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氏源流汇考之易洸公考】

易洸公考

作者:易佳宏

一,谱载

江西谱:

1,据鄂东易宪武教授易氏名人录易洸传 (照录萍乡宣风牌楼易氏谱)记:
     易洸,字文行,乃允公荣国长子,生于西汉元朔癸丑(公元前128)年6月初四日丑时,其先为山佐人,袭父将,仕西汉武帝,拜征南将军,昭帝始元间(公元前86-81)奉命领兵镇洪洲(今南昌)追启宜邑,卒于官,葬西山(又述葬宜西将坟山),据郡邑武事志,当建武间,袁境安堵,不闻冠警,实用公御克耳守耳,惜书缺,有关公之表现无可考信,而其防患固园,俾宜民宸处不惊,公之功德无量耶。注:洸公生日,原件为西汉元望癸酉(公元前128)年,现按(公元前128)无误,望字可能为朔字误,作相应修改,若以癸酉无误,则应为元封癸酉年(公元前108),难断定。其它照录未改。此传较详细,且与汉武帝南征史实,和连续世系表相符,可信。湘潭易氏谱只有”魏武帝时易洸将军帅师过宜春,卒葬城西”一句,疑误。鄂东易宪武记2001年。

2、镇南将军洸公传(《宜春易氏鼎臣总族谱》·卷四·人物·传略)

“易洸,字文行,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癸丑六四日生。其先为山左人。袭父爵,仕西汉武帝,官拜镇南将军,奉命领兵镇南,由金陵而来宜春。时,宜春刚废侯国复县治,辖今萍乡、新余两市,地域辽阔,境内荒僻,界邻蛮楚,草窃奸宄,不时潜发,受害匪浅。查郡邑武事志,当建武间,袁境安堵,不闻寇警,实赖公捍御克奠金汤耳。惜书缺,有关他所表现无可考信,而其防患固围,俾宜人寝处不惊,公之功德直与秀水袁山流歭无穷,其食报岂有涘哉。始,其子携而来南,犹家于豫章之西山,公莅宜时,眷属未随任,及公卒,葬于宜西之将军坟山(今萍乡芦溪高岗塘),其子孙因乔迁宜西邓峰之麓,乃吾袁郡易氏之始也。后裔散处于郡邑间,振振称盛焉,论者咸称先德积累甚厚云。”(原载九联坊族谱,易汀洲提供)

3、宜春槎溪支谱《易氏宗谱序》

“允子洸,官至征南将军,坐镇江右洪州,徙之西山。洸之六世孙经略使退,居九嶷峰……”

4、宜阳槎溪易氏宗谱家序(明万历壬辰嗣孙养直秉正序,易中和提供)
  “洸公,拜征南将军,于汉冲帝朝永佳年间公元145年乙酉来镇袁州,卒于官。传六世孙……退公号栖隐……”

5、宜春易氏源流(《宜春易氏云龙分族谱·卷首·综合·源流考》,易国华提供)

“(尚公八世)洸袭父爵,仕西汉武帝官拜大将军…二十一世…子祥字一瑞讳西隐号退…”

湖南谱:

6、浏阳民国三十八年六修易氏族谱(卷三·列传)
“将军易洸,墓在袁州府西将军坟山,武帝时领兵至州,卒因葬焉。”

7、株洲易氏源流汇考(株州八斗乡易氏族谱)
   “仁福公于元和间(孝章帝时)(公元84年至86年)居吴郡太仓州……武帝时有将军名洸者,仁福公之后也,以出征过宜春,卒葬城西,后人名其地曰将军坟山,今墓尚存……”

8、宁乡易氏源流汇考
    “……仁福公居吴郡太仓州……武帝时有将军名洸者,仁福公后也,以出征过宜,卒葬城西,后人名其地曰将军坟山,今墓尚存……”

9、湘阴汝善支易氏族谱源流汇考(易佐伟提供)
    “仁福公元和间(孝章帝时)(公元84年至敬 86年)居吴郡太仓州……武帝时有将军名洸者,仁福公之后也,以出征过宜春,卒葬城西,后人名其地曰将军坟山,今墓尚存……”

二,正史:

1,《汉书》元鼎六年夏四月,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赦天下。........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水军)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越驰义侯遗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

