河系的距离时,台湾创意天后李欣频狠狠鼓励了我。或者说我借李欣频的口鼓励了自己。因为她写了一段话,我只是,看到了那一句“毛毛虫可以变成蝴蝶”。若是在其他的任何时候,我都不会觉得此句话有什么特别,毛毛虫当然可以变成蝴蝶啊。可是在低落的时候,阿Q精神不会放过这句话,而且还会郑重其事的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是啊,只要是毛毛虫,都有变成蝴蝶的可能。如果不是毛毛虫,才根本没有机会变成蝴蝶呢。
李欣频与咪蒙是不同的风格,咪蒙的文章通常以犀利地揭露内心的角角落落为主要手段;而李欣频的格局显得更为开阔,她的文章中不仅有广告,还有文艺青年喜欢的真善美。看过她为诚品书店写的精彩文案后,我将诚品书店看成书山“蓬莱”一样的存在。因此,当下她的这句普普通通的话,对我的激励作用,不容小觑。
因为李欣频、张德芬、金韵蓉、蒋勋、蔡仲淮、吴淡如、小s 、曲家瑞这些我喜爱的人,我特别想去了解他们的居所--台湾。上携程,一搜索机票来回4000多,如果要在岛上住上十天,花费怎么也得五位数。想想银行卡里,也没几个零,内心酸楚。
可是,我不希望就这样打消旅行计划,既然要当蝴蝶,毛毛虫,就必须爬完所有的路。我给自己半年时间,努力写文,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做好一切,6月份,我要将自己送上宝岛。当我暗自决定这一切的时候,我突然期待这半年,能激发出什么样的潜能。
在写文的过程中,朋友来电话,她问我今天写什么,我说是毛毛虫变蝴蝶。她说她永远就是一条毛毛虫,我问为什么?她答,减肥多年,没有一次成功,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吃了又后悔异常。我劝她逼自己一把,给自己半年的减肥时间,看看有什么事发生。
所以,亲爱的们,假使我们就是一条毛毛虫又如何,只要是毛毛虫,总归有机会变成蝴蝶。找寻一个可以让你产生奋斗欲望的偶像,不仅要远远的羡慕着;还要给自己一个更为强大的心理暗示,通过默默的努力,拉近与偶像的距离,半年之内,看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
微信名:爱悦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