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源流通识

乐乡史话

前 言

松滋这块土地,对于我们来说,需要了解和认识的太多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文化痕迹为我们提供的佐证不系统,不完整,不典型。明清以前无甚文字资料,现实地面缺少文化凝重的地标性古遗存。近、现代以来,对于松滋自身的认识和研究富有权威性的成果不多。当代文化遗址的深入发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视,松滋的文化脉络开始彰显。松滋追随现代化的潮流,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氛围超历史的浓烈。“松滋”作为一种地名文化符号,承载着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负荷,因之,深入认识松滋的文化内涵,成为我们一个具有时代责任的重要课题。

一 松滋语词解析

1、“松”之字源

“松”最早见于战国时的鄂君舟节上的金文:

鄂君舟节上的金文。

本字待定。疑为“松”。

这个字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被列入了甲骨文的未识字。这个字出现在卜辞(人3221)辞片中。上从火,下从木。按照甲骨文造字的规律,它应该是指某一树种。甲骨文字已发现有柏、柳、杞、桑等树种用字。按照松树的历史和它的用途,甲骨文中应该有一个“松”字,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发现。

金文           

金文大篆

金文小篆  

       

松子布

说文或体  

       

说文木部

相马经九上             

孔庙碑(阴刻)

岩窟·桼言 镜       

读作松,本义与松有互通。亦非“松”的繁体或异体。近多“以松代鬆”,如“疏松”。在松滋地名使用上而又误作“以鬆代松”。

《说文解字》:“从木公声”或“从容,容声”,如“颂”。《字说》松,百木之长,犹公,故字从公。《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松”夏朝立社树,祀神主,称松龛。《史记·龟筴传》:“千岁之松,上有兔丝,下有茯苓”。《摭遗》“吴邓夫人伤脸,以琥珀屑灭痕。琥珀,即松脂入地千年所化。”。“松”是先祖最早认知的树种,《诗经》有诗句“淇水浟浟,桧楫松舟”“山有桥松,隰有游龙”“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松”,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郑笺》:“或之言有也。如松柏之枝叶常茂盛,青青相承,无衰落也。”这是祝寿之辞,诗人祝福主人,希望他长寿,如月亮那样清明常驻,像朝阳东升那样蓬勃永久。更愿寿如南山永不老,如同松柏长茂盛。永不亏损永不崩,福禄代代有继承。这是以松柏比人的长寿。松林的地方是人类宜居之地。在古词书《尔雅》中以松释义:如“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古诗中常有“松庭”“松堂”以表富贵吉祥。表示建筑宏大,则形容为“松殿”;当代革命家陈毅有诗“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人亡故后,言归“松台”,有落叶归根之意;墓碑亦称“松铭”,有高洁之颂;“松厅”,唐代监察院礼祭厅的别名。可见,“松”自古即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

“滋”之字源

滋,早见骨文,“渊”上有雾。后“渊”简化为“氵”。

后下四O·一六。甲骨文。

 

《说文》

汉印    

      

古鈢

娄寿碑 

     

张寿残碑 

         

“滋”,最早为“兹”,金文中有

“滋”,有“增长、生长、培植、滋生、美味、润泽、浆液、喷射、愈加”等诸多含义,尤其以“滋生”“滋益”寄托了人类希望生生不息,繁衍兴旺的祈愿。《孔传》:“立德务滋长,去恶务除本”。“滋”另通“兹”。

“滋”,从古至今,运用广泛。《说文》:“滋,溢也”;《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后汉书.   蔡邕传》:“泜泜庶类,含甘吮滋”等不一例举。“滋”是一个吉祥而又有生机的字。

松滋词之源

“松滋”一词史书中最早出现于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高后吕雉封沛县同乡徐厉为“松兹侯”,其“松滋”为“松兹”。封国在今安徽省宿松县,共传三代,因松兹侯徐悼获罪被废,松兹侯国改为松兹县,属衡山郡管辖。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改“松兹”为“松滋”。其后东晋侨迁至今松滋地,“松滋”作为一域之名,尽管民迁域非,然“改邑不改井”,依然“松滋”而名,且均为长江之滨,只是从北岸上溯而至南岸;为何从安徽沿江而上初落乐乡,后定居上明地,一是地理特征近似,二是临长江之便,三是远离纷乱,四是受三峡阻断。

