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无争说木刻

1、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9-1936年是萌芽时期。代表人物:鲁迅、宿白、曹白、陈烟桥,陈铁耕、何白涛等。

第二阶段:1937-1949年是成长时期

1、1937年--1949年抗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版画。代表人物:古元、力群、江丰、彦涵、赵延年、沈柔坚等。

2、1937年--1949年国统区的版画。代表人物:蔡迪支、李桦、汪刃锋、黄永玉。

3、1937年--1950年日军侵略的沦陷区和海外版画。代表人物:李平凡。

第三阶段:1949-1966年是繁荣时期。

代表人物:李平凡、吴凡 、李焕民、古元、力群、李桦、汪刃锋、 江丰、彦涵、李桦、赵延年、沈柔坚等。

第四阶段:1976年至今是转型时期。

代表人物:李平凡、吴凡 、李焕民、古元、力群、李桦等、汪刃锋、 江丰、彦涵、李桦、沈柔坚、赵延年、徐匡、康剑飞等。

2、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开端

1933年5月1日 鲁迅先生玉照 (1881-1936)年

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是由鲁迅先生1929年在上海倡导发起的,鲁迅先生被誉为: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之父。

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的同时提倡创作版画,1929年与柔石等以“朝花社”的名义出版版画集,其中《近代木刻选集》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西方艺术家木刻版画画册,是鲁迅宣扬创作木刻版画的开始,又是向木刻青年提出创作要求的先声,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

1929年《近代木刻选集》并鲁迅先生的序言中给木刻版画释义:这放刀直杆,便是创作版画首先所必须,和绘画的不同就在以刀代笔,以木代纸或布。中国的刻图,虽是所谓“绣梓”,也早已望尘莫及,那精神,惟以铁笔刻石章者,仿佛近之。

1931年上海木刻讲习会成立鲁迅先生、讲师内山嘉吉先生与青年版画学生合影

3、鲁迅先生对木刻版画的释义和阐述:

一九二九年一月二十四日上海《朝花》週刊第八期,並同時印入《近代木刻選集》序言中鲁迅先生对创作板画,释义:所谓创作底木刻者,不模仿,不复刻,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因为是创作底,所以风韵技巧,因人不同,已和复制木刻离开,成了纯正的艺术,现今的画家,几乎是大半要试作的了。

一九二九年三月出版的《近代木刻選集》序言中鲁迅先生对复刻板画和创作板画,释义:教科书上那样的木刻,因为那是意在逼真,在精细,临刻之际,有一张图画作为底子的,既有底子,便是以刀拟笔,是依样而非独创,所以仅仅是“复刻板画”。至于“创作板画”,是并无别的粉本的,乃是画家执了铁笔,在木版上作画……自然也可以逼真,也可以精细,然而这些之外有美,有力;仔细看去,虽在复制的画幅上,总还可以看出一点“有力之美”来。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九日鲁迅先生对木刻版画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第一:是因为好玩。……原版的木刻,既不失真,又省耗费。第二:是因为简便。……木刻是无需多化钱的,只用几把刀在木头上划来划去,这也许未免说得太容易了,就如印人的刻印一样,可以成为创作,作者也由此得到创作的欢喜。印了出来,就能将同样的作品,分给别人,使许多人一样的受到创作的欢喜。总之,是比别种作法的作品,普遍性大得远了。

第三:是因为有用。……木刻原是小富家儿艺术,然而一用在刊物的装饰,文学或科学书的插画上,也就成了大家的东西,是用不着多说的。

1936年10月逝世前参观第二届版画展览鲁迅先生指导宿白、曹白等版画青年 沙飞拍摄

4、鲁迅与中国现代版画---李平凡

一、鲁迅与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中国现代版画,在我国称为:新兴版画。它是由大文豪鲁迅提倡和发展起来,距今已近60年(91年)的历史。由于鲁迅晚年为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我国版画家尊称鲁迅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导师。中国是版画历史最古老的国家曾对世界版画历史的发展有过不少有益的贡献,这是众所周知的。

