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评析 | 高筱:方向渐明 科学备考——以八省联考历史重庆卷为例

个人简介
高筱老师,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历史一级教师。曾获重庆八中年度优秀教师,树人优秀教师等称号,长期从事校本教材编写,以主研人身份参与历史课题研究工作。

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

方向渐明,科学备考
——以2021年全国八省联考重庆市历史试题为例
高筱,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2021年全国高考适应性考试(以下简称八省联考),是对新高考进行的一次预演,更是2021年新高考的方向标。本次八省联考的考试方式、命题特征、命题风格对于2021年新高考都极具参考价值。
本次八省联考中的重庆市历史学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15道,非选择题(必选题)4道。由于重庆市采用“3+1+2”的模式,故历史学科按原始分计算分数。与全国卷相比,选择题从12道增加至15道,非选择题从2道必做题+1道选做题增加为4道必做题,题量有了明显增加。
接下来,笔者将从典型试题剖析、把握高考命题新方向和新高考备考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探求更加科学有效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一、典型试题剖析
(一)与旧高考紧密结合
从选择题的题型上看,自主命题时期的重庆卷的一般会出现组合式选择题,而这一题型是近几年全国卷中不曾涉及的题型。在本次的八省联考中不仅出现了组合式选择题,而且于第1题即出现,部分考生可能因为没进入答题状态而感到不适,但若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必备的基础知识,较易解决。“武王征商”,指武王伐纣的战争;“甲子”、“辛未”体现了干支纪年法;图片中的金文考察了汉字的演变;以上信息分别对应了选项①②⑤,故选B。(见选择题1)
选择题1 下图是1976年出土的利簋及其铭文拓片。学者张政娘释其铭文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有助于研究当时的
题1图  利簋及其铭文拓片
①军事战争      ②天文历法
③土地制度      ④商品经济
⑤文字书法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此外,在今年1月8日进行的重庆市一诊考试历史试卷中也出现了组合式选择题(第12题),由此可见,在接下来的高三二轮复习中,对学生进行组合式选择题的训练是尤为必要的。但是要注意一点,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改编成组合式选择题,要把握对这一题型的训练程度。
从知识考察来看,依然关注考察核心知识与高频专题,如第3题考察佛教本土化,这一知识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高频专题。题干中的绘画题材由“割头、挖眼”的内容转变为“孝道、忠君”的道德教化,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逐渐吸收儒家思想,即迎合了本土文化,故选D。(见选择题3)
选择题3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佛教
A.改变了基本教义
B.出现了人文关怀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迎合了本土文化
再如,选择题第7题,考察“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1题考察雅典的民主政治历程等,都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与专题,笔者也不在此进行过多赘述。总之,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应该牢牢把握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记忆的遗忘性与偏差性,及时调整复习内容与进度。
(二)全国卷痕迹尚存
从考察的具体知识来看,第2题题干中通过史料描绘了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形成了一股割据势力(“田亩连于方国”、“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以此来说明当时的豪强地主在地方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在2016年全国Ⅰ卷25题中,以“汉代画像砖的农事图”的形式,考察了田庄经济的性质,即“大地主土地所有制”,而田庄经济恰好是东汉豪强地主的经济基础。两题考察的知识有极强的关联性,都涉及到了东汉时期地方问题。
从考察的题型来看,第9题以表格呈现出新中国“1959年-1963年财政支出”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不难发现,1961年以来我国的财政状况不断好转,这归结于八字方针的有效实行。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卷考察的重点内容,且多为表格题或图片题。
从考察的核心素养来看,基本上每一道题都考察了多种学科素养,例如第1题考察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14题考察了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这与全国卷的命题立意保持了高度一致。
由此可见,对历史全国卷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成果,目前依然适用重庆历史高考的备考。
二、把握新高考命题方向
(一)设置阅读障碍
在近年来的历史全国卷中,逐渐减少了学生的史料阅读障碍,无论是选择题的题干信息,还是非选择题选取的整段史料,都尽可能地减少文言文的字数,但在八省联考重庆卷中,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选择题第1题利簋上的铭文内容“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选择题第2题则直接从《后汉书》中节选了“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相等)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无论是从字数上,还是难度上,都给学生设置了阅读障碍。
当然,最为突出的当属非选择题的第16题,第一段材料,完全选取了元代脱脱编纂的《金史》一段记载,共计144字。公众号:历史悦读教研分享会
“榷场,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设卫警戒,限制出入),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五月,许宋人之请,遂各置于两界。泗州场,大定间(1161~1189),岁获五万三千四百六十七贯,承安元年(1196),增为十万七千八百九十三贯六百五十三文。宋亦岁得课四万三千贯。”
虽然这道题难度不大,但也只有读懂了这段材料,才能全面准确地答出榷场的作用,即有助于宋金间的互市贸易,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密切了宋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由此可见,在二轮复习中,不能仅仅为了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而忽视了史料阅读的训练,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史学素养,也是应该在二轮复习得到提升的能力。
(二)呈现新教材内容
非选择题17题的第一问,以薄伽丘的《十日谈》与明代的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作为史料,要求学生指出两部文学作品社会背景的共性。若从核心素养的考察角度来看,该题目以唯物史观作为线索,要求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完成对不同史料的客观分析。若从史料的选取来看,史料中“‘三言二拍’中将商人、小贩、工匠等作为小说的主角,成为当时的一种新现象。”这一句来自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五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86页的“思考点”。由此可见,自主命题时期的重庆卷会渗透“过渡性”这一特点,这就提示一线教师,尤其是面对2021年新高考的教师需要关注《中外历史纲要》等新教材,研究新教材。
(三)对开放性试题的全新阐释
2021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徐奉先、刘芃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开放性试题开发》一文中指出:“试题的开放性不是就某道试题或某类试题而言的,而是指试题的整体设计必须是开放式的而不是封闭的。开放性试题的命制不是推倒旧有的模式另起炉灶以往的一些试题形式如论述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开放的意图和设计”,本次八省联考重庆卷中的第18题和第19题恰恰体现了这一命题原则。非选择题18题,以写小论文的形式,对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以“文化价值冲突论”来解释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这一观点进行评析。实际上,这就是在传统的评析题上改编的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在论述中,首先应表达对亚当斯观点的态度(同意或片面)。然后分析解释亚当斯口中的“一般看法”形成的原因,即英国以维护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战争。接下来分析亚当斯提出“文化价值冲突论”来解释这场战争的原因。再次提出自己的看法,即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需要,最后将这三个方面整理并撰写成文;第19题,分别写出20世纪40年代和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理由,因为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也带有开放性试题的味道,但其实际上就是对世界现代史主干知识的再现。综上,不难发现,此次的开放性试题的形式比较普通,是对传统题型的再加工,加强典型例题的训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本次考试的开放性试题仍然属于常规性题型,但不排除在真正的高考中,会出现新题型的开放性试题。
三、新高考备考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在即将进行的二轮复习中,关于备考策略,笔者有如下建议:

