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泉州新型城镇化规划之我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泉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2014-2018年规划》有几个特点更鲜明:一是突出了改革份量,把改革作为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旋律;二是初步建立了一套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三是明确了规划期的基本任务;四是提出了规划实施的措施保障。
在国家统计局,城镇化和城市化是一个概念,不能把新型城镇化理解成农村的城镇化。从国家规划层面上说,现在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2亿多流动农民怎么在城市安家落户。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推进新型城镇的建设,另一个是把大城市群做起来,让在大城市的农民能真正安得下来。大家知道,《规划》出来后,京津冀先行一步,长三角和珠三角也将进行规划和整合,这三个城市群都是国家这一轮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承载体,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同时解决农村人口的转移问题,这是相一致的。
下面,就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加大推进环湾中心城市建设谈四点思考。
一、关于新型城镇化规划期的“一批复”、“两规划”的衔接统一问题。以前国家做的城市规划一般都是10年20年的,没有做6年期的,扣掉一年之后只有5年。所以这一轮新型城镇化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是具有短期的特点。可能是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性、政策性问题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新型城镇化的试点经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解决城镇化突出矛盾后,还得作出新的部署。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到了45%至70%之间,这个阶段决定了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今后百年间的国家竞争力和城市的百年发展的基础。在5年这么短的周期里,泉州新型城镇化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这里面,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如何与省政府批复泉州“980”和“2980”城市建设规划,以及泉州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环湾城市规划相统一和衔接,由谁来执行?是发改委来执行新型城镇化规划?规划局和住建局来执行泉州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环湾城市规划?如果各管各的,各自为政,容易造成混乱。因此,在这么短的周期内,如何实现“一批复”与“两规划”的衔接和统一值得商榷和思考。
二、关于泉州新型城镇化规划面临的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问题。经过30多年的发展,泉州城市发展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个十字路口。大家知道,30多年的发展,泉州城市已经从县域经济走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从半小时城市群、组团式城市群走到了大城市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从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走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大的城市的历史新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22个城市,泉州是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从落后的消费型城市走到了制造业的大市和福建省城镇化最成熟的设区市的历史新阶段;从两岸的城市比较来看,已经走到了福建跟台湾对比城市发展竞争力的历史新阶段。两岸经济的竞争,核心是城市的竞争。照道理说,福建三个中心城市,福州对台北,泉州对台中或台南,厦门对高雄,才能体现赶超和比拼。福建经济竞争力要超越台湾,特别是今后怎么样超?城市是核心。所以,我认为泉州的城市发展走到了一个历史新阶段,怎么定位非常重要?何去何从影响重大?把握不好的话,将面临“城市的边缘化,产业的空心化,港口的衰落化”,对泉州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泉州在规划中不应把自己的发展只定位在作为制造业的加工基地,而要重视创新引领,重视从泉州制造到泉州“智造”的提升,重视科技、人才、物流、港口、贸易、金融、跨境电商、高端服务业及企业总部的建设。因此,在这个历史阶段泉州自己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被边缘化,这是个现实问题。那么,泉州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解决这一历史课题呢?我想:一是要坚定地推进省政府批准的“980”和“2980”这个大城市的建设。进而推进和做好城乡一体化建设,把新型城镇建设带起来,把山区带起来,用公共设施建设来辐射县城,辐射新的城镇,辐射农村和边远山区。二是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解决主要矛盾。我的看法是,还是要把“980”泉州大城市核心区先做起来,把“2980”大城市框架真正建立起来。有了一个350万至400万人口的大城市,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经济竞争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的大城市,泉州就不会被边缘化。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个问题,散掉了资金,散掉了力量,把财力物力“撒胡椒面”一样地撒掉了,就容易造成边缘化这个问题。特别是不能出现各建各的,没有形成一个核心的大城市。否则就没有办法与其它城市竞争的。总之,要把握泉州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防止城市边缘化,防止城市失去宝贵的历史发展机遇。
