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远去的生产队〕 有些东西远去...
回忆录〔远去的生产队〕
有些东西远去了,可他还在心里。有些经历很久了,可他还在梦里。生产队自1982年解体,已经三十九年了,可现在想起来仍然如昨,十分清晰,那是一代人走过的一段风雨历程,那是一代人度过的一段激情岁月。
在一大二公,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年代,我所在的大队由五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粉王村,村魏村,村高村,王旺村,福旺村。整个大队分为二十个生产队。
我所在的是村魏村第八生产队。生产队是一级核算单位,队长敲钟,社员上工。挣工分参与分配,国家的分配政策是人七劳三,即分配粮食柴草,按人口分配占百分之七十,按工分分配占百分之三十。第八生产队有三十来户,一百五十多口人。队里选出队长一人,副队长一人,贫协主任一人,还有一人政治队长,类似于党代表。队长每年冬天由全体社员选举产生,所谓打了棉花柴,队长就下台,就是说的选队长的事。
在大街的丁字路口,有一株老槐树,据村里的老人讲,老槐树何人所栽,那年栽的没人记起,槐树主干三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树干嶙峋,虬枝缠绕,树干已中空,但依然枝叶茂盛。在一侧半截枝上,挂着一水车齿轮,那就是上工的铁钟,每逢早上午后,队长站在树下,敲响那齿轮,社员听到响声,不约而同的聚集树下,听候队长分配农活。
我初中毕业后,参加了一年多的生产劳动,熟悉了那钟声的悠扬,体会了劳动的苦累。也熟悉了队长那如数家珍般分配农活的情形。
生产队的土地归全体社员集体所有,生产的粮食,先交公粮,再留足种子,剩余的按人七劳三分配到户,由于生产大胡隆,出工不出力,地里打出的粮食并不多,分到户的口粮也就少了,大多数人家不够吃的。我记得一九七一年我们队每人只分到四十多斤小麦,这么点粮食要吃到秋粮下来,根本不可能。
生产队的土地分散在村庄的四周,地块与其他生产队的地块交缠在一起,所以生产队之间常常为争地边发生纠纷,这时就需要大队来解决,大队干部也很有权威性,一般生产队都得服从。
生产队地块分散,每块地块都有一个地名,队长分配干活,就是要点地块的名字。地名一般都是地块所处位置的参照物,我记得我们八队的地块名有机井,公路西,南崖头,老坟,围子里,沙河,北岭,湾西,桑上等等。。。。。。所有地名通俗易懂好记,队长安排农活,随口就报出地名,现在想来,仍然觉得有趣。
生产队已经归于历史,那代人逐渐老去,但中国发展的脚步没有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