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国史》:第一讲:女真始祖

文/王德恒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开始于金朝,女真金朝第一次将全国性的首都定在了北京,也是按照京都规模修建了北京。辽南京虽然也称京(燕京、南京),也只是地域范围。中京上京才是首都,何况他们议政采取了“捺钵”方式。

金朝第四代皇帝完颜亮将首都从阿城迁到北京,北京才真正成为全国的首都。金代为北京留下了卢沟桥,还有城墙。但是,最有金代风格的建筑是金皇陵。也在文革中遭到很大破坏。

从今天开始,我连续给大家讲讲大金朝的来龙去脉,首先从女真族的起源开始讲,女真族创建了金国(金朝)。

关于金皇陵:

在距离北京前门西南方向52公里的大房山下,有一片金朝皇帝的陵墓,那是金朝第4个皇帝完颜亮(女真名:完颜迪古乃)定都北京的时候,从东北阿城迁来的。

按照陵号计算有17座皇陵。

去掉前十帝(十个女真部落长)、两个追封的皇帝(金世宗父亲完颜宗辅)、金章宗父亲完颜允恭

1981年我负责对这片皇陵进行普查,1986年由北京市文物局直接组成一个金皇陵工作组,我也是成员之一,进一步进行调查。在当时只能辨别出9处领取,至于说确定了好,还做不到,只出土了一块陵碑,就是睿宗文物,简肃皇帝之令,但这块陵碑已经被人挪了地方,这个简肃皇帝实际是个追封的皇帝,就是他金世宗的父亲完颜宗辅。

陵碑所对应的陵寝挖开之后尽管没有找到任何对应的文字,但是一看就不是完颜宗辅的陵墓,甚至大家都判定这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按照严格的考古程序因为缺少实症,虽然有一些陪葬品,或者说有棺椁可以进行分析,但是没有汉文的或者是女真文的出土没有找到文字吧,这座陵墓也不能确定为是金太祖的陵墓。

要谈论金国的历史,必须要深入了解女真这个民族,因此我们就要花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女真族的起源。

女真族,别称朱里真、女贞、女直,是今天满族的前身,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族,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可考的女真的祖先称为“勿吉”,世代居住在东北松花江流域,北魏时期勿吉分为七个部落,分别是粟末部、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室部、黑水部、白山部,到隋朝时改称为“靺鞨”,七个部落同时并存,唐朝初年只剩黑水部和粟末部,其余五个部落突然消失再也未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估计多半是被这两个部落吞并或被突厥等其余异族消灭)

  粟末部开始臣服于高丽改姓为大氏(此时的高丽貌似强大,还曾打败过杨广的进攻),强盛的唐统治者李世民显然不愿意有个强大的邻居出现,就派大将李绩出征高丽,结果可想而知,高丽大败,但臣服于高丽的粟末靺鞨却趁火打劫在主人的地盘上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一度十分兴旺,创立了自己的文字、礼乐、官府制度,传位十余代,到五代时被契丹人吞灭。

  黑水部居住于东北松花江附近,他们的领地东边到日本海,南边与高丽接壤,几乎半个东北都是他们的地盘。黑水部与粟末部一样都臣服于高丽,但他们对高丽的忠心似乎更甚于他们的同族,在唐太宗李世民出征高丽时,他们还出兵十五万帮助高丽抗拒唐军(精神可佳,但自不量力),结果惨败。

  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敢与强大的唐军对抗了,到了唐明皇李隆基时期,黑水部的部长(部落首领)主动来朝表示臣服,唐朝为了显示大国的姿态开始在东北设置黑水郡府,以当时的部长为都督,并赐姓李,名献诚(赐异族李姓是唐朝统治者的一贯手段),为黑水经略使。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落,再也无法维持对黑水府的统治,而此时粟末部建立的渤海国开始强大起来,黑水部关键时候还是相信自己的同族,转而臣服于渤海国,与唐朝断绝了来往。

  唐朝末年,契丹族开始强盛,灭亡了渤海国,黑水部又开始臣服于契丹族(先臣服高丽、再臣服唐朝、又臣服渤海、最后臣服契丹,四度易主,在夹缝中求生确实不容易)。但整个部落开始分为两部分,南边邻近渤海国的部落被契丹吞并,成为契丹的国民,称为熟女直,而北边的黑水靺鞨部虽然也臣服于契丹但并不属于契丹的国民,当时称为“生女直”,他们生活在黑龙江和长白山之间,正所谓生活在“白山黑水”间。

