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逃离
力 匕
关于逃离
一勺风 | 文
阝 勹
廴 匚
厶
似乎人从一生下来,就具有了一种天生的逃离的冲动。即便是在离开母体之前,也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之分离。稍微成长一点,又在渴望逃离父母羽翼的庇护。从孩童时就开始一直努力摆脱父母的阴影,渴望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树立起独立的自我,直到成年、中年、老年,直至走到生命的尽头。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的力量日益消退,他们也在慢慢地从我们所在的世界里消失,最后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这时候,我们又似乎不再忍心继续逃离,因为,走得越远,就会越让我们觉得内心不安,原先所熟悉的一切开始变得陌生,我们也终究狠不下心去,总是会忍不住回头,生怕再走下去,仅存的最后一点印记也会从脑海中剥离。
而逃离的冲动似乎又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这种逃离,不仅是指下意识地远离具体的人和事,也有无意识地去避开不具体的感受和情感。我们无比眷恋脚下的土地,近乎惯性地守护当下的状态,却又在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改变,渴望着能够经历另外一种生活,设想着自己身处另一番境地。我们内心从来都是不安分的,正是这种不安分才会促使我们选择离开,选择去迎接甚至去制造改变,寻找另外一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抑或是去寻找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自己。出走,还是停留,都无法使我们的内心感到满足,我们总是伺机捕捉着另外的可能。只是会在某一时期,或走或停某一方会占到上风,但之后另一方又会反弹,反反复复的就是生活的起伏。
单单把这比作是围城,或许是不够形象的,至少不够全面。围城无非就是城里和城外,顶多再算上位于城内和城外之间的状态。而人这种逃离的冲动,虽然会受到某种逆向力量的牵制,也虽然会有反反复复,但终其一生都是无法平息和消退的。生时逃避死亡,临死时,又似乎是在逃避生。进入生的状态,渴望生的热烈和蓬勃,并最终厌倦生的喧嚣和浮夸,归于死的宁静。起初是为了逃离平淡,继而是逃离单调,再后来是逃离聒噪。
逃离的旋律是明显的,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逃离;而逃离又是微妙的,微妙到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逃离,也不清楚为什么而逃离。我们从哪里逃出来?又将逃向何方?生是否是开始?而死是否又是结束?逃离完一种状态之后,是否又要接着逃离?不知道在问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是否同时又在逃避这些答案。
如同
一张纸
在你的眼前
拿起铺开
拿起手中的笔
留下几行
文字
生活
微信号:WriteUrOwn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