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文学如初恋
作者:没羽箭,知音情感故事写作训练营8期,复训营5期学员。
壹
2021年4月,全网被一封《致谢信》温暖刷屏,感动了无数网友,也感动着我。感动我的不单单是黄国平的那封《致谢信》,还有我自己。
谁不是这样辛苦的一路走来?只是,有的苦,能看见回报,而有的苦,分明就是让人欲罢不能,个中滋味唯有自己才能品尝,比如说,此时此刻的我。
我也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忆苦思甜的作品送到您面前。
三十三载文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文章才第一次获奖,激动的心情还在心尖汹涌澎湃,弹指一挥间,已是三十多年云和路。
我叫张清,笔名没羽箭。笔名来源于《水浒传》里的张清,他的绰号就叫没羽箭。当然,我更喜欢张清手里的石子儿,虽然不是箭,堪比箭厉害。
我希望我手里的笔也能成为“箭”,嫉恶如仇,扶弱济贫,“嗖嗖嗖”扔出去铿锵有力,郑地有声。
贰
1970年,我出生在贵州东部的一个小山村。初中毕业后,我做了一件后悔终生的事,放弃了做代课老师的机会,独自跟随劳务输出的滚滚大潮,来到江南的一个小镇打工。
但从小热爱文学的我,即便在厂里黑白颠倒的昏暗日子里,依然喜欢写日记,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一记在日记本上。
1990年我结婚了,先生是江南本地人,当时开了一家小超市,外加电器维修,赚得不多,但相对稳定。一年后我们有了女儿,因为多了一个人口,我们拼命工作,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
为了能给女儿更好的照顾和教育,待到女儿6个月,我毅然辞去厂里的三班倒,只身到省城的美发学院学了理发技术。
两个月后,我回到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刚开始生意很清淡,我就利用空闲写作,写随笔、散文、甚至小说。盲目地参加一些征文活动,同时也试着投稿。
1991年4月,我的文章第一次荣获“路遥青年文学”纪念奖,我激动万分。紧接着我的处女作《我与晨昏约会》见报,发表在《江阴日报》上,我拿着45元的稿费心花怒。
那一次,算是一个里程碑,也让我明白了“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
2004年,工商银行举办征文活动,我在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去领奖的情景,当我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装有1500元奖金的信封,和一块写有“二等奖”三个烫金大字的奖牌时,内心是无法言说的欢愉。
心里正乐着,一抬眼就看到了先生,他已经退到银行外面,那张在阳光下油光锃亮的脸上,一双小眼睛眯着,一眨不眨地望向我出来的地方。我鼻子一酸,眼泪就在此时毫无征兆地夺眶而出。
先生慌了神,急忙向前一步一把搂住我,紧张地问我怎么了?我说不出话来,只有眼泪一直在流淌。先生见我不语,轻轻问道:“是不是没有奖金?没有也没关系呀,能拿到奖品已经不错了,有几个女子能及你?又要做生意还要写文章?”
他不说还好,听他这么一说,我哭得更厉害了,我由刚开始的无声哭泣到低声呜咽,一味地、放任地哭得稀里哗啦。
多年来的创作之路,就如此时脸上的泪水,没有直线可言,那些忙碌的日日夜夜,都在此刻如电影般回放,在脑海中一幕幕闪过。
过了许久,我终于止住抽泣,抬起泪脸笑着对他说:“我拿到了1500元奖金!”“傻瓜,拿到这么多奖金还哭成这样?”先生嗔怪地替我擦去脸上的泪水,眼里却溢满浓浓爱意。
我像个孩子,在他怀里蹭啊蹭,把鼻涕和眼泪肆无忌惮地抹在他的衣服上,也不顾旁人因同情他而向我投来嫌弃的目光。
获得1500元奖金之后,我写作的热情更加高涨,但要想靠写作来改善生活,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经济的薄弱依然没有得到改变,毕竟,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家里的开支、车子房子,统统都需要票子去换取,我和先生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赚钱。渐渐的,属于我的写作时间越来越少。
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获奖作品越来越多,如《我与桑树再见时》荣获江阴市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江潮起”征文一等奖;《霞光之中的扫路人》、《我们家的那年那月》、《来世我疼您》、《霞光中的扫路人》和《一根“巨藤”串起的珍珠》、《我的父母亲》、《江阴我们的梦幻家园》等等分别在各类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更多的优秀奖和纪念奖,塞了满满一抽屉。
在写散文和随笔的同时,我开始着手长篇创作,我有个梦想,这辈子我一定要出一本书!