鲁迅晚年提倡中国新兴版画运动,是在中国版画历史的衰退期,因此新兴版画运动可以说是中国版画的复兴运动。这个艺术运动,不是中国版画的复古,而是继承中国版画史的一场充满活力和历史空前的版画创新运动。鲁迅提倡的新兴版画,又是当时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组成部分,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了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鲜明特色。

鲁迅晚年作为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导师,在不到10年的岁月中,确实呕心沥血地为振兴中国版画,作出大量工作。在他病逝的前11天,还带病参观“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在会场和青年版画家们座谈,对新兴版画运动的发展寄以无限的期待。每当我们回忆鲁迅先生时,对他的缅怀和感激之情,就会油然而生。鲁迅提倡新兴版画运动,非常重视借鉴和研究国际版画历史的发展经验。他通过国内外友人和书店,多方面收集国外版画书刊、画册和名家版画原作。

1936年10月逝世前参观第二届版画展览鲁迅先生指导宿白、曹白等版画青年 沙飞拍摄

从1929年起,他编印了一系列国外名家版画集和有关版画出版物,为中国青年版画工作者提供学习和鉴赏的范本。鲁迅为培养青年版画家,和许多青年通信并指导版画创作,同时支援和鼓励了不少版画群体。他为了扩大中国观众的视野,举办外国版画展览会,同时又把中国版画介绍到国外去,积极促进国际版画交流,成为我国第一位举办外国版画展览会的活动家。

二、鲁迅:中日新版画交流的奠基人:中日两国版画的交流,有过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早在公元740年,我国佛教版画即传入日本。日本佛教版画、古典书籍版画插图、浮世绘版画、长崎版画等,都和中国版画有着密切关系。日本受欧洲影响兴起日本创作版画运动之后,曾对中国留学日本的文化人李叔同、丰子恺等,有过一定的影响,但是真正开展中日新版画友好交流并促进其发展和活跃起来的奠基人是鲁迅。鲁迅倡导中国新兴版画运动期间,他和友人内山完造、内山嘉吉建立的友谊,积极促进了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和中日版画的友好交流。鲁迅和内山两位兄弟,共同开创了中日两国版画交流的新历史。

鲁迅先生与内山完造等在上海合影

内山完造是上海内山书店老板,并非版画家。但他却为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协助鲁迅搞了许多工作。鲁迅在病逝前的10年间,也就是鲁迅准备和倡导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期间,十分关心当时日本已兴起的创作版画运动,对于日本版画研究界、版画出版界,以至日本普罗美术运动的动向和信息,也怀有很浓的兴趣。

内山完造帮助鲁迅收集日本众多的版画出版物和版画期刊,其中包括神户山口久吉主办的“版画之家”颁布的日本创作版画原作,和东京高见泽木版社复制的浮世绘版画。

1930年10月,鲁迅在上海举办中国首次的“西洋木刻展览会”,是和内山完造共同举办的。3年之后,1933年10月和同年12月,鲁迅在上海举办的“现代作家木刻展览会”和“俄法书籍插图展览会”,都得到内山完造的协助。1934年鲁迅编印苏联版画集《引玉集》,也是经过内山完造联系在东京洪洋社印制的。

5、新兴版画运动第一阶段:1929年到1936年是萌芽时期特点:

这个时期没有成套的版画理论,指导版画创作的人不是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而是作家鲁迅,鲁迅以通信方式给版画家的作品进行具体的指导,从创作方法到表现形式、制作技巧,都予以评讲。他教导青年版画家正确看待中外美术遗产,克服版画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创作。鲁迅的宝贵意见至今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新兴木刻是中国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美术的主力军,以艺术作为战斗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兴版画在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中成长,发展壮大的。

代表作:1935年上海木刻讲习会 李桦《怒吼吧!中国》木刻20cmx15cm

1935年,正处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弥漫在全民族中的压抑感、屈辱感以及潜藏其中的愤怒。该作品采用象征手法,刻画了一个被紧紧捆绑、双眼被蒙蔽的赤裸男人躯体形象,他似乎被剥夺了一切自由,尽管如此,只要给他一个匕首,他就能冲破束缚,奋起抗争。

