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匣钵?匣钵对于建盏扮演着什么角色?
对于匣钵我从未陌生过,小时候见到的那些老盏大多都是在匣钵中的,那时还小,并未知晓匣钵的用处,只是见多了不足为奇。
匣钵是烧制瓷器所用的窑具之一,由一种耐火材料制成,是为了防止火焰的接触以及气体或者其他有害物质对坯体及其釉面的破坏,对建盏起着一个保护的作用,是古代至今烧制建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些年在建盏遗址处随处都可见到匣钵,对于匣钵的历史渊源,那就要追溯到晚唐五代时期,那时烧制瓷器都是以托座叠烧为主,上下相互叠加,所烧制出来的产品大多会留有支钉痕,极大的影响了瓷器的美观。
至北宋时期,随着建窑工艺的改进,人们才开始使用一种漏斗形凸底匣钵,当然最开始所用的匣钵并非是这种类型的,这不是本篇的重点,暂且不予细说。
使用匣钵后,能有效去除支钉痕带来的外观影响,但这绝对不是匣钵的主要用处,匣钵在工艺上大有来头。
首先,匣钵的结构设计就能巧妙地使建盏杜绝了与火焰、烟灰直接接触,使坯体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从而避免了建盏表面受其污染,减少了建盏的废品率。
其次,漏斗形匣钵密封性能好,不仅有利于控制氧气的进入,还能保持匣钵内的温度稳定,为建盏釉面的形成制造了良好的、稳定的气氛。
而且漏斗形匣钵按照茶碗造型“口大足小”的特点,采用底部尖的结构设计,使上下匣钵能密切贴合、叠加,甚至叠加的比托座形式更高,充分地利用了窑内的空间。
如今大多数烧窑师傅所用的匣钵在结构设计上又不同于古代的漏斗形,而是上下结构一致,均为圆形设计,不再是一盏一匣钵,一个匣钵中起码能放置几个建盏坯体,最大程度上利用了窑内空间,使得装窑更为简便牢固,大幅提升了建盏的产量。
古代的漏斗形匣钵的空间利用率完全比不上现在的匣钵,加上木柴资源有限,为了保证产量,人们才会更喜欢用现在的匣钵。
看过装窑过程的朋友们应该会发现一个细节,装窑师傅会在匣钵内预先放置一块垫饼,随后才能放入坯体,放入垫饼主要是为了防止建盏与匣钵相粘。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为了建盏的烧制而不断的探索着、研究着、改进着,那种永不放弃的工匠精神,就是我认为的建盏文化传承,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