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维生素B1、B12或叶酸有什么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什么?
维生素B1参与体内辅酶的形成,能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消化系统功能。摄入不足可导致维生素B1缺乏,严重缺乏可致“脚气病”和周围神经炎。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或酒精戒断综合征、妊娠相关神经炎等,也可用于周围神经炎和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
维生素B1对正常肾功能者几乎无毒性,过量使用可以出现发绀、坐立不安、消化道出血、恶心、喉部紧缩感、乏力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需要注意:
- 大剂量应用时,测定血清茶碱浓度可受到干扰,测定尿酸浓度可呈假性增高,尿胆原可呈假阳性。
- 维生素B1一般可由正常食物中摄取,较少发生单一维生素B1缺乏表现,使用复合维生素B制剂更为适宜。
- 肝肾功能不全时无须调整剂量。
维生素B12是一种含钴的红色化合物,包括氰钴胺、羟钴胺、甲钴胺和腺苷钴胺,它们都是维生素B12的一种,但结构有别,基本功能相同,只是效果有些差异。维生素B12需转化为甲钴胺和辅酶B12后才具有活性,甲钴胺通过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维生素B12缺乏时影响红细胞的成熟和分裂,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神经痛、神经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巨幼细胞贫血。
维生素B12可引起低血钾、高尿酸血症、步态不稳、头晕、焦虑、共济失调、头痛、感觉异常、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舌炎、咽痛、真红细胞增多症、背痛、肌痛、关节炎、乏力、呼吸困难、肺水肿、鼻炎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出现缺铁性贫血。长期服用需要注意:
- 中枢神经系统缺乏维生素B12超过3个月可以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对于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补充叶酸时需要同时补充维生素B12,否则神经系统异常不会改善。
- 治疗严重缺乏维生素B12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时,可能会导致严重低血钾,注意补充钾,机制为贫血改善使细胞内钾转移。
- 维生素B12可促进恶性肿瘤生长,恶性肿瘤患者应禁用。
- 补充过程中可能发生血小板增多。
- 维生素B12可加速核酸降解,导致痛风患者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
- 临床常见用量过大现象,不但浪费资源,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 与维生素B12代谢无关的各种贫血、营养不良、病毒性肝炎、多发性硬化症、三叉神经痛、皮肤及精神疾患等,服用维生素B12治疗均无效,不应滥用。
- 有神经系统损害者,在诊断未明确前,不宜应用维生素B12,以免掩盖相关临床表现。
叶酸是参与人体核苷酸和氨基酸代谢的辅酶,是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在胎儿的孕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口唇、腭、眼、心血管、骨骼、胃肠道、肾脏等多个器官畸形,并可显著增加胎盘早剥和孕妇先兆子痫的风险,育龄期妇女应从计划怀孕时起至怀孕后3个月末坚持补充叶酸。此外,叶酸还可促进红细胞成熟,适用于巨幼细胞贫血,并可参与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一种毒性氨基酸)的代谢,适用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
叶酸可引起脸红、气管痉挛、红斑、皮疹、瘙痒、不安等不良反应,长期用药可出现畏食、食欲缺乏、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大量服用叶酸时,可引起黄色尿。肾功能正常者,很少发生中毒现象。长期服用需要注意:
- 叶酸口服可迅速改善巨幼细胞贫血,但不能阻止由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经损害进展,例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如果大剂量持续服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血清维生素B12的含量,反而使神经损害向不可逆转方面发展。因此,在明确排除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前,不宜冒然单独使用叶酸治疗。
- 某些叶酸制剂中含有铝,警惕铝中毒,尤其是大剂量、长期使用或者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某些叶酸制剂中含有苯甲醇及其衍生物,警惕潜在毒性,包括呼吸系统毒性(有时可致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低血压、心血管功能衰竭等。
- 与维生素C同服,可能抑制叶酸在胃肠道中的吸收。绿茶可增加叶酸血药浓度。口服大剂量叶酸,可影响微量元素锌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