另外,墨的别称为松滋侯。这与松滋地名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墨的一种制作工艺的戏称。《文房四谱·墨谱》 引文嵩 《松滋侯易元光传》:" 易元光,字 处晦,燕人也。其先号青松子 ,颇有材干,雅淡清贞,深隐山谷不仕,以吟啸烟月自娱。尝与南越石虚中 (指砚)为研究云水之交,与宣城毛元锐(指笔)、 华阴楮知白 (指纸)为文章濡染之友。世为文史之官,特诏常侍御案之右,拜中书监、儒林待制,封松滋侯。

二、县治起源

松滋“关洲遗址”证明8000年前、“桂花树遗址”5000年前已有人类在这里定居。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原始的农、牧业聚落性生产,并在,沿河傍山地带,形成了稳定的原始社会聚落,成为长江中游的重要文化发祥地之一。

夏、商、周时期,根据《禹贡》记载,天下分九州,松滋地属古荆州之域。九州是大概念,并无详细区域性的分界。荆州地域不断变迁,今天松滋隶属荆州,以今朔古,而以荆州论之。春秋、战国时期属楚。今仍以荆楚大地为其所属。

楚庄王(公元前613—前591年)时 “灭九国以为县”,即是楚国设治县制。楚国当时设有56个县,今天能找到原始地名的只有28个。松滋之地是什么县,没有对应的地名。(参见:陈剑《先秦时期县制的起源与转变》)尽管如此,可以认为松滋之域自楚、秦以来,应有、而且已有治所。

现有史料表明:属于西汉南郡的华容、襄阳、高成和属于江夏郡的西阳、襄、云杜、钟武等县,目前有关的秦文献尚不能证实为秦置县。(后晓荣:《秦南郡置县考》)因之,高成疑为西汉所设。

三、历代沿革。依据通说,兹如下:

石器时代,是人类活跃的生活地区。关洲遗址、桂花树遗址已经形成聚落性农业社会肇始刍形。(松滋考古资料)

天下九洲。天下之治逐渐开化。《禹贡》:天下九洲,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史记》从其说“荆及衡阳惟荆州”。属之。

天下分九州,松滋地属古荆州之域。九州是大概念,并无详细区域性的分界。荆州地域不断变迁,今天松滋隶属荆州,以今朔古,而以荆州论之。春秋、战国时期属楚。亦或为巴人与楚相争之地。

3、楚。(公元前841-221年)。其间楚人南下,初居松滋地九冈(今九岭冈)之地。其后楚灵王“用隐太子(一说蔡国国君)”在九岭冈祭祖。因之视楚为“南蛮”,属之。(《闻一多全集》第二集)

4、秦。(公元前221-206年)秦灭楚,设南郡,治江陵,属南郡。始皇二十六年,改郢都为郢县。松滋地属南郡。楚昭王郧公筑郧城,今磨盘洲附近。(《松滋县志·民国本》)

5、西汉。(公元前206-24年)汉袭秦制。西汉初,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南郡,下辖高成县。高帝、景帝时,南郡一度改名临江,高成隶属不变。汉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复为南郡,改郢县为高成(《松滋县志康熙本》))。汉平帝四年(公元4年)王莽主政,改高成为言程。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去政,复旧名高成。(《松滋县志·民国本》)

6、东汉。(公元前25-公元220年)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并入孱陵县(今公安县)。属武陵郡(秦名黔中郡)。(《松滋县志·民国本》)

7、三国。(公元220-265年)刘备踞荆州。时南郡、武陵郡属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失荆州,松滋地属吴。三国吴孙权赤乌十二年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至晋武帝泰始六年(公元270年)设乐乡。今松滋亦称古乐乡。(《松滋县志·民国本》)