作品表现出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正暗示着全民族巳经到了忍无可忍、必须要奋起怒吼和抗战的时刻了。在形式和语言上,作者并没有陷于西方现代版画的泥沼,而从该作品紧凑而明快的形象刻画、坚实而有力的线条处理以及平面化的艺术效果中,都显现出了他极强的创造力以及在木刻民族化方面的努力。《怒吼吧!中国》显示了中国新兴木刻的日益成熟。

6、新兴版画运动第二阶段:1937年到1949年是成长时期

解放区版画: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后,这时期有了全国性的组织,最早是1938年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首先揭起“抗战美术”的大旗。特别是解放区的作品吸收了民间美术的特点,创造了崭新的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艺术风格。版画形式风格的民族化,弥补了初期版画之不足,也是使版画能大规模地走向世界并获得好评的重要原因。

力群《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校景》

1938年,在抗日战争最卓绝的岁月里,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联合发出《创立缘起》,以已故中国最大的文豪鲁迅先生为名,创办了延安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人才和文艺工作者的高等学府——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校址位于延安老城北门外,1939年8月迁至桥儿沟。鲁艺在延安办学近8年,作为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与核心,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文艺人才,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代表作:延安鲁艺学生彦涵1941年根据照片创作的《彭德怀将军在前线》

徐肖冰1940年拍摄《彭德怀在百团大战》战地照片这幅照片1940年11月15日首刊于延安《八路军军政杂志》第3卷第11期。战地记者肖冰拍摄于百团大战中关家垴战斗俞沿阵地。当时,日军子弹呼啸着从彭德怀头顶飞过。他却镇定如常,泰然观察敌情,指挥作战。画面上主人公背依壕壁,手持望远镜凝神瞭望的泰然自若的神态,展现出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大智大勇、不怕牺牲的高大形象。这是一幅反映八路军高级将领战地生活的最优秀的摄影名作,也是作者最主要代表作之一。

新兴木刻运动第二阶段:1937年到1949年--国统区的版画

1947年8月上海中国全国木刻协会在《中国版画集.序言》中写到国统区木刻版画的一些情况:为着这个国家不至于还原到“无声的中国”上面去,我们“放笔直干”是时候了,而事实上,在我们的周遭社会里,由人民广泛的觉醒,那颓唐的气息已经慢慢地给赶跑了。那“无声的中国”已经变成“有声的中国”了。在这由颓唐的社会变成有活力的社会和由“无声的中国”变成“有声的中国”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并没有做到如鲁迅先生所嘉许的是“引路的先觉”,但是我们不甘心落后,也不自卑,我们继续努力去塑造出一些:表记中国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标本,不是水平线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数。(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三》) 的美术作品来......因为我们知道在黑夜里保卫中国智慧之火的,是每一个青年人、壮年人、乃至老年人共有的责任,当我们不能使用别的武器去改造社会的时候,我们就郑重的运用刻刀和木板贡献我们所能贡献的力量!

代表作:《闻一多木刻像》1946年7月15日,民主战士、著名学者闻一多在昆明发表《最后一次讲演》后被暗杀。版画家夏子颐正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他为中共地下党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闻一多先生的遇难,激起了他满腔的悲愤。于是,他夤(音吟)夜挥刀,赶刻了一幅《闻一多木刻像》,立即寄给了当时主编《中学生》杂志的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先生评价:整个画面以白描笔触组成,没有一般刻人像者所惯用的篱笆式的排线的衬阴。这种排线作风,是摹仿欧化的遗毒。而作者却纯以中国风味的线条,充分把握对象的质量感,以简练的线条,正确地找住脸部肌肉解剖。这正是融化中西技法的最高成功。因此画面的感觉是明朗、坚实、淳朴,带着浓厚的东方艺术的气魄和韵味,这一点是目下一般木刻作品所难做到的,尤其值得重视。……所以从我的眼光看来,这是子颐的一幅杰作,也可说是近年来木刻界的一幅杰作。

新兴木刻运动第二阶段特殊时期:1937年到1943年中国沦陷地区版画

中国沦陷区和海外地区的版画代表人物就是1922年生于中国天津的李文琨,1937年就学于天津画馆洋画科,有感于鲁迅先生《两地集》中:纵使他是万分平凡的人,人家也看的特别一点。在作品出版时署名为:平凡。