三、关于新型城镇化规划要重视解决新的课题。一是规划空间要有新布局。新型城镇化规划要研究解决好这个规划空间布局的问题。就人口的布局,现在城镇化率是61.6%,再用5年的时间达到68.5%。现在已经514.98万人口,中心城市在省政府批准的“980平方公里”、“298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里面已经有近400万人口,然后再把县城、镇加起来,基本上达到70%的城镇化率,在全国已经是走在前列了。不能把泉州所有的人口都百分百的城镇化,还得要生态,还得要保留农村,还得留一部分人在农村。我觉得按照350万到400万的人口来规划建设环湾中心城市,把中心城市和两翼的产业、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布局和规划好,把城市建成宜居城市,人才才留得住,没有大的城市空间,没有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聚集,人才是留不住的。二是产业结构要有新提升。就产业的布局,要重视传统制造业这一“传家宝”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要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解决新一轮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把沿海现有农村建设用地调整作为城市和科技产业用地,规划发展高新科技园区、新型科学园区、重大科技项目园区,强化“智能”制造,推进泉州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转变。三是港口建设要有新跨越。就港口的部局,要紧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历史机遇,适应大深水港口、大船舶时代来临的趋势,下决心开发斗尾深水良港,规划建设停泊1.8万TEU的深水港口,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同时,重视大港湾新机场和航空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四是管理要有新体制。要贯穿改革这条主线,要以改革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如重视加快推进新一轮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人口管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城镇社会治理等。如现在正在推进的安溪县城两翼的建设,这两翼试点镇都可以规划发展成县的新卫星城市,县可以发展成为县级市,这都需要有一些新的改革举措。五是城镇建设资金要有新突破。在后土地经济时代,面临的是整个经济下行的压力,如何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可以向上争取发城市债;可以探索人民的城市人民建的新路子,发动海内外泉州人参与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探索和培育新的地方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也可以把国投公司运作上市,利用社会资本;还可以采取PPP、PPN、股权融资等办法筹资等。六是城镇规划建设要有新品质。要提升规划的档次,特别是抓紧成立泉州环湾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高品位地推动环湾中心城区建设,县城和镇的规划建设要做到50年以上不落伍,同时,在试点的基础上稳妥推进,防止急功近利。
四、关于新型城镇化规划当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细化完善规划内容。规划内容可再进一步细化和更实在一些,指标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让它跟规划目标更贴近些。
(二)保护好泉州城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文化的角度,一定要保护好传统古民居、古村落、古遗址,保留住泉州城镇的历史文脉。
(三)彰显闽南的建筑风格。我们有传统的闽南建筑街区,但在现代闽南建筑风格上,我们还是没有突破,在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没有过度带,新的城市建筑看不出闽南风貌,这个问题一定要在这一轮规划中予以重视。
(四)解决好先地下后地上的问题。我们不是没有遇到这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一直很突出。比如水头镇建设,体量那么大,地下配套基础设施没跟上,存在诸多隐患和更大的资金浪费。
(五)重视交通网络的建设。一是争取324国道改线。现在一天近10万辆的车直接从中心市区穿行而过,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噪音,这个问题不解决今后还会越来越严重,所以要抓紧规划把进入中心市区的324国道改线,改从中心城区的外围通过。二是从崇武到石狮的环湾沿海大道要抓紧提升。明年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之后,与之相适应的,应是高标准建设和提升环泉州湾沿海大道,起码要建一个比厦门环岛路更高品质的环湾大道,这样环湾城市的新形象就出来了。三是从绕城高速到泉州中心环湾作为一个大城市来布局交通网络。要进一步规划环湾城市“2980”当中的路网,形成“980”、“2980”之间畅顺的交通路网。
(六)重视发展邮轮业,推动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可在秀涂人工岛或崇武规划建设邮轮码头,开通台湾、澎湖、东亚、东南亚等地的邮轮航线。今后条件成熟,还可开通中东、欧洲航线,使泉州真正成为“东亚文化之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七)重视泉州湾的清淤。现在泉州湾的淤积比较严重,在退潮的时候,在泉州湾口和洛阳江口看到是一大片黑黑的滩涂,不是蓝蓝的泉州湾,严重影响了潮汐动力,要通过实施泉州湾口清淤工程,打造蓝蓝的泉州湾。
(作者:泉州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