8、西晋。(公元266-316年)孱陵荆州刺史移治上明(今老城一带)。南郡领县十二,有松滋。即侨立松滋县。(《松滋县志·民国本》)

9、东晋。(公元317-420年):以河东人南寓者,于汉武陵郡孱陵县界上明地,侨立“河东郡,统安邑、闻喜、永安、临汾、弘农、松滋、大戚”八县。(《晋书》十四《地理志·上》)

10、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宋:(公元420-509年)临汾、弘农并入松滋。

齐:(公元556-589年)河东郡领松滋、闻喜、永安、谯4县。

梁:(公元503-589年)陈文帝天嘉二年,置南荆州于松滋,旋废。

陈:(公元558-589年)河东郡松滋县。

(《松滋县志·民国本》)

陏。(公元581-618年)陏平陈,废河东郡,设南郡,以闻喜、谯县并入松滋。(《松滋县志·民国本》)

唐。(公元618-907年)山南道(后改山南东道),荆州,松滋县。(《松滋县志·民国本》)

五代。(公元907-960年)南平国,荆州,松滋县。(《松滋县志·民国本》)

宋。(公元960-1279年)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以枝江县并入松滋,旋复故。(《松滋县志·民国本》)

元。(公元1279-1368年)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中兴府,分置荆湖北道宣慰司,治中兴路,松滋县。(《松滋县志·民国本》)

明。(公元1368-1644年)湖广承宣布政史司,荆州府,松滋县。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枝江并入松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枝江县。(《松滋县志·民国本》)

清。(公元1644-1911年)湖北布政司,简称湖北省,荆州府,松滋县。(《松滋县志·民国本》)

民国。(公元1912-1949年)湖北省,初属荆宜道尹,后废道尹;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松滋县直属省政府。(《松滋县志·民国本》)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湖北省荆州行政专员公署;1970年荆州专员公署改为荆州地区,属荆州地区;1994年荆州地区与沙市市合并为荆沙市,属荆沙市;1996年荆沙市改名荆州市,属荆州市。1995年12月,松滋县撤县建市为松滋市,县治新江口镇。(《松滋市志》2005年版 )

四、《中国历史地图集》上的松滋:

五、松滋的侨置时间

松滋县的侨置基本上公认为在晋时,不过具体时间不一。其主要有三说:

之一:太康元年说。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因卢江民流寓者众,乃侨置松滋”(《松滋县志康熙本》)。

之二:太康三年说。《湖北通志》认为松滋建县于西晋太康三年即公元282年。

3、之三:咸康三年说,通说。东晋咸康三年(337年),豫州安丰郡松滋县(今安徽省霍丘县)人因避兵乱,纷纷南迁,流寓荆土,侨立松滋县,初于孱陵县内(今涴市一带),属河东郡。(《公安县志》)属荆州南河东郡。后迁县治于上明(距今老城西一里),为荆州属县。荆州有松滋县,自此始,遂成定制。

六、松滋侨置时间的史索资料

1、《晋书》

1.1、《帝纪》之太康、咸康无侨立“松滋县”记载。太康元年有记其“……於是诸军并进,乐乡、荆门诸戌相次来降。”

1.2、卷十四《地理·上》:“永嘉之后……又以河东人南寓者,於汉武陵郡孱陵县界上明地侨立河东郡,统安邑、闻嘉、永安、临汾、弘农、谯、松滋、大戚(大戚为广戚,避焬广讳改“广”为“大”)八县”。

【按】永嘉之乱,时在公元307-312年间,永嘉之后,当在公元312年之后。

1.3、卷十五《地理·下》:“南郡,汉置。统县十一:江陵、编、当阳、华容、鄀、枝江、旌阳、州陵、监利、松滋、石首。”

1.4、《廋亮》传:“陶侃薨……领江、荆、豫三州刺史……”

【按】未记侨立松滋县之事。

2、《宋书》

2.1、“南河东太守,河东郡,秦立。晋成帝咸康三年,征西将军廋亮以以司州侨户立。宋初八县,孝武孝建二年(公元455年)……并松滋。(注:松滋令,前汉属庐江,后汉无,晋属安丰。疑是有流民寓荆土,故立。)”

