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农村里的这些事

文思精华:

这种办法相当周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才是真正的“亲弟兄明算账”,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家庭或家族中的公平公正!有了公平才可能有和谐共处,否则就是白搭。

——张晓蓉

在农村待久了,村子里发生的这些事自然就了如指掌啦。

就从多子多福的老一辈说起吧。古话说得好,一儿一女一枝花,多儿多女是冤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时,农村妇女那是一个接一个生。6个8个10个,生得多,直接导致一些家庭教育跟不上,素质低,劣根性那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嚣张,自私,流氓,八卦,嫉妒,身处其中,不把你憋屈死也会气得你个半死不活。

老一辈人生得多,如果大的是闺女的话,那剩下来的几个小的儿子算遭殃了。试想啊,农村人讲脸面,常常打肿脸了充胖子,嫁姑娘都是竭尽全力,倾其所有,因为嫁得风光姑娘在婆家才有地位,这是第一关。接下来的日子更让娘家承受生命之重,那就是姑娘们不停隆起的肚皮。得了外孙,外公外婆要送“粥米”,娘家人去时,外公外婆是要坐上席的。在交通不便的时代,浩浩荡荡的送“粥米”的队伍绵延着,邻里乡亲是要数担子的,担子越多,娘家人越风光,嫁出去的姑娘在婆家底气就越足。婆家再也不会欺负她,因为她娘亲有人!个把姑娘还让父母承受得起,生三个四个姑娘的家庭,把娘家可就折腾得够惨了。儿子在家中排序在后,轮到儿子们成家立业已经是家徒四壁了。

按照农村的老习俗,嫁出去的姑娘是没有养老义务的,所以轮到年迈的父母生病住院,做姑娘的充其量就是服侍几天,昂贵的医药费是儿子们的事。我就见到有姑娘偶回娘家发现母亲生病,她宁可再跑一趟给她兄弟送信也不送母亲看病,因为她知道,送母亲看病肯定需要钱,出钱的事应该是儿子的事!常常遭遇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兄弟姐妹之间产生矛盾。

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亲戚,身上流淌着相同的血液,对长辈就要讲孝心。经济状况好些的,就多出钱多尽孝,可还是避免不了有人带着更苛刻的目光,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指手画脚,喋喋不休。这是对多出钱多尽孝子女的不公平。

比如说农村老人过世,后人在安葬老人涉及到出钱时,也会引起纠纷,甚至让兄弟之间反目成仇。常常的情况是,共同的老人本应该共同承担安葬费用,但由于几弟兄的家庭所处的层面不同,于是经济情况差些的素质不高的兄弟就开始耍赖,结局是他们就是没有出钱安葬老人。因为他们心里明白,情况好的兄弟是会把老人体面安葬,入土为安!可安葬老人有人情往来。妯娌之间的娘家人是各自的私亲,婆家所有的亲戚孝子外孙们都属于公亲,人情往来的账目的分配就成了问题,那些不出钱少出钱的人,人情钱,他是要平分的,当然人情也是要还的,结末的教训就是只有人分钱没有人还人情,公亲家庭有事通知他们走人家就开始骂娘。这样的例子我见过很多。

后来呀,干脆有人想出了一个很周全的方法,即如果有四兄弟的话,安葬老人时就各立账户,公亲也好私亲也罢,你愿把人情写在谁的名下就写在谁的名下,干脆利索。开始听说这种做法感觉有点离奇,其实这种办法相当周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才是真正的“亲弟兄明算账”,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家庭或家族中的公平公正!有了公平才可能有和谐共处,否则就是白搭。

当时代的车轮碾过了多子多福的年代,独生子女成为了当今社会一道让人特别关注的风景。孩子结婚后的安家问题孙子的姓氏问题又是一系列的问题派生出来。 以前是穷日子不好过,现在是好日子也有愁!于是又一个婚嫁的新名词诞生出来了,那就是“两来两走”。婚前两家父母男方不送彩礼,女方不收礼金,各家各请自家客,这样也算公平。可是生了小孩,为孙子的姓氏又是争得面红耳赤。两头安家,极容易造成小两口的不和。小两口是双方家长情感争夺的焦点,两家家长各执一词,小两口夹在中间那日子只有难以言说的酸辛啊!再者,这种家庭模式最容易培养孩子的惰性与依赖性,他们像游牧民族,游走在两个家庭之间,既不像主人又不像客人,连他们自个都无法界定自己的身份了。好在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孙子的姓氏才可以分派均匀。

如今农村里还有个政府十分重视的事,那就是留守老人带着留守孙子。网络时代,网络覆盖了农村,互联网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狠狠摧残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他们迷恋游戏,彻夜不眠,爷爷奶奶疼爱孙子大多是溺爱成灾,还有一些孙子们也没把老人放在眼里。打工经济支撑着整个农村农民的生活,在外打拼的人觉得自己太累背井离乡,在家带孩子的老人更觉得亏,一辈只管一辈的模式解体,农村孩子基本上是隔代抚养,不少的孩子只亲爷爷奶奶不亲爸爸妈妈,这又是家庭不和谐的因素。老人带了孩子,一旦教育出了问题,他们只有过错没有功劳!希望这种情况在政府的重视下今后能有很大的改观。

最后要说的就是农村人喜欢在逢年过节时打听这打听那,什么儿女在哪发财?儿女结婚没有?抱了孙子没有……还张家长李家短的。如今这世道,年轻人压力大,都兴晚婚晚育呢,结婚了还兴丁克呢!怎么就不学会多一些包容呢?

农村里的事很多很多,愿大家且行且珍惜!

(网络图片)

高   成   文  学

(冬季版)

识别二维码,关注《高成文学》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执行主编:阮红松

副  主 编: 胡文泉

杜旭琼

文学总监:杨   军

文       印:邓呈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