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成效少,是否他不擅长军事?蜀中无大将他该负责任吗?

诸葛亮曾多次亲率大军北攻曹魏,然而这些战争所取得的成效并不大。那么诸葛亮是否擅长军事?

诸葛亮的一生,是和军事斗争分不开的,这些军事斗争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诸葛亮集表》中称道诸葛亮“治戎为长”、善于治军的同时,又说诸葛亮“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且在评传上更是具体地指出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陈寿历来以“良史”著称,他对诸葛亮的评价,引起了后世的颇多议论。有的说,这不是陈寿的心里话,陈寿以蜀人在晋国做官,不能不有所避讳;有的则从成败论人的角度,认为陈寿此论为是,说得是真话;有的却更以陈寿之父做过马谡参军,曾因马谡失守街亭受牵连,被诸葛亮处以髡刑,陈寿是有意贬抑诸葛亮而这么说的,等等类似说法。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和评价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及功绩呢?

就军事方面来说,刘备集团的军事力量是由弱变强,能够在同曹操、孙权的角逐中发挥一定的抗衡作用,这是和诸葛亮重视军队建设分不开的。蜀汉政权建立后,在人力、物力上都比不上曹魏和孙吴,诸葛亮能够谨慎地使用这些力量以较少的军队同较多的曹魏军队作长期的周旋,并在战争过程中逐步认识和克服蜀军的短处,寻找克敌致胜的办法(如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创造八阵法等),都取得了一些成效。

他以法治军,强调军纪,注意对军队的训练,大大地提高了军队的素质,因而蜀汉军队的纪律比较严明,武艺比较熟练,作战比较勇敢。诸葛亮本人也注意吸取古代军事家的可贵思想,重视战略战术,讲究用兵原则,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不把战争看作是达到政治目的的唯一手段。他精通兵法,讲究指挥艺术,对阵法有独创性的发展和应用,为后人所学习和继承。

他改进的新式攻防武器(连弩)和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可以说是在军事科技方面的成就。尤其是连驽,曾得到了机械制造家马钧的赞誉。

这一系列的事实说明,诸葛亮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军事家。

但是。或许正因为诸葛亮是一位文武全才,而他在政治、外交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又太大太显著了,相比较而言,军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又尤其是后期在军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似乎是不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陈寿综合诸葛亮各方面的才干,提出了“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丝毫也不带有任何贬义,没有夹杂任何私隙与曲笔正是秉笔直书和优良史德的最好见证。

蜀国后期,人才匮乏,“蜀中无大将”,诸葛亮对此应负什么责任?

蜀国后期,人才匮乏,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这是客观事实。有的人认为,“蜀地贤才不少”,之所以会出现人才严重匮乏的状况,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对人才发现、培养不够所造成的。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蜀国后期人才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地本身人才少,特别是在蜀汉后期几乎没有堪称一世之杰的大才,这是事实而不是人为造成的。魏晋南北朝时的不少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陈寿在《进诸葛亮集表》中曾对诸葛亮何以不能一统天下的原因进行过探讨,在他列举的几条理由中,没有养才不足,用人失误,却有“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一条,指出蜀中缺乏大将。习凿齿在《襄阳记》中明确说:“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就是《三国志》中的当时人,对此也有类似看法,如孙盛认为:“蜀少士人”;袁准则反复言道:蜀汉“小国贤才少”,“良将少”。

蜀地为什么贤才少呢?这与国小民弱有一定关系。

史称“九州之地魏有其七”,而蜀地根据其人口看,蜀亡时有人口94万,魏有443万,吴有230万。土地和人民是孕育贤才智士的襁褓。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前有“三国志宗僚”一栏,并列三方人物计477人,蜀汉方面仅104人。“小国贤才少”,一目了然。当然,人才的多少并不与地域的广狭和人口的多少成正比,但是,要求小国寡民人才如泉涌则是不切实际的。

人才的多寡还与那一地区经济文化发达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蜀地贤才少,还有其地处偏僻的原因。当时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洛阳,中原和淮泗等各州才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三国志・魏志》自夏侯惇起至管辂,有专传者计103人。其中籍属豫州者24人,衮州者17人,司隶者15人,青州者8人,冀州者7人,属幽州、徐州和荆州者各5人。以上各州共88人,而边远的凉、并、益、杨四州共才15人,中原人才济济不辩自明。《三国志・蜀志》自诸葛亮以下有专传者56人,籍属荆州者22人,益州者18人,其他各州16人。

诸葛亮经营蜀地二十年,特别注意罗致蜀中新人,也没有改变荆益人士比例的基本状况。可见蜀地始终都存在着人才匮乏的问题。既是“才少上国”,诸葛亮当有“才难”之叹,即使“廖化作先锋”,也是出于无奈。

结语

所以,蜀汉后期人才寂寥,其局面的造成主要是蜀地本身人才少。诸葛亮曾尽力罗致人才,他在后期启用了不少蜀地新人,也引进了一些外地人。他不应对蜀汉人才匮乏负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