2006年到2007年间,我以我的大徒弟为原型,创作出长篇小说《爱在剧终后》的初稿,但不幸的是,就在2007年6月19日这天,我们家被盗了,连同书稿一起。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大早,我把提前煮好的粽子从锅中捞起来,装进袋子准备带到店里去分发给徒弟们,等我再去书房拿包和电脑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我发现我的包被翻了个底朝天,皮夹里的钱和银行卡没了,连硬币也被一分不剩。放在书房充电的智能手机、手提电脑,还有桌上的数码相机和一台军用望远镜不翼而飞,手机卡被扔地上,插在电脑上的U盘也不见了。
更要命的是,因为电脑一次又一次的罢工,先生再次维修好之后,全部文档我就没作备份。U盘平时我用一根漂亮的绳子挂在胸前,以为这样就可以不用跟它分离,压根没想过有一天它会以这样的方式离我而去。
好在警察办案神速,四天后就把盗窃犯捉拿归案,我很激动,以为一切都只是噩梦一场,谁曾想,别的东西都失而复得,唯有U盘,被窃贼不知忘在了哪个网吧,以致我彻底失去了它。
生活的苦尚且还能克服,精神食粮的丢失,犹如灵魂被掏空一般。于是,我发誓不再写作,但是,要想放弃一生的挚爱谈何容易,一年后,我又拿起笔来,重新着手《爱在剧终后》的创作。
2008年12月,几经周折,我的小说《爱在剧终后》终于完稿,在当地文联的帮助下,和几个文友一起以丛书号的形式自费出版了,不管怎样,也算了了我的一个夙愿。
肆
在岁月的滚滚洪流中,我终日忙于生计,写作的梦想也被我束之高阁。
直到去年年底,偶遇知音情感故事课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进去,没想到一下就被里面的课程深深吸引。
经过一个礼拜的试水,视野猛然开阔起来。听了西贝老师的课程我醍醐灌顶,我每天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很多曾经写不下去的故事在心里一下子就明朗起来,恨不得把这么多年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统统打稿成文。
是知音点燃了我心中快要熄灭的创作之火,一个礼拜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我又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正式营,在写纯文学的同时也爱上了新媒体故事文的写作。
纯文学,它就像一个大家闺秀,隐忍且喜怒不形于色,在外人看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它的内敛已经无法适应压力大节奏快的现代人了,而新媒体故事文,初次接触,感觉就是一地鸡毛,仿佛站在你面前的永远是不同形态、性格强势的悍妇,整天鸡毛蒜皮、东家长西家短,但又是那么地接地气,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虽然有点“家长里短”,但这不正是我们的生活吗?且故事文浅显易懂的道理让我们一目了然,读后余味深长。
纯文学和故事文,虽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写作方法却是一脉相承的,只是新媒体故事文更适合现代年轻人的思维和口味,它合理的利用了现代人的碎片化时间,这也是近几年故事文很受年轻人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习期间,虽因工作太忙,琐事太多,用于学习额时间很有限,但我依然坚持每天打卡,不管多晚,都会爬楼学习,恨不得一天扳成两天来用。
经过知音的正式营,一路狂奔来到复训营,每天我都激情四射自信满满,我喜欢群里的学习氛围,喜欢班班对我们扬鞭催马,更喜欢听西贝老师充满情怀的授课之声。
不久前,我也跟风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打算把这些年获奖的文章都在公众号上一一推送,也算是给自己做一个小结吧,另外再把当年纸质版的《爱在剧终后》以连载的形式跟读者朋友在网络上见面,现在又有了新媒体故事文的加入,我想我后半生都有事情做了。
文学之路一路走来,信念很重要,虽然此时我已年过半百,那又怎样?
前半生为家人为事业使出了洪荒之力,后半生我将要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