2.2、“松滋令,前汉属庐江,后汉无,晋属安丰。疑是有流民寓荆土地,故立。”

3、《松滋县志》民国本:

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征西将军庚亮以司州侨户立。宋初八县,孝武[孝建]宁康二年(374年),以广戚(前汉属沛,后汉晋太康地志彭城,江左流寓立)并闻喜,弘农、临汾并松滋。

七、松滋地名始源地:

东晋松滋流民侨迁至今松滋地,随之侨置“松滋”,一域之名,相去千里。尽管民迁域非,然“改邑不改井”,依然“松滋”而名,且均为长江之滨,只是从北岸上溯而至南岸;沿江而上初落乐乡,后迁镇上明地:一是地理特征近似,二是临长江之便,三是远离纷乱,四是受三峡阻断。应该说,这种历史的画面是很清新的,是战乱时期文化的典型之一。

郡说:郡大于县,是较大地域概念,可以表明流民本身来自多处,以郡号而名,认同感强,易抱团自卫。

1.1、庐江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松滋县:府西南百二十里。南至岳州府澧州一百七十七里,汉南郡之高成县地。东晋咸康中,以庐江郡松滋县流民避兵至此,乃侨置松滋县,属南河东郡。宋、齐因之。梁、陈时,为河东郡治。隋平陈,郡废,改属荆州。唐、宋因之。今编户二十一里。

1.2、安丰郡:东晋咸康三年(337年)安丰郡之松滋县部分流民避兵乱到此,侨置松滋县,设县治于乐乡(在今涴市附近)。安丰郡:雩婁、新化、史水,扶阳,开化,边城,松滋( 永元志属北新蔡),安丰。“南朝·宋”设安丰县,复设雩娄县属安丰郡,又分安丰郡立左边城郡。又于浔阳侨置安丰郡领松滋。

1.3、松滋,伯相,前汉属庐江,后汉无,晋太康地志属安丰。(宋 书)东晋安帝时省安丰郡,迁安丰县于原郡治所,属弋阳郡,其余县皆不见记载。《晋书·地理志》:“胡寇南下,百姓皆渡江,县多废。”

2、宿松说:汉松兹。《宿松县志》记载旧为松滋县,其后改为宿松县;《松滋县志.同治本》记载,宿松已久未松滋一名。互证宿松为古松滋。清道光《宿松志》卷一,舆地志一沿革载:据历考诸史志,松兹有四:一属安丰。《宋书》志魏文帝分庐江郡置,宋及南齐因之。《江南通志》载:东魏废安丰后,其地入霍邱。《水经注·释地补遗》:安丰即今霍邱。《唐书》志武德四年,以松滋、霍邱二县置蓼州。七年,州废,省松滋,以霍邱来属。今霍邱城东十五里,有松滋废县。霍邱兼得安丰地,霍邱之松滋即安丰之松滋矣。一在浔阳,晋置侨县,今九江府德化县地。一在今荊州府,晋志属南郡,唐志属江陵郡。一即汉侯国,隋改名为宿松,今隶安庆者也。

宿松现存不少的冠以“松滋”或“松兹”的单位或是地名:如“松兹中学”“松兹派出所”,新开发楼盘命名为“松滋府”等。

霍丘说:荆州府志。清道光《霍邱志》卷一,舆地志一沿革载:三国为魏扬州地,属庐江郡。文帝分庐江郡设安丰郡(治安风故城),以蓼、安丰、雩娄属之。西晋因之,改属豫州安丰郡,增置松滋县,分阳泉县属扬州之庐陵郡。

霍丘现存有“松滋古城遗址”,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松滋巷、松滋社区等。

3、九江说;见于正史,尚无确切记载。但九江一带区域曾经有大量南迁的松滋原籍民众。《晋书》云:“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称,“五胡乱华”后到达长江流域的汉人至少有70万,另有20万人没有到达长江,而是聚居在今天的山东境内。《九江府志.康熙本》之九江历史上辖区江南、江北,与宿松、黄梅、蔪州交界,即或不是大规模迁徙,属地之内人口流动亦是常事。