1979年版画家、社会活动家李平凡先生右二(1922-2011)年与古元、力群、曹白等在上海虹口公园鲁迅先生墓前合影

1942年9月出版的《平凡木刻版画》自序中所说:我拿起木板和木刻刀是从1937年开始的,教本是堂兄李文珍和他同学董化羽的几幅木刻和两本木刻书……我只能在摸索中刻木刻。……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平凡版画,这里没有生活的欢乐和欣慰,而是真实的社会和生活的影……饥饿的人群、失业者、疲劳不堪的农夫和农妇、街头巷尾的乞儿。我的信念只有一条:版画艺术不是为了粉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天津被日军占领。15岁的李平凡目睹了沦陷区人民的生活创作了56幅木刻作品。

1937年至1943年在中国天津沦陷区的版画创作是李平凡先生版画艺术初期阶段。特点:技法和造型、刀法比较简单,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要题材。


代表作:1941年时年19岁的李平凡先生创作的版画作品《农妇》原名《秋天的农妇》刻画了一名背柴草负重而前倾身躯、衣衫褴褛、面貌清癯的农妇形象,展现了日寇统治下沦陷区人民痛苦中挣扎的生活,抒发作者心中的愤怒与不平。正如,1947年2月在日本神户李平凡先生在《中国初期木刻集.序言》中写到的:这些作品里,找不到生活的愉慰、欢乐、欣喜,而是中国劳苦大众在黑暗生活之中痛苦的面影......赤裸裸的中国劳苦大众和民族解放战争前夜的现实生活。.......极其贫困、流亡、病疫和饥馑(jī jǐn)的悲惨生活。

1943年至1950年旅日期间是李平凡版画创作的第二阶段。

特点:创作题材以花卉、儿童形象为主。在技法上学习用木板水印,丰富画面表现效果。木刻刀法由粗旷多变,而逐渐转为细腻、精致。

1943年8月李平凡先生应邀赴日担任神户中华同文学校、华侨美术学校教师。在旅居日本的7年中,师从川西英先生,学习日本水印木刻技法,其创作题材与风格也随之改变。通过描绘风景、花卉和天真烂漫的儿童,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希冀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创立神户华侨新集体版画协会并任会长。1943年在日本神户李平凡先生出版的《浮萍集》记载:我们像水中的浮萍那样在海外萍水相逢,为了木刻艺术,相聚一起,共同组成神户华侨木刻研究会,后改称新集体版画协会,刻些木刻,共同勉励。我们相聚起来,不久又要相离而去,生活的坎坷道路,并不允许我们长久相聚。为了纪念我们在海外共同为木刻艺术而相聚的创作生活,各自选择了作品,献给侨胞作为我们的一个小小的纪念。


代表作:《华侨姑娘》李平凡在日本期间的主要作品 1943年44.1×33cm 黑白木刻 这幅画是李平凡旅日期间人物肖像木刻版画的变革之作,自此少年、儿童成为他人物木刻版画的主要题材,决定了他直到晚年的木刻版画人物画风格。

李平凡先生表现儿童的形象是受到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鲁迅日记》记载的《自嘲》诗: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的精神力量的感召,以儿童作为木刻版画创作题材,甘为版画创作的“孺子牛”,这也是他在侨居日本期间版画创作的原则,他的儿童题材版画是生命获得新生与希望的一种情绪的表达。正因如此,他写到要:不计个人得失,埋头工作,不知疲倦,总是那么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1945年9月15日在日本神户李平凡先生作《日本华侨集体版画协会宣言》记载:中国的日本华侨的一切文化团体,除了少数与帝国主义勾结的傀儡组织之外,都要横遭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弹压和迫害,我们眼前晃动着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枪刺,在耳朵里所爆鸣着的确实日本帝国主义屠杀良民的炮声。现在祖国抗战已经胜利,八年来中华民族的血液沸腾在全国每个地方,祖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在困苦、艰难和饥饿的生活里,仍然现出胜利的微笑,中华民族在世界的生存斗争史上刻上了惊人的一页。我们虽然知道我们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我们却有坚实的信念。我们为了发扬我们祖国新兴版画运动,希望这支海外支流能和祖国的版画运动一起,继承鲁迅遗志,做一些负有历史意义的工作。我们为了海外的华侨能够深刻理解祖国版画的时代意义,因而了解他,研究他,促进他的发展,于是我们组成了这个团体。因为想以集体力量和祖国人民的生活和解放斗争联系在一起------