2, 宋蒋之奇《浈水》:“城东浈水碧渊洄,杨仆楼船向北来”。《史记·南越列传》:“元鼎五年秋……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 横浦。”浈水又名浈江(Zhēn Jiāng),古名为始兴大江,别名东河、东江,古称保水。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溪湾,流经广东省南雄、始兴、曲江等县,于韶关市区沙洲尾纳武江水,全长212公里;横浦,古水名,即今广东北江翁源浈水。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遣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横浦浈水击南越。可知易洸袭父将,仕西汉武帝,或为杨仆部将,昭帝始元间(前86-81)奉命领兵镇洪洲(今南昌)追启宜邑,卒于官,葬西山(又述葬宜西将坟山)。

3,光绪《江西通志》卷五十一.山川.页二五七载:将坟山在宜春县西一百里,周四十里,高三里,(志书)相传汉武帝时将军易洸者领兵至宜春,卒于此,因葬焉。

4,据宜春市博物馆藏:《袁州宜春县唐故易府君墓志铭并序》易节,字志遐,生公元798年,卒875年,江西宜春人;易氏出自太原,其先汉大将军晃镇此郡,子孙因而居焉,府君即将军之裔也,高祖札,信州玉山尉,曾祖景云,澧州文学;祖庭芝明四子;父霜,高蹈林泉,养志渔钓;子二人:长曰戎,次曰玄式。与状元易重公(生802年)和易优公(生808年)同辈人。附录:

易节府君墓志铭

乾符二年五月

袁州宜春县唐故易府君墓志铭并序

布衣口玄之撰

有唐乾符二年三月二十六日,易府君口口,维时求医口口,呜呼!是日俄遘大祸。令子衔哀,泣血杖而复起,匍匐告曰:“先远有期口,平生德行,愿以铭之。”玄之,实亲懿分中,素非其才,辞不获免,乃秉笔濡毫,因敢直书。易氏出自太原,其先汉大将军晃镇此郡,子孙因而居焉。府君即将军之裔也。高祖札,信州玉山尉。曾祖景云,澧州文学。祖庭芝明四子。父霜,高蹈林泉,养志渔钓;府君即处士之长嫡也。讳节,字志遐。承袭门风,迥然卓立,动依时范,誉满乡闾。内以曾闵之行持其家,外以范张之信慕其友。尝闻杨秉不惑之戒,顾我无违。念震食廉去四知之名,所以不贪禄位,陶然自得,任运天年。绝嚣浮躁竟之心,亦何忧患而能及矣。启手之夕,于仁义里私第,传家付事,了然死伤生,来者凄恻。府君娶汝南周氏,夫人和顺积中,妇道无缺,执持箕帚,勤劳馈中,,虽乐羊之妇,恭伯之妻,贤行无以过也。嗣子二人:长曰戎,惟忠与孝,恂恂乡党,晓于事机;娶新妇河间夏氏。次曰玄式,务学进修,时稚明敏。中途奉先人指教,汝欲专勤笔砚,励志题槁,茕茕千里往来。当违我色养之道,何如且安膝下,敩老莱之斑衣。名与身孰亲,何足恋乎虚誉。敬承严训,因而罢举。乃从知己所縻,爰授衙椎之职。然清风极远,素履其高,州牧县尹,无不加敬,荣慰之地,便同衣锦。娶新妇颍川陈氏。女一人,适玄之亲兄寻婺。居皆号口早夜,殆欲殒绝,行路闻者无不增感。即以难年岁次乙未五月癸未朔二十七日己酉卜吉,奉车(车青)辇归葬荐贤乡长平里祖坟,号曰黄丝圹安置,礼也。乃刊贞石,故刻铭右:

府君间生。中华作则。不苟时位,自然修德。口口口口,时辈莫测,垂范子孙,流芳异国。如何神理,不佑贤明。寝疾朝夕。药饵无精。遽随流运,倏尔堪惊。孤等衔哀,无及申诚。匍匐假词,愿表平生。搜罗遗美,乃勒兹铭。黄丝之圹,祖先善地。达士居焉,吉无不利。

按:《袁州宜春县唐故易府君墓志铭并序》,1盒,早年出土,1984年于宜春市收集。志高4 5、宽45厘米。楷书。27行,满行27宇。志盖盝顶,刻对称花卉四朵。墓主易节(798--875),字志遐,江西宜春人。为乡里处士。志石藏宜春市博物馆。