4、其它诸说:晋初前溯,曾置松滋郡,其后降为县;由遥隶扬州而改隶安丰郡。

宿松县、霍丘、九江等地的史学专家对于“松滋”在当地的一段历史,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综上,历史上松滋郡或县,在今宿松、霍丘、九江等广阔地区,历史上民迁名随,行政治所如浮萍因流而移。松滋域名最后生根于今天的松滋市。

八、松滋历代境域、建制、治所录

兹方:《史记·楚世家》安王二十五年,蜀伐楚,取兹方。即今松滋域地内。

鸠兹:《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鸠兹即松滋域地内。

高成 汉高祖元年(汉书:南郡)。

言程:王莽时期。

乐乡:三国.吴.孙权赤乌十二年(魏嘉平元年)。 晋武帝泰始六年。

松滋:东晋咸康三年。

临汾: 宋初八县之一,孝武孝建二年,并入松滋。(《宋书.卷37.州郡志》)

弘农: 宋初八县之一,孝武孝建二年,并入松滋。(《宋书.卷37.州郡志》)

闻喜:隋文帝开皇九年,并入松滋。

谯县:南朝宋置,南齐沿用,隋文帝开皇九年,并入松滋。

上明:东晋孝武太元年:桓冲督军所筑,侨置松滋县时县治所。

枝江: 宋神宗熙宁六年并入松滋。不久即撤销。又明太祖洪武十年并入松滋。不久即撤销。

瀼口:宋高中绍兴三年迁县治于瀼口。

铁嘴冈:清顺治二年迁迁县治于铁嘴冈,康熙十年还。铁嘴冈在今公安。

磨盘洲:1933年。日寇南犯,避战火,迁县治磨盘洲,大庙内。

车家冲:1940年8月,日寇南犯,避战火,迁县治刘锦章家。

麻水坪:1941年7月,日寇南犯,避战火,迁县治张嵩桥家

刘家场:1943年,11月,日寇南犯,避战火,迁县治刘家场。其后复迁麻水坪。

新江口:1945年9月由麻水坪迁至新江口财神殿。(民主路十字街北)。1949年后松滋解放,政府所在地新江口,至今。

九、兹方与鸠兹

(一)兹方

《史记.楚世家》记载:周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77年),蜀伐楚,取兹方,松滋地属蜀。其注:兹方今松滋县。  

其后,楚夺回兹方,并修关隘以拒蜀。筑关之说多有异议:

扞关:故址在今湖北长阳西。公元前377年巴伐楚,楚筑扞关以拒之。东汉初公孙述东据扞关,尽有益州之地。后世亦称楚关。  

(2)江关,即瞿塘关,。故址在今四川奉节东赤甲山上,传为巴、楚相争时所筑,后移于长江南岸。《续汉书·郡国志》:鱼复县有扞关。《后汉书·公孙述传》:东汉初,“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 东据扞关,于是尽有益州之地。”。

(3)楚关。在今湖北土家族自治县西七十里巴山村南。《战国策·楚策》:张仪说楚王曰:“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拒扞关,则从竟陵巴东,尽城守矣。”《史记·楚世家》:“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为扞关以拒之。”皆即此。《水经·江水注》:“江水自(江)关东径弱关、捍关。捍关,廪君浮夷水所置也。弱关在建平秭归界。昔巴楚数相攻伐,藉险置关, 以相防捍。” 

(二)鸠兹:

《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鸠兹即松滋域地内。

(三)古史存疑。

关于兹方、鸠兹为松滋一说,史家多有争议。《松滋县志·民国本》载有民国县志纂修杨洪先生专文作辩,持疑为非也。今有学者研究秦简、楚简,有持论者认为鸠兹即为今松滋;亦有认为鸠兹为古松滋(霍丘一带)。

《楚世家》关于兹方的记载,即便是传说,时间也比我们现代人近,这是应当给以充分肯定的。

《太平寰宇记》认为:“松滋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旧五乡,今六乡,本汉旧县。《古今地志》云:松滋古鸠滋地,汉属江陵郡,后汉省。”

