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针灸基本功:刺针方向的八个原则 2024-08-02 17:57:40 岐黄名家经方 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欢迎您 去学岐黄名家经方 刺针方向用针刺在穴道上,针尖向那个方向刺,叫做刺针的角度,一般讲有平刺、直刺、斜刺三种角度。但这三种角度是由穴位所在部位而决定的。此外,还应该注意为达到治疗目的而选择针尖方向的问题。临床上刺针方向的问题往往容易疏忽。有时因不注意方向而刺伤较大的血管、神经干而发生血肿或后遗症;甚至刺中内脏而形成重大事故;有时因刺到骨骼上而发生弯针,使针尖卷钩;有时因方向不当,不能得气,而达不到治疗目的。关于针刺的方向问题,《针灸大成》上记载:“转针(转针尖)向上气自上,转针向下气自下。”就是说要经气和针感向上传导,针尖要向上斜刺,如要经气和针感向下传导,针尖须向下斜刺。这是说针尖向哪里,针感就向哪里传导,这也是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之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心得,把这些零散的点滴体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原则。一、向空虚的方向刺选准穴位,将针刺过皮下以后,再往下刺就向空虚的方向刺。要找缝隙、空洞、奥窍、松软之处,方可进针。如碰到坚硬、柔韧、滞涩或病人保护性的躲避、抽动、叫疼,即应改换方向,不可强刺。二、向组织肥厚的地方刺进针到达皮下以后,针尖应向组织丰满的地方刺,如针三间、后溪,应俯掌轻握拳,横针直刺;针鱼际穴,应仰掌微曲指,从赤白肉际下针向第2掌骨方向刺。这些地方组织肥厚又松软,易于进针。又如针环跳,则应向膝部内侧髁的方向刺;针曲池、中脘则应直刺,针头维则应沿皮向上,针丝竹空则应向眉中刺。总之向肥厚丰满之处刺,不能把针尖透出皮外。三、根据补泻原则刺按病情决定补虚泻实的原则之后,确定刺针的方向。针尖顺着经脉的走向而刺,是补法;针尖逆着经脉的走向而刺,是泻法。此即所谓:“随而济之为之补,迎而夺之为之泻”的迎随补泻法。这是补泻方法之一,现在还有人使用。但一般多认为是“巧立名色”,实际无多大意义。究竟实际价值如何,尚待研究。四、向病灶方向刺病灶在何处,针尖宜向何方,要运气至病痛之所。如胸痛刺内关穴,针尖宜向上方,手指麻木刺内关穴,针尖宜向下方手指处。《针灸大成》上记载:“病有远道者,必先使气达病所”。这是说在病灶远距离取穴时,要让针感传至病灶处。因此针尖就应该向病灶方向刺。针感如能传导至病所,这是最理想的。但临床上除有些对针感灵敏者外,如果距离太远,要“通关过节”,是不太容易的,须下功夫行针。但也常见有一针下去从腰部通过髋、膝、踝三个关节而到达足背者;也有针内关穴过肘关节麻至胸部者;针合谷穴通过腕、肘、肩关节麻到面部者,这是多种原因所构成的,不单是针刺方向问题。五、向经脉循行线上刺根据循经取穴的原则,在取穴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可见经脉是重要的。所以针尖应循经脉通路刺,不可离开经脉,因为“经不舍穴,穴不离经”。穴道和经脉是有密切关联的。针刺时要看经脉走向,知其上下曲折。不讲迎随补泻,直刺经脉,或顺经脉或逆经脉刺均可,只要不离开经线即可。当然也有例外,如有的皮内针是横着经脉刺的,就是由经脉上横贯过去的,但实际也没离开经脉,这也说明向经脉上刺是正确的。六、向有针感的方向刺刺针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针感,找不到针感,则要适当变换方向、深浅,在上下左右之间,灵活机动,探索感觉,以能够得气,使针感传导、扩散,尽可能达到预期目的为原则。前面说过,针刺方向的掌握可以使针的感应朝着针尖的方向传导,因此在临床上,医者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掌握针感传导。要针感向下,就把针尖方向转向下方;要使针感向上,就把针尖方向转向上方。但是实践证明,有时并不一定随医者的意图而传导,当行针之后,针感很好,但向哪里传导却不由医者,若遇到这种现象,也不要过于强求,只要有良好的针感,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七、向安全的方向刺凡刺针首先要考虑安全,要保证安全。