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唐诗解读——杜甫之《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

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始见张京兆,宜居汉近臣。

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

侯伯知何算,文章实致身。

奋飞超等级,容易失沉沦。

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

云霄今巳逼,台衮更谁亲。

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

义声纷感激,败绩自逡巡。

途远欲何向,天高难重陈。

学诗犹孺子,乡赋忝嘉宾。

不得同晁错,吁嗟后郄诜。

计疏疑翰墨,时过忆松筠。

献纳纡皇眷,中间谒紫宸。

且随诸彦集,方觊薄才伸。

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

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

交合丹青地,恩倾雨露辰。

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

注:
鲜于仲通:生卒年不详。名向,字仲通。渔阳(今天津蓟州区人)。本姓严,以少孤,养于外氏家,遂姓鲜于。天宝年间进士,历官司京兆尹、剑南节度使。以忤杨国忠坐贬。著有《鲜于向集》。《新唐书》载其事迹。
王国:天子之国,指大唐。
张京兆:即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张敞担任此职长达九年,被视为能吏,后常用作咏京兆尹的典故,此处用张敞比鲜于仲通。
骅骝:古代骏马名。本指赤色的骏马,后世用作咏马的典故,有时用于指奇异之士,这里指鲜于仲通。
致身:献身。致,奉献。
磻溪:水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源出南山,北流入渭水,相传为姜太公钓鱼并遇周文王处。后以“磻溪”代指姜太公吕尚,并常用作咏君臣遇合的典故。
郢匠斤:林国郢都的巧匠。比喻超凡的才艺。此处称赞鲜于仲通超绝的治国才能。
凤穴:古代神话中说丹穴山有凤凰,五彩有文而善歌舞,后指文才荟萃的地方。
龙门:指黄河禹门口,后指声望极高的府第,亦指众望所归之人。后世多用来比喻名高德尊者的门第。
晁错:西汉政治家、政论家。诗中用晁错对策中第迁升事,反衬自己不受知遇。
郄诜:晋威严明断之臣。此处以“后郄诜”自比,谓自己赴举而榜上无名。
丹青:本指红色与青色,泛指绚丽的色彩。因丹青有色艳而不易泯灭的特征,故将公卿誉为神化之丹青。用以比喻朝廷重臣,这里指新任丞相杨国忠,谓鲜于仲通与权臣杨国忠交好。
多士:众多贤士。
脱略:轻慢,不拘。
台衮:古代对三公大臣的别称,后指身居要职的人物。
更谁亲:更亲近谁。意思是说鲜于仲通和当朝宰相杨国忠互为亲近,因此取得进身之阶。
雏:指凤雏,此指鲜于仲通的儿子。
计疏:办法不多
松筠:松与竹。比喻节操坚贞。
献纳:指献三赋被纳之事。
纡皇眷:曲被主恩,即承蒙皇帝眷顾。
谒紫宸:指召见应试正殿中。
彦:有才学的人。
觊:非分的希望与企图。
前政:以前的执政者,指前宰相李林甫。
秉钧:喻掌国政。
微生:卑微的身世。
忌刻:嫉妒刻薄。
地:指朝廷的庙堂。
有儒:诗人自谓。
平津:古地名。因汉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故以平津代指公孙弘。后世遂以“平津”“平津侯”代指丞相,此处指新任丞相杨国忠,因鲜于仲通与之交好,故诗人希望鲜于仲通能在杨国忠面前推荐自己。
解读:

这是一首干谒求仕的自荐诗,当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当时诗人还在长安。诗中夸赞鲜于仲通有异才,叙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痛斥了李林甫嫉贤妒能之举,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荐拔汲引之意。

杨国忠以杨贵妃同宗兄弟的特殊身份得以进出皇宫,凭姻亲得见皇帝,靠玩樗蒲取悦于皇帝,终于步入朝臣之列,但由于行动轻率无节,常遭其他朝臣嗤之以鼻。起初他与李林甫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利用酷吏,制造冤狱。