如何认识“兹方”与“鸠兹”,一个关键性的,非常核心的问题在于古今松滋域地范围是有差异的。“兹方”与“鸠兹”都不是现有松滋整个版土,认为古“兹方”与“鸠兹”就是现有松滋,这是与历史松滋的状况不相符合的。史载,春秋战国时期的松滋地域是巴人与楚相争之地。因之,

其一,古松滋一域有水、陆两大部分:其水泽之地为云梦、洞庭湖的构成;陆地则为武陵山系、巴山山系胶着状态形成山地与丘陵。历史上巴人是很强悍的,曾经打到楚国的腹地。可见巴与楚长期拉锯式的争战上演得很是激烈。当时巴人应该是占领山地,这一直至清朝时“改土归流”,才没有了土司在松滋的统治遗存。

其二,松滋山地部分古时是兹方或鸠兹,高成只是水泽部分或是陆岸的一小部分。新近文物普查在杨林市黄石冈发现遗址疑为古“高成”遗址。如是,古高成之治与现在的松滋之治相去甚远。

其三,松滋《康熙志》有一张松滋地图:明确标记

有洈水、云台山;而今刘家场以西均无记载。

其四,刘家场等山区,如是古兹方,应有地名遗存,如“四方”岭之“四方”与“兹方”十分接近;“皮家塝”在土家族语中为“皮嘎”,是苍蝇多的地方。还有“曲尺河”“伏虎寺”“蒿坪”(“蒿”在土家语中为“山坳上的大坪”)“车坛溪”“卸甲坪”“薛嘎咀” ( 鹰咀尖村 ) 、铁甲湾 ( 白竹村 ) : 毕溪幽 ( 乌溪沟村 ) 、毕兹坳 ( 江西观村 ) 等60余处。(《松滋市卸甲坪乡土家语地名考略》何天贞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1 期》)

其五、古今松滋地域在历史上多有调整,且有相当的面积。如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划地数十里于长乐县(今五峰县)。松滋与周边宜都市、枝江市、荆州区、公安县以及湖南石门、澧县等属地历史上有多次调整。因之历史上松滋地域与今天松滋地域是不能完全等同视之的。兹方、鸠兹只是松滋地域内的一部分,不能等同松滋现域,这是十分清楚的。名随民迁,异地同名古为常事,不能因彼是而此非。

十、高成、乐乡与荆州南郡

高成。古属荆州,战国属楚,秦属南郡。汉高祖5年(前202年)始设县,名高成县。昭帝始元六年,县境封为“长沙顷王子梁侯国”,传三世,到公元九年,王莽建立新朝,将高成县改为言程县,但为时仅十多年。东汉建武6年(30年)裁高成县并入孱陵(今公安县)。东晋咸康三年(337年)安丰郡之松滋县部分流民避兵乱到此,侨置松滋县,设县治于乐乡(在今涴市附近)。

乐乡。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壬戌(二月壬戌日),浚又克夷道乐乡城,杀夷道监陆晏、水军都督陆景。甲戌,杜预克江陵,斩吴江陵督王延;平南将军胡奋克江安。于是诸军并进,乐乡、荆门诸戍相次来降。

荆州南郡。西晋,永嘉之乱后,河东郡人流寓南郡,于孱陵县上明地侨置南河东郡。永嘉之后,司州沦没刘聪。聪以洛阳为荆州,及石勒,复以为司州。石季龙又分司州之河南、河东、弘农、荥阳,兖州之陈留、东燕为洛州。元帝渡江,亦侨置司州于徐,非本所也。后以弘农人流寓寻阳者侨立为弘农郡。又以河东人南寓者,于汉武陵郡孱陵县界上明地侨立河东郡,统安邑、闻喜、永安、临汾、弘农、谯、松滋、大戚八县。并寄居焉。永和五年,桓温入洛,复置河南郡,属司州。

高   成   文  学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李克权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副  主  编:杨祖新  杜旭琼

文学总监:卢义宏

文       印:邓呈静

影像制作:曹   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