《易府君墓志铭并序》易氏出自太原,其先汉大将军晃镇此郡,子孙因而居焉。府君即将军之裔也。高祖札,信州玉山尉。曾祖景云,澧州文学。祖庭芝明四子。父霜,府君即处士之长嫡也。讳节,字志遐。嗣子二人:长曰戎,次曰玄式。隋唐废九品中正、兴科举,朝廷用人主要根据科举考试成绩,不再完全依据士族的门第出身,士族这个头衔只是一种社会身份的体现。唐初修谱牒、碑志的目的是为了抬高新贵们的地位,培植一个以皇室和功臣为主体的新士族集团。谱学家的任务就变成了论证新士族的合法地位,维护新士族的利益。唐初的著名谱学家路敬淳。他是高宗、武后时人,勤学不倦,对于历代谱学素有研究,对于各个士族的门第姓望,能究其根源枝派,曾撰《著姓略记》十卷行于世。史称“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其他各家“皆本之路氏”(《旧唐书》卷一八九路敬淳传)。另一名家是柳冲,他曾主持修撰《姓族系录》,“好学多研”,是路敬淳以后的第一人。唐代谱学为柳氏家学,后其族人柳芳著《氏族论》,是对魏晋以来的谱学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的第一篇论文,为后世研究谱牒的人所必读(《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比柳冲稍后的有韦述,亦是唐代谱学名家。他雅好谱学,在秘阁见到柳冲等撰《姓族系录》,非常喜爱,乃于工作之余,亲手抄录,另撰成《开元谱》二十卷(大约是《姓录》的节本)(《旧唐书》卷一○二韦述传)。柳芳《氏族论》“唐兴,言谱者以敬淳为宗,柳冲、韦述次之”(《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应是不假的。此碑志在唐时“抬高新贵们的地位......论证新士族的合法地位,维护新士族的利益”世风之下,反映出唐代江西地域易氏的真实历史、宜春易氏的真实世系关系,比之宋代的序、明、清、民国的谱更具有可信度,佐证了湘谱仁福公、万年公、三传而生雄公世系牵接江西洸公世系之误。

《易府君墓志铭并序》中其先汉大将军晃镇此郡,先汉于史书中表示无疑是西汉,先汉大将军晃镇此郡无疑是西汉武帝时易洸公领兵驻袁州即宜春,史实和江西谱所记易洸公为西汉“汉武帝”时人记叙史实时地证据相符,应属可信。

5,镇南将军洸公传(《宜春易氏鼎臣总族谱》·卷四·人物·传略):......洸公“其先为山左人。袭父爵,仕西汉武帝,官拜镇南将军,奉命领兵镇南,由金陵而来宜春。时,宜春刚废侯国复县治,辖今萍乡、新余两市,地域辽阔,境内荒僻,界邻蛮楚,草窃奸宄,不时潜发,受害匪浅......此山左与山佐不知哪个为准?是否字误?山左是山东省旧时的别称,山左中的“山”指太行山。中国古代,坐北朝南,“坐于”太行山,则太行山左侧为今山东省,故也将山东称为山左。”,作为历史、碑刻、铭文证明“山左”之中心又在潍县。山佐待考?“时,宜春刚废侯国复县治,”汉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筑城。于是两座新城出现于今宜春市境内。一为宜春,一为建成。西汉元光六年(前129),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成为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又封刘成兄弟刘拾为建成侯。元鼎二年(前115),刘拾免,建成侯国除。元鼎五年(前112),刘成免,宜春侯国除。原载九联坊族谱,易汀洲提供族谱与史证相符,应属可信。

三,共同点和不同点:

1,湘赣两省九种易氏族谱对易洸的记载,其共同点是,易洸官任镇南将军,领兵到袁州即宜春,卒葬宜春之西,即今萍乡市芦溪县高岗塘的将军坟山。其主要不同点是,江西谱所记易洸公,或为西汉“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时人,仅宜阳槎溪易氏宗谱家序为东汉汉冲帝时人;而湖南谱所记易洸都只说是“武帝”时人,没有说明确切的时代。

2,湘谱记载:东汉章帝二年(85),仁福公卜居会稽郡吴县,黄初三年(222)仁福公之后(?孙)万年公,由吴县(或太仑)迁长沙浏阳,三传而生雄公......”湖南谱都说易洸是仁福公之后,宜春谱上也作了同样记载。仁福公是于东汉章帝元和间即公元84年至86年间居吴郡太仓州的,易洸既是仁福公之后,则易洸应生活在东汉章帝以后,东汉章帝晚于汉武帝,江西史谱互证可知易洸生于公元前128年,湖南谱却说的易洸生于约公元200年前后,两者生活年代相差约328年。湖南谱只说洸公,未说退公;湘谱又记载易洸是仁福公之后,史谱矛盾;依据成谱年代,湘谱实属是明末、清、民国时期,不顾时间,序次、地域的主观猜测、牵接的攀附!

