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角度理解禅的含义

【禅,说文解字诂林】

禅,形声字,从示,单声。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祭天之意。

从禅的演变字形来看,没有找到更古老的写法。

甚至可以说,禅的写法从说文开始的。

朱骏声对于字形的解释说,禅的意思,之前写作壇和襢,

不过,到了许慎的说文解字,只用了禅的写法。

这个和文字的形声字特征有关系。

中文的口语中,以声传义,于是就用了相同发音的更简单的字形,

来表达相同的含义:就是祭天。

在古文献中,禅(古音同壇),除了祭天的含义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含义:禅让,或者封禅。

祭天其实好理解,比如今天北京的坛庙文化中的天坛,地坛等,

(壇简化字为坛)

禅让制和封禅也好理解,

就是帝王让位给贤者,即孔子说的: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封禅,就是去泰山封禅,希望得到上天的护佑。

这两个含义,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都和王位有关。

受禅,禅让,自不必说,就是在位帝王传位给下一个继承者。

封禅,也是帝王为主事参与的一个祭祀仪式。

第二:看似和普通人无关。

实际上,和普通黎民也有关系。

大学中说: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所以,这个受禅和封禅的君王肯定跟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关系。

根据这两个共同特点,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后来禅的用法。

【禅宗和禅】

随着佛教的引入,尤其是禅宗,

禅的概念逐渐形成。

佛教开始来自于外部,

在落地的过程中肯定需要找合适的词汇介绍,

在佛经中,有几个地方说到了一个高级的修行状态;

暂可称之为:禅那。

比如:【相应部4.25经】【相应部2.7经】,都具体地提到,

禅那是佛陀他个人独特发明出来的,被他发现出来的。

然后在【法句经181经】,说禅那是一个如此独特的修行方法,

就连天神都不能够了知。

【相应部7.18经】,甚至跟我们讲禅那,

它的本质是连大梵天,也就是诸天的天神,

诸天里面最高的天神,他都没有办法了知的。

这个禅那,它是被隐藏起来,

所以那个大梵天的眼睛,是看不见它的。

他用很多很多不同的角度,

来说明佛陀他所教的那个禅那,它是如此的独特。

简单的来讲,禅那就是你尽量心无旁骛的在修学向解脱。

这样子的这个技巧,它是可以在任何的姿势,任何的活动当中进行的,

让你发生的动作都能够做这样子的伎俩。

我讲这个话,我做这个动作,它能不能够帮助内在的平安。

讲这样子的话,做这样的动作,起这样的念头,

它能不能够帮助我的心跟欲的关系,

在更进一步的弱化、切断。

知乎网站朱倍贤

【禅,文字演变】

禅那巴利语jhàna的音译。

或者为了更好把jhàna的含义解释清楚,

于是就借用了禅的字形,

从此之后,禅,禅修,禅坐,打禅,禅定,禅机,参禅等等,

相继产生。

而且都跟佛教的修行相关。

那么jhàna是什么含义呢?

ßârammaõåpanijjhànato paccanãkajhàpanato và jhànaü.û

“专注所缘故,或烧毁敌对法故为禅那。”(Vm.75)

禅那通常依禅支(jhànaïga)分为四种,

即:

1. 初禅(pañhamajhàna),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和一境性;

2. 第二禅(dutiyajhàna),有三个禅支:喜、乐和一境性;

3. 第三禅(tatiyajhàna),有两个禅支:乐和一境性;

4. 第四禅(catutthajhàna),有两个禅支:舍和一境性。

《清净道论》

这也是四禅八定的来历。

那么,禅的本意和佛教当中的说法有何关系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读音的关联。

原来的发音是壇,后来的发音是蝉,属于叠韵。

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再者我们来看看禅的两个特点:

第一,和王位相关。

第二,看似和普通人无关。

和王位相关,说的是只有一个人可以得到禅,

我们来看一下佛陀的衣钵继承者有几个,是谁?

达摩的衣钵继承者有几个,是谁?

六祖的衣钵继承者有几个,是谁?
修行的有很多人,但是真正得到的能有几个?

虽然看似和普通人无关,

但是如果普通人都不努力,都不修行,

又有谁可以得到呢?

所以,佛教到了中国又本地化,

又提出了生活禅的说法。

从此,禅的概念不只是佛教的专利,

反而跟每个人都有了联系。

本来,感悟无处不在,

天时地利人和,相应了,同频了,自然而然,就会发生。

兴许,得来不废吹灰之力。

如果没有相应,就算一生,也是枉费。

故,禅机无处不在,

就看你是否准备好了。

【拈花】

相关链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解析

【文耕不染】也说泰山封禅

冈仁波齐与藏族生活中的佛教

邓石如篆书心经

学习中国经典,用意何在?

文耕学堂2021年亲子禅修冬令营招募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