1946年9月1日在日本神户李平凡先生创办了中日文版报纸《版画文化》。目的在于继承鲁迅先生促进新兴木刻遗志,促进版画艺术研究与发展,促进国际间版画交流,介绍一般版画动态。1947年1月30日在日本神户举办“中国初期版画展”、“中国抗战八年木刻展”等重要展览,编辑《中国初期版画集》向日本人民介绍中国新兴木刻,发展并推动了两国友好交流关系。李平凡使日本人民了解了中国新兴木刻,在日本版画界掀起了研究中国版画的热潮。1947年2月5日日本神户李平凡先生在《答国际新闻记者问》时指出:鲁迅寄赠给嘉吉先生不少中国木刻作品,希望在日本展出......鲁迅先生是十分重视版画国际交流的,这样可以通过版画,加强和加深国际间的了解,促使国际间友好情谊的发展,对国际和平事业有利、有益......为了继承鲁迅先生倡导的版画事业为了开展版画交流活动......我们协会要真正作为中日两国版画界民间友好交流的桥梁。

李平凡先生发展并推动了自鲁迅先生和内山嘉吉开创的中日版画艺术长期保持的友好交流关系。他的一生就是为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版画事业奔走呐喊的一生。数十年来,他在国际版画交流、中日友好、中日艺术交流上架起了一座桥梁。

7、新兴木刻运动第三阶段:1949年到1966年是繁荣时期

特点:这一时期全国木刻版画主要是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和新社会的新人新事以及带有鼓动宣传性的作品。一方面:生活中的新生事物与作者的新鲜感受和激情,为版画创作带来新的生命与活力。另一方面:由于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趋向单一而缺少丰姿多彩的审美的效应。

1950年5月李平凡先生回国之后至1976年,李平凡先生创作的第三个阶段,是创作的活跃、高峰时期,技法成熟,成就显著。

在北京、上海等多地举办画展、介绍日本水印技法,致力于推广水印木刻技法,吸引了美术学生及版画家进行水印木刻的实验与创作,改变了以往中国版画画坛以黑白木刻创作为主的局面,适应了建国后版画语境转变的需要,促进了五六十年代中国水印版画的勃兴与发展。从事美术教学、创作、研究和美术刊物编辑出版、中日美术交流工作。李平凡在致力于中外版画交流的同时,收藏了一大批国际版画作品。延续中日版画交流活动之外,他还积极开拓了与欧美、港台地区等地的版画交流互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版画界的交流与学习。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版画世界》主编、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师、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顾问等职务。

代表作:《我们要和平》 李平凡 1959年 60.5×50cm   套色木刻

1949年创作后到1959年李平凡的套色版画《我们要和平》荣获莱比锡国际版画竞赛银质奖章。整幅作品在蓝色的背景下烘托出三个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间的亲密友好,小女孩手捧一只洁白的鸽子,寄托了作者祈求世界和平的心愿。1950年到1966年,这时期李平凡的版画题材也与国内版画发展相一致由于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趋向单一而缺少丰姿多彩的审美的效应。

1966到1976年这个阶段,李平凡多次到嘉峪关、桂林等地写生,为版画创作,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素材。其速写风景画在构图、技法上都有所创新,题材丰富多样,表现了人物生动形象、色彩丰富。摒弃了1950年至1966年阶段的形式单一的儿童版画题材,其速写风景也自成一家,风格独特。

