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苏18 身处超然之台 体会人生真谛​

圃苏18 身处超然之台 体会人生真谛
尽管身在偏僻之地,少了许多热闹的应酬与交游,但苏轼就是这样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总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各种千奇百怪的新奇想法。
自熙宁七年底来到密州,到了熙宁八年(1075)秋天,时近一年,苏轼逐渐从对江南风物的留恋中摆脱出来,他这个人性格中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善于苦中作乐,善于把一切实际上并不特别美好的东西,以各种方式方法转变为美好的。
超然台,即为此中杰作。
苏轼在密州的官舍年久失修,渐显败落,于是,他便着手动工修缮,突然发现官舍的花园北侧有一处被废弃的城墙及楼台,登上去看了看,竟然还有很好的视野。
根据苏轼的记载,从这座城台上向四面望去,四至皆有景,向南为马耳山与苏轼曾祈雨的常山,向西可望见齐长城穆陵关遗址,向北可见潍河,向东可见卢山。
偶然之中得此观景平台,苏轼大喜过望,立即将消息传给苏辙,并向弟弟求一个雅致的名字。
苏辙听了哥哥的描述后,感慨于天下士子为名利奔走,为荣辱而沉浮,全力执着的忘记了来时的方向,甚至到了不自知的境地,非常可悲,若能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大境界,才能不为外物所累。
苏辙借《老子》中提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道理,荐名曰“超然台”。
(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海,嚣然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熙宁八年十一月,超然台修葺竣工,苏辙作《超然台赋》,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这段起名的缘由。其实,从这篇华丽大美的赋文中,再对照另一篇哥哥苏轼写的同题文章《超然台记》,仔细体会,你一定也会感受到二苏之间深厚的情谊,哥哥对弟弟的思念与呵护,弟弟对哥哥的理解与开导。
苏辙之所以要为这座城台起个“超然”的名字,其实就是在劝导这位一直争强好胜、口不择言的哥哥,凡事想开、超然物外,才能有更洒脱的心境与人生体验。
再看苏轼的《超然台记》,开篇即写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世间万物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只要懂得这个道理,你总会获得内心的愉悦。)
与其它文章略有不同的是,在本文中,苏轼在开宗明义之后,立刻将自己领悟到的人生道理娓娓道来,而没有先用什么借物抒情、以景咏志的笔法。
苏轼说,人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而躲避灾难?就是因为幸福让人喜悦,灾难让人悲伤。人总有无穷欲望,而可以满足这些欲望的条件却实在有限。人要是想获得愉悦,必须要放弃对美丑的执着,对物质的取舍心。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
这一段文字,从观者的角度来看,真的能感受到苏轼撰写时的心情是波澜不惊的,非常平淡。
莫非,这超然台,真的有一种让人超然于物外的魔力?
文章中,苏轼非常详细地记述了自己从杭州一路劳顿到山东来的经历,以及初到密州时的不适应。
是什么让苏轼的心境开解了呢?就是这座超然台。
他在文中描述:此台“高而安,深而明”,把官舍园圃的蔬菜摘过来,把池塘里的鱼拿过来,酿了好酒,煮了好饭来,在这城台上喝酒吃饭,何其快乐。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