  黑水靺鞨部的生女直(后称女真)便时女真族的祖先,女真族便是起源于黑水靺鞨部的生女直。

  

  最初的女真人应该还处在原始社会的阶段,但他们的生活方式既不同于契丹、也不同于蒙古人,契丹人和蒙古人生活主要是进行简单的游牧方式,女真人的生活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在森森地带,女真人主要从事狩猎和捕渔,而在平原地带,女真人主要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从这一点来看,和汉族农民人的生活方式很接近。

  金国建立前,靺鞨(女真)族到处分散居住,有的就住到北朝鲜那一带了。其中有个人名叫函普,也就是一名长期生活在高丽的靺鞨人,这位仁兄在他六十多岁时,却突发奇想,想到东北女真人居住区去旅游,此时推算应该是唐朝末年,朱温篡唐的前夕,在出发前还叫了他的兄长阿古乃同行。

  但大哥比兄长明智,不肯同行,并对自己即将远行的弟弟说:“后世子孙必有能相聚者,吾不能去也。”也就是说我不能去东北,我要留在老家高丽,以后有朝一日我们的子孙后代肯定能相聚的。

  于是这位老先生叫了自己的弟弟保活里一同远行,来到女真人的地盘后,他和弟弟分开活动,函普独自一人生活在仆干河边,他弟弟生活在惧赖(小地名,无从考证)。

  仆干河同时生活着女真(靺鞨)族的另一个大部落——完颜部,由于长时间与完颜部一起生活,函普与当地女真人的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完颜部的女真人对这位来自高丽的外人也相当的照顾,于是就有好事者就关心起函普老先生的个人问题。

  某天有位部落的首领就对函普说:“最近我们部落经常和领居部落发生争斗,常有人员伤亡,你是外人,你帮我们出面与领居部落进行调停,如果调停成功,我们部落有位贤女,年已六十和你年纪相当,尚未出嫁,到时让这位贤女(带着财产)嫁给你,你也可以成为我们完颜部的正式成员。”

  这个条件听起来似乎很诱人,就相当于两位领居打架,找一外地人进行劝架,如果劝架成功,还可以当其中一家的上门女婿,而且这个任务也不算太难,我们的函普老先生自然答应了。

  于是函普老先生独自一人来到领居部落进行调停,他的运气非常好,领居部落很爽快地答应了和解,毕竟和平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但光和解没用,以后再发生什么纠纷如何处理,不能每次都让函普老先生出面调停,也就是说要制定一些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的函普完成了这一任务,他与双方约定:如有杀伤人者,需向被害方赔偿马十匹、牛十头、黄金六两、同时要把自己家人中的一人送给被害方,前边三条还可以理解,就是最后一条放到现在社会大家都无法理解,但在当时的时代双方都能接受这一规定,说起来就是奴隶制的残余。于是可能是女真族中最早的法律条文诞生了,而且这一规定一直延续了二百多年,成了解决女真人之间纠纷的常用的不成文规定。

  所以说函普确实为完颜部及其他女真部落做了一件在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事,于是完颜部的人对函普都非常信服,同时他们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让部落的六十岁贤女嫁给函普,同时送了头青牛,青牛和白马是契丹人部落中通婚常用的聘礼。

  函普就用这头青牛向部落中的六十岁贤女求婚,这位贤女对帮助了自己部落解决了困难的老头也是非常敬佩,于是双方结为夫妇,成就了一段佳话。

  但更奇怪的事是历史记载这位六十岁的贤女在和函普结婚后,居然还能一口气生了两男一女三个小孩,这在现代社会医学如此发达的条件下都难以想象,不要说在当时的原始部落时代了,但我们无法置疑史书的说法,只能这样理解,这个贤女确实是个女强人,身体机能特别的好。

  函普不但成了完颜部的正式成员,而且由于解决了困扰了完颜部很长时期的争斗问题,于是他及他的子孙后代逐渐成为了部落的首领。

后来金熙宗在追封自己的先祖们时封函普为金国的始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