李平凡 色彩速写(1966—1976)年

8、新兴木刻运动第四阶段:1976年至今是转型时期。

特点:这一时期主要是新兴版画的转型时期,新的工具材料的广泛应用,扩大了版画品种的范围,各种表现手法的尝试,使版画突破了以写实为唯一途径的表现模式,出现运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表现方式的作品。一个时期新的制作技术的钻研和新的艺术表现方法的探索创新,才是版画家刻意追求的中心。单纯地以摹写客观事物现象的自然主义倾向的克服,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家主观创造精神以及版画本身艺术特点的充分发挥,是新时期版画前进的重要标志。

1976年至2011年是李平凡创作版画的第四个阶段技法变革时期。在技法上采用铜版印刷、绢印版画等技术,拓展了木刻版画的技术领域,儿童形象再次成为他表现的主要题材。

代表作:李平凡《瑞雪》丝网印刷

李平凡先生创作的四个时期:1937年至1943年:李平凡先生创作的初期阶段,沦陷区版画的代表。属于全国新兴木刻发展的第二阶段成长时期。1943至1950年:李平凡先生创作的发展阶段,海外版画的代表。属于全国新兴木刻发展的第二阶段木刻版画成长时期。1950年至1976年:李平凡先生创作的活跃、高峰时期。属于全国新兴木刻版画的第三阶段繁荣时期。1976年至2011年:李平凡先生创作版画的技法高峰、变革时期。属于全国新兴木刻版画的第四阶段转型时期。

9、木版画的基本步骤

一、起稿:1、把图案画成简要的线条稿或黑白稿。2、可以在用墨涂黑的板面上直接用铅笔转画画稿,也可以画在复写纸上再拷贝在版上。3、注意印刷出的画面与版面是方向相反的,要因画面内容而考虑版向的问题。

二、刻制:1、由于版上涂了墨色,每刻一刀都能清楚的显示刻作效果。2、刻作时先以三角刀刻出木板画面上的轮廓边缘线,再交替结合使用圆刀,逐步刻出亮面。

三、上墨:把油墨,用勺子盛少许置于平底盛器上,再以油滚来回滚动使油墨均匀地粘于油滚上,以便在版上均匀滚墨。注意要使版上的所有凸起部位都沾上油墨。

四、磨印:1、把纸对准版面(为使纸与版固定位置,可使用夹子等)。2、用木蘑菇或瓶盖摩擦拓印。

五、完成:1、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开看一看,如没有印实,可以局部补上油墨,继续磨压,直到满意为止。2、注意在局部滚油墨时不能移动纸张。

10、刀法:

1、刀法与造型:黑白木刻是减法的艺术,这就决定刻版时要准确的刻出物体的造型和结构。如果没有全面考虑,就很难顺利完成作品,因为木刻所特有的美是靠刚劲有力的刀痕来体现画面的。

2、刀法的表现:要表现的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而每个人对客观事物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也不应该用统一的方法表现各种事物。以各种刀法的疏密深浅、轻重缓急显现多种多样的点、线、面,在对客观形象的感知基础上对诸多因素进行调度、整理把刀痕组织在一起从而产生丰富的视觉美感。

3、刀法的群组性:作品的整体关系是由若干局部的关系组成,每个局部的刀法组织都要以整体关系为原则,相互依赖而不是相互排斥。如果没有这种整体要求,再好的局部也是无用的。

4、运刀与痕迹:刀法通过各种交叉组合就会产生变化的艺术效果,刀具的应用和刀法的组织可以根据创作意图和经验进行操作。

⑴、用刀的中锋刻入木板向前推,线条两侧整齐鲜明,给人清晰鲜明感。

⑵、运刀采用进退方式,产生线条凝重浑厚。刀具向一边偏倒行进,线条一侧光滑一侧粗糙,产生空间感。

⑶、平刀的刀锋贴在木板上由浅入深推进,刻出的线条是由黑过度到白,呈现出粗犷的特殊韵味。平刀刻板产生薄如蝉翼的透明感。

⑷、圆刀、平刀左右摇摆向前“之”字推进,连续平行形成点组成的面。提顿痕迹会更多变化。刻坚硬木料、破坏纤维形成斑驳的灰色调,隐藏刀锋显得含蓄厚重。

美术评论家齐凤阁先生评价李平凡先生:“继鲁迅之后,在中日版画交流中贡献突出,成绩卓著者,当属李平凡先生”。

转载本文请注明本文来自刘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87371-1259590.html

(0)

相关推荐

  • 他不仅仅是大文豪,还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的奠基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木刻的国家.大约在十四世纪的时候木刻传到了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西方木刻与油画雕塑一样有了大发展,在几百年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西方的木刻版画大多是用于复制和保存图像或是书籍插图,但到 ...