四,洸公与退公:

《退公传》已记入袁州府志,而江西谱关于洸公与退公之间的世次关系,有两种说法:

1、退公为洸公的第六世孙;

2、退公为洸公的第十四世孙(洸为尚公第八世,退公为尚公第二十一世),第二种说法退公与洸公相隔十三代,约相距四百年左右,因退公卒于公元307年,这与洸公处于西汉武帝时代(生于公元前128年)的说法相对应;第一种说法退公与洸公相隔五代,约相距150 年左右,所以洸公处于东汉冲帝时(公元145年)的说法不对应,应予否定。

五,南仲:

附录萍乡东部宣风牌楼源流世次名讳1-88世序

(易宪武2001年的评注 ):

1、萍东牌楼易氏来由:公元1100年,韶闻公自宜春九联坊迁至萍乡荣溪(今仁里);公元1275年,瑞臾公自荣溪迁入牌楼。
    2、本世系表照录1997年四修《萍东牌楼重桂郡易氏族谱》。该谱记载连续世系迄今达127世以上,时跨3000年,为殊多姓氏所罕见,史料极珍贵。但此谱以南仲为易氏始祖,尚待考证。
    3、该谱可能在旧时传抄中有误,如雄公和重公之子,名字与湘谱均不同,凡此等等,尚待研究。所记世系只是直系,各世代兄弟分支不详,显然蕴含许多分支,可作为寻根归宗的参考。

69世淳公生子:轩;69世放公生子:退 ;70世轩公字本修生子:子祥,子禧外出;70世退公字栖隐生子:轮、 雄 ;71世子祥字一瑞其子外徙不详;71世轮公生子5,战乱1-4子不详,幼子宏云;71世雄公字伯符生子鹏举,鸿逵徙宜未传世系;72世宏云生子:隆扩,另4子外徙,之后世系是73世隆扩传下88世重公。显然雄公与萍东牌楼易氏重公世系为旁系关系。

附易文鹏教授于2003年5月28日提供宜春世系(雄公前22世)说明:
     1、宜春世系表第1世相当于萍东牌楼表第52世。
     2、萍表与宜表世次存异待考,如:A、萍东56世为“驩公”与宜春5世"安公"不同。查宜春搓溪唐咸通序,有"欢孙允"句,萍谱序有"欢生敬康,敬康生允"句,萍谱世系为"驩公(右翁)--敬康(成德)--国荣(允)",故"安公"应为"欢公=驩公",宜谱可能错了;B、萍东65世淑公又名竞,生子寅,而宜春14世淑公之子为竞,淑公之孙为寅。此起,宜表与萍表世次错差有异。
   3、经比较,若不考虑2表存在待考误差问题,从萍表第59世即宜表第8世洸公之后起,2支易氏虽共祖但分流。淳公生子一轩;放公生子一退;轩公生后汉建兴十四年,公元236年丙辰三月十六日生,卒未详,生子二:子祥,子禧;退公生子一,昭,系未详,止。子祥字一瑞,生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戊子九月二十八日生,卒未详。生子一,雄。子禧 字栖隐,号退,生子三,锥,雅,峻,三人均未系。雄公字伯符,号兴长,生蜀汉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丁丑八月十四日生,寿六十六岁,原配潘氏,生子二,天骥,天骏;继配江氏,生子一,云;续配杨氏,生子二,鸿逵,鹏举,徙宜未传世系。

“易宪武教授在《全国易氏主干世系考辨》中江西“萍乡易氏谱,自一世南仲经88世重公迄今连续127世世系,已为宜春丰城河湖和广东鹤山等几种谱证实,其前后各有部份基本相同,说明该世系基本有据,可作为全国易氏主干世系,但应相互校正,更搜集史籍和其它谱予以考证完善.......汉代后迁江东,再转徙赣湘鄂,后播迁全国。从南仲主干世系表可知,59世尚公.......”

