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高適之《燕歌行》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来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
汉家:汉王朝,诗中指唐朝,包括下文中“汉将”用法亦同。
赐颜色:指出征天子召见,为之送行。
摐、伐:敲击。
旌旆:军队中的旗帜。
逶迤:连绵不断的样子。
羽书:军事文书。
穷秋:深秋时节。
刁斗:古代军中巡更、煮饭两用的铜器
解读:
这首诗是738年,高適由长安返宋州,其间他的好友张守珪正在宋州,两人相见,谈起当时东北边防事务,并作《燕歌行》一诗赠与高適,高適心有所感,作同题诗歌相和。《燕歌行》原为乐府旧题,“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旷怨,无所诉也”,多用以人远戍,思妇怀人,高適结合自己亲身出塞经历,概括提炼,写下了这首诗。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发动了对突厥、回纥、吐蕃的战争。这些战争大多都是非正义的,但由于是唐朝主动发动,所以唐代大多诗人是不反对的,并且在他们诗作中,常常用来歌颂那些他们认为的民族英雄。但战争就是战争,它所带给双方的损失特别是民众的疾苦是显而易见的,在高適的这首诗里,我们能够从其字里行间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极其厌战的人。
诗的前八句主要写边疆不宁,将士辞家,一路下榆关、穿碣石、度瀚海、赴狼山,步步推进,全诗的气氛紧张凝固。全诗一开始点明了边患的地点——“东北”,用“残贼”意在说明将士们对异族敌人的憎恶,纵横沙场,扫除敌寇,这本是男儿的本职,加上皇帝对出征将士给予非常的待遇,这也为后文将士们报圣恩埋下了伏笔。“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写出了军队出征、鸣钲击鼓,可见军队士气正盛。
接下来的八句则是展现了广袤肃杀的塞外景象,也写出将士们远赴边关,环境上的诸多不便:山川萧条,无险可据;极尽边土,补给困难,然而敌人却以逸待劳,这些都是兵家大忌。但困难还不止如此——“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实则道出了军队的腐败,敌军来势汹汹,战士们浴血沙场,而为将者却沉迷酒色、寻欢作乐,麻不仁,如此昏聩的将领坐镇指挥,战争的结局可想而知——“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再接下来的八句则是将笔锋转向思妇离别,其实也是从侧面烘托了战争的残酷,这其实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写法,一边是驻守边关远戍不归;一边是独守空闺长吁短叹。对将士们来说,身体上创作尚可忍受,思念挂怀带来的痛苦尤其难熬。
最后四句,有议论,有抒怀。战士们短兵相接、血洒疆场,不是为了建立个人丰功伟业,而是为了保家卫国,这与醉生梦死的将军们形成了讽刺性对比,如果此时汉代李将军在,又何至于让战事迁徙至此,因为李将军不仅善于用兵,同时还体恤部卒,可这样的将军现在哪里找呢?
这首诗应为高適早期作品,结构有些松散,主题不太连贯,后世评价有些过高,但不能否认它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用七韵,每韵成为一首绝句,行文偶散相间,抑扬顿挫,对乐府旧题有开掘之功。
高適(700?—765),字达夫。排行三十五,河北景县人。晚年曾任左散骑常侍,故后称他为“高常侍”。20岁时求仕不果,此后长期客居宋州宋城(河南商丘)。749年有道科及第,授封丘尉。曾入陇右节度使哥叔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之乱起,先后任左拾遗、淮南节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764年召还长安,为刑部侍郞,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次年正月卒于长安,赠礼部尚书,谥忠。新、旧《唐书》有传。存诗200余首,多作于显达之前,题材广泛,思想内容较深广大。《全唐诗》编其诗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