  • 鲁迅于文学之外的“第二战场”——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很多艺术家已不再画木刻版画,这一艺术形式似乎已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在大半个世纪前,木刻版画作为一种新兴艺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价值在当时是以往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可比拟的. 2 ...

  • 版画先驱丨李桦: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主将的风骨伟范

    李桦肖像(版画) 王炜 李桦:风骨伟范 王 炜 李桦(1907-1994),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主将,他与鲁迅通信多达六十余封.1934年李桦创办"现代版画会"并主编<现代版画 ...

  • 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

    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 孟祥远 鲁迅与木刻青年的合影.1931年8月22日摄于上海,左起:钟步卿.邓启凡.苗勃然.乐以钧 (一)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版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 ...

  • 鲁迅生前最后的留影里,有他的身影

    陈烟桥是鲁迅先生领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第一批积极实践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新兴木刻大师. 今年恰逢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以及陈烟桥先生诞辰110周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美术家协 ...

  • 与世无争(七)

    [阅读贴士] 作者:莫世安 编辑:小   野 配图:网   络 房门打开,里面的几人一愣,但是看到为首的王少斌,几人也没见怪,但是看到身后跟随着吴争的身影,王永有些错愕道:"少斌,你越来越不 ...

  • 【艺坛名家】——杨海林剪纸、木刻版画及国画作品展

    艺术家介绍 杨 海 林 剪 纸 书 画 作 品 ▲ 长卷剪纸作品<迎亲图>(欧阳中石为作品题名) ▲ 长卷<百牛图>局部展示 ▲ 木刻版画<濃情相伴幸福一生>(50 ...

  • 与世无争(八)

    [阅读贴士] 作者:莫世安 编辑:小   野 配图:网   络 吴争是被一阵阵的手机铃声吵醒的,旁边的王永还在睡着,看着手机上的时间是夜里三点多,吴争以为自己喝多了睡糊涂了.   接起电话传来的是奶奶 ...

  • 有一种智慧,叫做与世无争

    这世间有无数种智慧.有一种智慧叫坚持,有一种智慧叫忍耐,有一种智慧叫放弃,有一种智慧叫宽容,等等.然而,还有一种智慧,叫做与世无争. 我们的生活处处需要智慧,处处也充满着智慧,人要想生活越过越好,烦恼 ...

  • 王者荣耀真的有佛系玩家?几千场一个王者印记,是菜还是与世无争

    问大家一个问题,王者荣耀属于竞技游戏还是社交游戏? 可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玩家,都会说王者荣耀是一款竞技游戏,因为王者荣耀中拥有竞技游戏中通用的排位赛模式,以及自创的巅峰赛模式,而且王者荣耀的游戏初期, ...

  • 与世无争(九)

    [阅读贴士] 作者:莫世安 编辑:小   野 配图:网   络 王永:"我们都在青岛工作,从认识到现在两年多了." 奶奶:"那差不多了,从他一开始假期去青岛打工到如今三个 ...

  • 与世无争(六)

    [阅读贴士] 作者:莫世安 编辑:小   野 配图:网   络 吴争到达绥化已经是傍晚,看着熟悉的院落和昏黄的灯火,内心涌动着无与伦比的激动,这个小院陪伴了他十七八个春春夏秋冬,更见证了他的成长.   ...

  • 朝侯小子残石 这笔墨与世无争的...

    朝侯小子残石 这笔墨与世无争的...

  • 与世无争(五)

    [阅读贴士] 作者:莫世安 编辑:小   野 配图:网   络 第二天天气竟是出奇的好,两人五愉快的玩了一整天,晚上回到民宿时,两位老人已经准备好了饭菜.虽然饭菜很香,但是吴争就想赶紧睡觉,这一天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