针过皮下后,要缓慢进针,针尖要避开大血管、神经干、骨骼、韧带、重要组织器官等,以防发生医疗事故。千万不能一味要求针感,只管向空虚、病灶方向刺,而不顾安全。例如心、肺有病,心、肺是病灶,在胸部取穴时,穴位下面是胸腔,很空虚,但是不能刺透胸腔找病灶。八、根据穴道部位决定针刺方向有些穴道因其部位特征而有特定的方向,如风池穴应向内针刺成八字形;阳陵泉穴,针尖宜向下;内外膝眼穴,针尖应斜向上方,也成八字形;风府穴要平刺;中脘穴应直刺等等。以上提出八条原则,略举概要,临床上应全面考虑,紧密结合,决不能只抓一点,不顾全局。要灵活机动,贵在达到治疗目的而又确保安全。 【中医经络回春】 通经络养气血,平衡身体阴阳,护全家健康! 赞 (0) 相关推荐 针法 焫 焫(ruo若),又音"热",同"[艹热]".原作烧的意思,在古医书中指用火针(烧针).温针或砭石加热以刺激体表局部的疗法. 半刺 五刺法的一种.即刺入很浅, ...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 二十七)肩背痛 1.针重子穴.重仙穴,特效. 2.针通肾穴.通胃穴.通背穴,特效. (二十八)肩臂痛 1.双河穴点刺放血 2.四花外穴点刺放血 (二十九)四肢骨肿 1.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复原穴. 2 ... 董氏奇穴针灸[董氏奇穴针灸] 疗法特点 1 针通三焦:董氏倒马针刺治疗法,因利用三根针同时治疗,其疗效可通三焦,治疗范围可达所有脏腑,不像传统针法,只对某一脏腑下一.两针,因此倒马针法较其他针法,针效来得强的原因. 2 整体疗法: ... 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针灸绝招 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针灸绝招 董氏奇穴针灸《手部穴位大全》建议收藏 手掌部董氏奇穴示意图是风雨同舟根据网上董氏奇穴的相关视频逐一整理绘制的,不准确的地方再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指正.凡引用此图的朋友,请注明出处. 手背部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曾是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 ... 【董氏奇穴-针灸配方】肩周炎、痔疮、足跟痛、后背部痛、咳嗽 医养秘诀 公众号 周炎原因 (1)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 (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 (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 ... 张菁蓉董氏奇穴针灸理论介绍视频 张菁蓉董氏奇穴针灸理论介绍视频 史继霞董氏奇穴针灸三泉穴 [下泉穴] 部位:在膝关节外侧面正中央直上二寸五分. 解剖:(肺部与面部之机动神经) 主治:面部麻痹.面部神经跳.口歪.眼斜. 取穴:在膝关节外侧面正中央直上二寸半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 ... 董氏奇穴针灸:火山、火陵 l 火串穴【穴位讲解】|董氏奇穴|穴位|针灸|副神经 每天学习一个穴位 爱心提示:微信版本更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关注我的中医爱好者也不容易找到我.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点击本文左上角蓝色字& ... 【新提醒】对董氏奇穴针灸再认识和理解 对董氏奇穴针灸再认识和理解 学习董氏奇穴针灸对自己的治疗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并通过银杏老师的指点,董氏针灸前辈的教诲,更是受益菲浅.也对董氏奇穴的理解更深了一些.最近到北京去学习,在京突然有悟出了一 ...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