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组织的一本书
很多人希望有一本书能把“组织”深入浅出的说清楚、讲明白,推荐一本新书《组织的逻辑》,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不少惊喜。
一、推荐理由
1、作者简介
丛龙峰博士,南开管理学博士,曾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执行编辑,后来转型做管理咨询顾问,长期深入企业一线调研。
在本书的献辞页上,丛博士说:这是他的第一本书。写这本书,他准备了12年。
我和丛博士6年前相识,当初我踏上HRBP探索之路,也是受到丛博士的鼓舞和影响。
2、本书的价值
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本充满诚意的作品”,大家可先读本书的最后一章《未完成的组织管理研究》,大家就能明白我所说的。
丛博士自嘲这本书像一本“准教材”:“表达不够锋利”,“立场偏于保守”,“对使命、愿景等相对'激越’的概念总是刻意保持着一定距离,保持着一种较为克制的态度”……
要我说,市场从不缺那种跟着热点走的“概念书”,恰恰缺这些“有诚意”、“冷眼旁观”的书。
接下来,分享本书《组织的逻辑》部分读书笔记摘要,大家感受一下。
二、读书笔记
1、组织的2个理解
什么是组织,作者提出两个观点:
(1)组织是编织。
所谓编织,就像妈妈给我们小时候织的毛衣。
在管理语境下,编织是一条线搭一条线,一横一纵,纵着的“经线”称为“层级”,两者叠加形成“结构”,最终形成的整体画面称为“形态”。
(2)组织是器官。
就像人体各个器官相互组合起来发挥作用,企业组织也需要各部门、单元发挥出其相应的功能。
2、组织的3个核心要素
作者引用巴纳德的观点,总结“组织的存续有三个要素”:
(1)共同的目标——人与人共同目的一致性
(2)贡献的意愿——有意识的协调
(3)信息的沟通——解决大规模的协同
3、组织的8个比喻
在第4章,作者引用学者加雷斯·摩根的8个视角,对组织进行一系列的形象比喻。
(1)组织是机器。
经典的组织机械论观点,组织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存在的。
(2)组织是有机体。
对组织机械论进行纠偏,组织不仅是刚性的,也是柔性的,不仅内部自洽,还要参与外部交换。
(3)组织是大脑。
更关注大脑与肢体间的关系,比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决策过程,属于全息型组织、自组织、海星型组织的范畴。
(4)组织是文化。
强调信仰、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5)组织是政治系统。
政治是一个中性词,政治是一种从分歧中产生秩序同时避免独裁统治形式的方法。
(6)组织是心灵监狱。
这个观点说明我们如何被自己的惯性思维所困,容易陷入“集体无意识”。
(7)组织是变迁和转换。
组织存在量变、质变的关系,这一观点展现的是组织变革的逻辑,有时循序渐进,有时则是脉冲式。
(8)组织是统治工具。
这一派的观点,主要质疑的是组织本身的合法性,目前的组织一定就是合理吗?
4、组织的灵魂四问
组织从何而来?作者梳理组织的“灵魂”4问:
(1)为什么一定要形成组织?
人与人交往自然而然产生非正式合作,组织是从非正式合作中产生的。
(2)非正式合作何以持续?需要什么条件?
非正式合作持续的两个条件:“事成”、“人爽”。
(3)非正式组织为何会向正式组织转化?
为更有效的协调个体间的行为关系,比如明算账,定规则。
(4)组织如何定义?