随着地位的日益提高,权势不断膨胀,杨国忠开始将打击的矛头对准了李林甫,他先后将李林甫的亲信京兆尹萧炅、御史中丞宋浑设计逐出朝廷,同时利用邢縡、王銲一案,搞掉了御史大夫王鉷,并牵扯进李林甫,使得唐玄宗信任依附的重心由李林甫转向了他。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林甫一死,杨国忠代为右相,兼任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太清太微宫使等多种重要职务,执掌朝廷大权。而鲜于仲通与杨国忠勾结,杜甫心里清清楚楚,但是还要干谒于他,这是受生活所迫,也反映出杜甫的矛盾心理,这也是大诗人脆弱的一面。事实上,杜甫干谒时有悖于读书人骨气的“出格”确是濒于饿死的权宜之计,在他身上一直有着读书人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清高。

杨国忠执掌大权后,在朝官员不论其德望才能如何,凡是不走杨家门路,不依附他,都遭到排斥,空缺由他的亲信递补。杨国忠肆意胡为,使得百官司迁升黜退失去了正常的标准和秩序,使得大唐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无德少才的吏员借机请托攀援,趋炎附势,整个社会形成一股投机钻营的奔竞之风。杜甫也想趁机能够托关系、走门子,只是所托非人,而自己也不是其中的料,所以这首诗之后的结局,杜甫的结局可想而知。

杨国忠为了树立威名,支持怂恿一些边将凌辱周边少数民族,无端发起对他们的战争。天宝年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和云南太守张虔陀对南诏粗暴无理,终于激起南诏的反抗,天定九年,公元750年,南诏王阁罗凤杀死张虔陀,占领云南,次年,杨国忠派鲜于仲通讨伐南诏,很快收复云南,阁罗凤派使者谢罪求和,但杨国忠、鲜于仲通为了邀功请赏,建立威名,拒绝南诏罢兵息战、重新修好的请求,传令进军云南北部的山岭地区,结果唐军遭到惨败,八万将士六万死于战争和瘴疠,鲜于仲通狼狈逃回,杨国忠对丧师败军之将鲜于仲通非但没有给以惩罚,反而封锁消息,隐瞒事实真相,将全军覆没说成取得大捷,鲜于仲通反受到皇帝褒奖。不过事情过了不久,鲜于仲通战败之事被人揭发,玄宗震怒,杨国忠不敢继续维护他,任由他被罢官。罢官之后的鲜于仲通,闭门谢客,读书饮酒自娱,后来出任汉阳太守,直到去世。鲜于仲通和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同为御史,关系良好,所以他去世后,神道碑就出自颜真卿之手。

我们读这样的诗,不能不感受到诗人在干谒求仕的过程中,心态也是复杂矛盾的,身体上卑躬屈节,心灵上不堪折磨,为了现世需要,理想有时需要让位于现实。郭沫若在《李白和杜甫》中将杜甫定义为“功名心很强的人”,我倒是认为郭为了投领导喜好而褒李贬杜,过于强求古人。倒是仇兆鳌在其《杜诗详注》评语更显宽容——“少陵之投诗京兆,邻于饿死;昌黎上书宰相,迫于饥寒。当时不得已而故为权宜之计,后世亦谅其苦心,不可以宋儒出处深责唐人也。”

同样是干谒,杜甫的表现则更为内敛些,也更真实些。我们首先应该将杜甫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其次他才是圣。他对现实有着很清醒的认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日子里,让他看透了官场倾轧,尔虞我诈。他也敢于承认干谒的过程中,“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不过他最终很勇敢从这段屈辱的日子走了出来,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句“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更是道出十年悔悟,从此杜诗再无干谒。

倒是那位杨国忠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潼关失陷,玄宗入蜀避难,在行至马嵬驿时,愤怒的士兵将矛头指向了招祸致致乱的杨国忠,遂发生哗变,将其杀死并砍他的尸体,他的儿子户部侍郞杨暄、韩国夫人、秦国夫人也为乱军所杀,杨贵妃亦被下诏缢死,杨国忠其他儿子也被乱军处死,其所娶的蜀倡裴柔、虢国夫人也自颈而死,其亲信也被诛戮殆尽,一代大奸大恶之徒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落了个千古骂名,而当年写诗的杜甫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写在自己的诗作中。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