1、明确高考方向,加强真题研究
教师首先应全面研究并总结近年来,特别是最近五年全国卷与自主命题省份试卷的高频考点,将其整理后,再对应到教材、一轮笔记的相关知识点,找到一轮复习时没有复习到的内容,或是没有深入分析的部分,而不是盲目的凭惯性经验,对学生进行模块化复习。最后还应总结出这些高频考点呈现的题目类型,用真题进行题型训练的效果远高于普通试题。
2、夯实学生基础,重抓笔头落实
所谓夯实基础,不能仅停留在一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的地毯式复习,或者采用一般默写、抽背的方式考察学生,而是应该再总结出高频考点的基础上,将相关联的考点重新整合,以带有思维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默写训练。此外,对于默写训练,可以参杂几个基础的问题,但必须要进行限时默写。很多学生平时默写过关,但是一到考场上就发挥失常,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的限时默写训练不够,才导致无法短时间内迅速作答。
3、精选模拟试题,莫搞题海战术
除了研究本次八省联考重庆卷之外,通过研究其他七套联考试题,不难发现有很多相似的考察板块,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完成其他七套联考试题,或者教师根据各省试题的比对,选择性地对学生进行测试,以便强化学生对重点板块的熟悉程度。
笔者认为,二轮复习的习题选择,应该尽量多做高考真题。当然,绝非是要学生盲目做题,或者为了做而做,而是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理解高考试题的命题立意、命题特点,相应地总结出解体技巧,同时重构已有的知识体系,使它更符合高考的命题趋势与考察方式。此外,对于各学校的自主命题,应该紧紧将高考高频考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
总之,一切研究都要以高考真题为出发点,不要搞题海战术,最终适得其反。
4、增加史料阅读,优化课时安排
由于新高考的试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史料实证素养要求较高,所以有必要大量的进行史料阅读训练,将高考材料题的材料作为史料,要求学生来分析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由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多角度进行解答,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培养史料阅读的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从高考试题所选取史料的原著中,再选取部分史料,训练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