《册府元龟.将帅部.壁垒》409卷“周,南仲为将帅,宣王之时,北有犭严狁之难,命南仲往筑城於朔方为军垒,以御北狄之难”。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

诗《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毛诗传》:“王,殷王也,南仲文王之属。”故谓此南仲为西周初人。又《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毛诗序》:“《常武》,召穆公美宣王也。”自然,此南仲当为周宣王之时人。可见,大小毛公不仅认为西周时有两个南仲,而且把同属于宣王时的两首诗,误为西周文王和宣王早、晚两个时期的作品了。孔《疏》也看出了毛公之误:“毛盖见其文烦,故以为二人.”朱熹《诗集传》也看出了这一点,故对此略去不谈.但是, 却把郑玄搞苦了。他在《常武》第一章中笺云:“南仲,文王时武臣也。”他虽然把二人解释为一人, 可是又误将南仲当作太师皇父的远祖,故《出车》与《常武》仍属于早晚两个不同的时期,使千古闻名的儒家大师们,竟连几句古诗也一再误读,可见做学问当不应想当然耳! 今据西周几件铜器铭文,可证孔颖达所说为确。《三代吉金文存》所收无惠鼎铭有“司徒南仲”;《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为鄦击鼎铭也记有“南仲”;一九七四年陕西武功出土的驹父盨盖铭有“南仲邦父”。这三件文物都为周宣王时期的铜器,所记“南仲”为一人,可见这决非巧合,而是西周时却只有一个南仲。

从上述铭文可知,南仲早先居官为司徒,后升为卿士,并为随王亲征的大元帅。据郭沫若考释鄦击鼎铭说,此南仲为《出车》、《常武》中的南仲。这样,不仅将南仲这个历史人物搞清楚了,而且将千古解诗中的一大讹误也澄清了。故此,南仲是周宣王时人。

看似较为完备的萍东、宜春谱系,以尚(胜)公生活在公元前300年左右计,综合赣、湘、粤重公裔几种支谱,得到以一世南仲迄今(按2000年算)127世连续世系,尚(胜)公为52世,其前51世无史籍等材料证实,南仲距今则为3880多年以前,那是夏朝,明显有悖于正史,超出历史典籍传播由来和姓氏形成的世系记载。

中华文明的历程,源远流长,根据地下的实物考证,迄于殷商之际才出现文字,或刻于甲骨,或铭于青铜,概因材料限制,所记史事无不约略而简明。春秋时期,简牍出现,而后缣帛流传于世。但仍未步入寻常百姓家。只到东汉发明了造纸,典籍才真正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延至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才加快了典籍的传播进程。有宋以来,活字印刷的出现,使大批量典籍的印刷成为可能,刻书才不再为官方所独有,开始转向民间,欧苏体例私修家谱的出现,少量的官宦之家才开始创修家谱,而耄老们也仅能记载六、七世人事,此家谱世系记载是怎样传下的,不能不令人质疑?汉《刘向新序》载的春秋末“易甲不屈白公胜威利,据助弑楚惠王,著节义。”今白地以东九个县市出土关于易甲部族的文物实证。南仲是公元前827年—前782年是周宣王将帅,距中山国(尚)胜公被迁于太原辖地膚施(今山西五台县台城镇东北约1000米)约486年。而萍、宜谱系记载南仲与尚(胜)公相距52世1560年,距今3880多年?误差1074年,世系序次、历史那是相当的矛盾,假的不能再假的事?尚(胜)公至南仲、姜太公、易牙的世系,正史时间、地域、世序,均不能等同,纯属修谱虚构、牵接和添补!

六,后记:

所以易宪武教授“南仲为易氏始祖,尚待考证”;易文鹏教授“江西谱和湖南谱对洸公所处朝代年代的记载有很大的差别:江西谱或说易洸是西汉武帝时人,或说易洸是东汉冲帝时人;而湖南谱则说易洸应该是晋武帝时人。何是何非,应该加以考证。”两老的此设疑理论是正确的。洸公生于西汉元朔癸丑(公元前128)年6月初4日丑时,仕西汉武帝,拜征南将军,汉昭帝始元间(前86-81)奉命领兵镇洪洲(今南昌),卒葬宜春西一百里将坟山,乃易氏见于正史与谱记中最先迁赣、留存于史的代表人物。

对待家族历史,牵扯到众多族人的祖宗情感,必须有确切的证据,才能予以肯定或否定。许多各地支系间远祖记载模糊不清,不顾时代年次的次序牵缚,编校错误严重,既有前人以讹传讹,也有今人续增新错。引国史经典,缜密内容,与家谱互相印证,秉承“阙信罔疑”,“纪实存疑弃误”的原则;我们应理性、类似地看待家谱,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肯定或否定它,就应暂时保留,审慎地相信它;对于考证充分的错误也要大胆舍弃。

2012年10月28日记于河南商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