组织——“有意识地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种系统”。
5、组织管理的三要素
作者提出来一个组织管理三要素模型,可以作为组织建设的抓手:
(1)高管共识
对应的是方向性问题、共同的目标,也事关企业内部的稳定。
(2)业务贯通
在组织维度上,主要对应的是流程与结构建设,对应的是“组织即编织”。
(3)体系健全
对应的是业务和流程背后的标准、体系、知识与能力建设,对应的是“组织即器官”。
6、组织成长的5道坎
作者对组织成长独特解读,可以理解为企业成长阶段论的通俗版。
第一阶段:拼产品和时运
主要搭外部环境的顺风车,行业>经营>管理,取势至关重要。
第二阶段:拼品牌
致力于营销与品牌、规模成长,抢占消费者心智,成为某一细分品类的第一品牌。
第三阶段:拼战略定位
考验的是企业家的定力。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要聚焦主航道。
第四阶段:拼组织能力
不同行业遇到的瓶颈不一样,劳动密集型是人员规模,资金密集型是收入规模,技术密集型是管理复杂度。
第五阶段:拼战略延展性
当主营业务遇到增长瓶颈、成长极限时,适时启动二次创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第二曲线”去掩盖“第一曲线”的问题。
7、组织的4个复杂度
作者总结组织成长“复杂度”交织在一起的4条线:
(1)业务结构
涉及价值链或产业链的延伸,即产品线丰富化、产品多样化、产业多样化。
发展逻辑:单产业单产品→单产业多产品→相关多产业多产品→非相关多产业多产品
(2)区域结构
而全球化企业强调“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运作”,互联网公司强调“产品虚拟化、交易在线化”。
发展逻辑:本地性企业→区域性企业→全国性企业→跨国型企业→全球化企业
(3)组织结构
背后伴随着的是横向流程分工、纵向决策分工的日趋复杂化。
发展逻辑:混沌状态→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总分公司和母子公司制
(4)资本结构
当资本介入、企业上市后,组织管理势必增加新的复杂度
发展逻辑: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股份制公司→公众公司
8、组织设计的3个类型
关于业内五花八门的组织结构,作者总结为三大类型:
(1)以任务为中心
以直线职能制、团队制为代表。关注的是责任的分与合,即部分责任与整体责任。
(2)以结果为中心
以独立核算的事业部制为代表。强调的是责任的完整性,即落实完全责任主体
(3)以关系为中心
诸如母子公司制、企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平台组织等。考量的是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之分。
9、组织的3个形态
所谓组织形态,包括组织形式和组织状态,。“组织形式”体现的是设计者的心思,跟“组织结构图”保持一致,“组织状态”反映的是组织真正的样子。
作者认为,组织形态有3种:
(1)经济形态——理性而富有秩序,遵循的是效率逻辑。
(2)社会形态——反映的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的远近亲疏,遵循的是情感逻辑。
(3)政治形态——遵循的是博弈逻辑。
10、组织协同6个要素
什么是组织设计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作者分享了一个“组织协同模型”,包含了六个要素①环境;②战略与目标;③工作/技术;④正式组织;⑤非正式组织;⑥人员。
这个模型还有几个重要推论:
(1)商业环境影响组织模式,该敏捷的部分就敏捷,不该敏捷的就别瞎敏捷了。
(2)战略决定组织,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3)组织方式取决于组织所处的任务环境。
(4)任务信息需求=复杂性×不确定性×互依性
(5)技术的不确定性越高,组织的正式化程度、集权化程度越低。
11、组织创新的三角模型
为什么总有一些组织更擅长创新?
作者认为,擅长创新的组织与容易扼杀创新的组织,往往在结构层面没有太大差别,关键差别在于组织内部的活力和氛围,并提出了组织创新活力的三角模型:
(1)创新的土壤——最需要改变的是企业家和高管层的管理方式、领导水平。
(2)创新的种子——越是有教派文化的企业,越是需要主动搞“自我破坏”,有计划地引入大咖,引入新思想。
(3)创新成活率——对失败保持宽容,“只有试错才能试对”。
12、超组织管理的三项任务
对于时下热门的“平台型组织”或“生态型组织”,作者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而且,作者始终认为,对“超越组织自身边界的管理”(即“超组织管理”)来说,有三项任务是绕不开的:
(1)目标的利他性
企业如果想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发挥价值,就必须重视目标的社会性,实际上,要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大家可以联想一下最近陷入反垄断风波的某几个平台公司)
(2)能力归核
不少企业一旦开启了更广泛的社会合作,卷入利益网络中之后,就很难收得住自己的野心了,很难在战略上保持应有的克制,有必要在能力维度上加以约束。(这个能力指战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重塑关系
在组织社会化的今天,人才和业务都是跟着机会走的,考验的是企业家的战略远见与领导力。在价值网络中,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中心,网络依附于价值,而非价值依附于网络。
三、写在最后
这本书,当然不只是上面这些干巴巴的文字,还有半本书是“实践篇”——作者一手的管理调研案例,写得生动而深入,且有结构化的梳理。
当然,我最欣赏的是,丛博士在做企业研究和写书的“心路历程”,他说:
“……理论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必须完整地走过三个阶段:一有自己的经验材料,二有独特的问题意识,三有自洽的理论体系,这三个阶段是无法跨越式发展的,如果不从第一阶段做起,恐怕永远到不了第三阶段。”
祝贺丛博士的新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