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落户昆明,完全因为2011年的大学毕业旅行。跟当时的男友一起过来玩,就因为好天气爱上了这座城市。毕业正面临着找工作,去哪座城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他是广州人,我是苏州人,跟谁走都很难说服对方父母,所以干脆就留在昆明找工作,定居下来。他去了一家航空公司,我去了可口可乐。
被访人丨呆呆同学
写作者丨yoyo
2012年结婚后,我们开始考虑买房。我们家的第一套房在广福路边上,当时两人跑到广福路那一片,第一印象就是荒芜,除了房价便宜毫无优点。第一次买房没什么经验,觉得价格在能力范围内,就没有再跑去其他区域,下手买了一套三房,7000多一平。需要提一句的是,我们买的这第一套房是套塔楼。当时买房没想太多,因为昆明的天气不像江南,大家对朝向没有这么讲究,所以新盘里塔楼也挺常规的。交房的那一天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那是2014年初,我们并不是并不是因为终于结束了快三年的租房生活而激动,而是因为塔楼的得房率比预想的小太多了。我们带着装修公司一起去的新房,看到毛坯房的时候傻眼了,这么小,怎么住!我们买的还是135平的三房呐!一旁的设计师安慰我们说已经很大了。可能是我和老公住惯了板楼第一次看到塔楼的公摊这么费面积,当时我们就暗下决心,要买第二套房,而且绝不要塔楼了。2014年国庆节我们搬进了新家,2015年开始,小区自带的商圈配套开始起来了。楼下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都陆续开学了。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孩子,根本不在乎什么学区房。等我们有了孩子以后才知道学区房是多么的重要,也幸亏我们误打误撞买了这套学区房, 因为2015年下半年我怀孕了。直到2016年下半年,整整一年中我们都沉浸在生孩子的喜悦中根本无暇顾及楼市如何。这期间,我还在2016年年初陪朋友去看过房子,当时昆明的房价处于低迷状态,而我完全忘了自己要买二套房的事,如果那时候就买起码可以省下20-30万。2017年过完年,我公公特意过来叮嘱我们说,要买二套房的今年可以买了,再不买一年又白干。那时我们才恍然觉悟是该买二套房了,于是从2017年四月份开始到处看房子,新房、二手房都看。广福路周边很多房企都来抢地,使得广福路沿线一带房价急剧上涨,从年前的八九千到涨到年后的一万二三。这时候才觉得没在2016年低迷期买房是最大的失误,因为那时我们两个工作单位都不错,一起贷公积金可以贷出80万,加上自己手头有一些存款,完全可以不用商贷。可是在2017年买房,生完孩子后因为双方家长都没退休,我辞职在家带娃。老公一个人的公积金只能贷40万了。选来选去,我们把第二套房选在了发展比较落后的东市区,那里靠山,旁边有个东白沙河,可以说是依山傍水,环境很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发展稍微滞后,没有像样的商业,公共交通也相对不方便。我们看中的是一个尾盘准现房,总高六层,一梯两户的南北通透小洋房,买下的是最后一套位于二楼的四室两厅。2017年的6月签合同付首付那天,我还和开发商讨价还价抹零头,以合同备案价拿了下属于我们的第二套房。这套房买完的一两个月后,昆明市就发布了未来四年要大力发展东白沙河片区,打造高端人居片区的新闻,那未来我们担心的生活配套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这之后,中海就在东白沙河片区以12000的楼面价拿了一块地,创2017年楼市最高。除了中海,美的和碧桂园也在那布局了项目。2018年,我自己也踏入了房地产行业,心里憧憬着能在2018年以员工价再买一套房子。可就在昆明房价不停高涨的时候,限购政策出台了。广福路片区新房未满三年不得二手交易,二套房首付比例从30%提升至45%,公积金贷款从个人最高可贷40万降至30万,夫妻双方公积金可贷最高从80万降至50万,公积金还清了两年内不再受理,银行认贷,第三套房不再放贷,这些政策对二套房的打击非常大。我很庆幸在2017年完成了二套房的购置,因为按照2018年的政策,首付比例提升了,公积金额度降低了,三套房更是除了全款想都别想。
自己入行后,对楼市的动向更加关注了。现在我家两套房子月供一共4000多元,压力不大。我计划着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之间入手一套小户型。目前第一套房相比购入价格已经翻了一倍,每平可以卖14000。第二套房价格也涨了,不过拿到以后一直没有装修,也没有出租,我打算等旁边的明通小学建好以后,再把房子卖了。因为昆明的二手房只要有学区都好卖,有学区价格也卖得上。等东山区的洋房卖掉以后,我们打算去滇池边的南市区买一套别墅,早日实现有天有地的居住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