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 | 看中国租赁排头兵上海如何做榜样

如果说2017年是中国租赁市场元年,那上海的租赁则首当其冲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据上海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上海常住人口达2418.3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972.69万人,占比40.22%。这是近年来,上海外来人口占比持续第四年下降。这背后,折射的是上海对人才吸引力下降的问题,而不断高企的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则是其更深层的原因。

针对这一问题,从住房保障上,发展租赁市场,使人才住有所居是其中一个解决办法。而上海政府在过去的一年中,从制度保障、政策落地、土地供应等多方面,保障和发展租赁住房市场,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面对租赁需求,上海做了哪些事?

一、顶层设计保障

早在九部委公布租赁试点城市之前,上海便在“十三五”规划中提早报数,计划新增各类住房12750万平米,其中市场化住房8250万平米,呈现百分之五十对五十的分水岭,商品住宅约占4000万平米,租赁住宅占4250万平米,按每套60平米计算,也就是大约提供70万套租赁住房。

在2017年8月提出的《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显示,为了留住人才,满足住房需求,张江新增住宅建筑面积约920万平方米,其中超过96.7%的新增住宅建筑面积规划为租赁住宅,规划面积高达890万㎡。“只租不售”新住宅用地的增加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张江科创人才住房的压力。

二、租赁政策护航

除了“十三五”及张江科学城规划外,2017年9月15日,上海还推出了落地性的租赁新政《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新政在多方面做了详细说明。

1、 多供应主体重点强调了发挥国资国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2、 供应渠道方面涵盖了包括新建、商改租、产业园和集体用地等多渠道建设租赁住房;

3、 金融支持方面将拓宽租赁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推进REITs试点;

4、 监管方面则强调规范经营主体,建立统一的租赁平台等。

新政在时效性、落地性、可行性等多方面都走到了全国前列。

在2018年1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报告里提到,上海将加大租赁房建设力度,支持专业化、机构化的代理经租企业发展,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2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9万套,建立住房租赁服务平台,落实相应的公共服务。系统推进大型居住社区配套建设,新增供应5.5万套各类保障房,完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标准,确保保障房应保尽保。

三、土地供应落实

土地供应方面,全国共推出44块租赁用地,上海有29块,总规划建面达180.96万㎡,在全国范围内力度最大。若以60㎡一套估算,约可供应3万套租赁住房。其中,上海地产集团拿到其中的10块用地,规划建面达71.67万㎡,合约1.2万套租赁住房。

其实,更早在2016年中「沪九条」调控政策发布后,上海出让的非远郊住宅用地均有15%自持面积的要求,累计也近60万㎡,而碧桂园、中海和金地此类土地存量最多,未来这些土地也将成为租赁住房的重要用地来源。

完成上述布局后,还需解决哪些问题?

首先,土地供应量不足

十三五计划提供70万套租赁住房,目前已拍出2.4万套纯租赁房源。目前,上海的租赁用地供应结构如下图:

未来国企用地还包括有:上海地产2万套,申通集团3.3万套,城投集团5万套,光明地产约7-8万套,约占上海市场21%;

区属国企商办转性用地:各区200-600万平方米,约占19%;

存量商办转性:现有301个类住宅项目,约占21%;

其余约四成供应都需要由公开市场新增租赁用地来解决,从现有供地计划来看,土地供应压力不小。

其次,产品错配的问题

一方面体现在区位的错配:

租房与买房不同,买房一般碍于支付能力可以接受有潜力的远郊区域,以期未来的发展,而租赁是即时需求,通常是“就近原则”,多选择城市中心、配套成熟或园区周边。而现有的品牌公寓产品多集中在外围区域,在上海已拍出的租赁用地中,有数块位于外环及外环以外的远郊区域,如位于宝山罗店、浦东周浦、松江工业区、青浦盈浦、以及崇明长兴岛等区域的地块。这些区域的交通、商业、医疗等配套不足,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

另一方面,结构的错配:

我在1月3号的“丁祖昱评楼市”的发布会上说过,目前租赁市场存在结构错配的问题,中低端需求旺盛,产品却供不应求,高端产品是供大于求。

从现有新增租赁项目来看,未来多为市场化操作,政府没有限价,定位偏高端。上海高端租赁客户分三类人群:第一类是外来高级管理者;第二类是学区房的需求群体;第三类是想选择更好的居住条件的群体。高端客群基数有限,同时,这类需求多数由高端社区的个人房源及高端服务式公寓来满足。单一依靠这类产品解决租赁恐不现实。

结论

租赁市场还要以存量为主

租赁住房主要还是需要通过企业手上过去的存量地块为主来供应,包括:

1. 区属国企商办用地:目前各区均有一些不能销售的商办用地,也正在转性成为租赁用地;

2. 产业园配套用地:产业园应利用好现有规划条件直面广大园区从业者,按15%配比做足各档次公寓。类似张江科技园区这种大型产业园区建议从中低端、中端、中高端全覆盖, 从蓝领、白领、金领到人才公寓将租赁住宅产品线合理配置。

3. 大学城配套用地:可以建成租赁住房,定向为毕业1-2年内的大学毕业生提供限价租赁住房,以解决其刚刚踏入社会时居住成本的压力,提高人才吸附力。

4. 存量商业用地: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积率不变,土地用途调整为租赁住宅用地。

租赁市场还要以个人供应为主

其次,从供应端来看,我国机构房源渗透率不足5%,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租赁住宅的绝大多数还需要依靠个人房源来解决。这方面如何保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是税收减免,个税抵房租等方式,刺激个人房源的供给,例如未来若有房地产税出台,可以以租赁税收抵扣等;

二是完善信用体系,通过房东、租户双向信用体系管理,解决双方后顾之忧;

三是搭建租赁平台,完善租赁备案,进一步健全租赁住宅平台管理,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租赁市场还要以市场化为主

另外,土地供应市场化,尤其是远郊用地,基础设施相对欠缺,交通不便的土地不适合进入租赁市场,因此建议应马上停止无效供地,如若有出让需求,也建议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最后,租赁市场,未来既不可能以公益形式赔本出租,又不能光靠政府长期补贴实现企业变相盈利,一定要以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为主,只有市场化运作的企业,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租赁产品的优劣势,以实现改进。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