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 · 艺术面孔|辛苦写字的人--何来胜

何来胜,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偶然
“我写字是很辛苦的。”多次获全国大奖,但何来胜从来没有作为“名家”的思想包袱。“辛苦”这样的字眼,常常从他口中说出,用来形容自己。
从外形看,何来胜不像南方人,人高马大,笑时爽朗,交谈时还很直截了当。一见之下,这位书法家颇有些豪迈。
但在思考某些问题时,他又唯恐思虑不周,甚至会有点纠结。八尺整张的作品,有时要一遍一遍去写,写个十几张二十几张,才能勉强挑出一幅满意的。
何来胜觉得,创作是一个周期很长的过程。“出一幅精品,一两个月的时间都有可能。”从酝酿到写成直到写得满意,中间会冒出各种问题:写什么内容?用什么书体?字体结构又怎么处理?……
用他的话形容,“这是件妙手偶得之的事情”。细微之处,都有讲究,偶发性因素尤其不容忽视。要写好一幅字,环境、心境都很重要。总之,功力之外,要讲究个“境”字,此时此地,彼时彼地,写字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正如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在外人看来,曾获两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是开了挂的人生。这一奖项,如同中国戏曲梅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等,都是本艺术门类最高奖,是多少书法家一生孜孜求之不得的。何来胜却把这些闪闪发光的荣誉形容为“运气使然”。
他谦逊得很,对自己要求也相当严苛。他告诉我们,2002年写的“唯有观书堪遣虑,应须守道勿羞贫”,也就是第一次获得兰亭奖的那幅作品,是近20年来自己最认可的,“写一幅好作品太难,写出自己真正满意的更是难上加难”。
何来胜书法作品在当代隶书大师中,何来胜最爱沈定庵老先生的书法,受之影响很大,“从我的作品中,你或许能看出他的影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如何确立更鲜明的个人风格,他也为之苦恼过。
怎样创新求变?这是个永恒的课题——不能为变而变,不知变而变。所幸,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使他在风格探索中有了更多的个人思考:“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
标签
“书法之乡”绍兴,也是何来胜的故乡,那是一片千年来与笔墨割舍不开的土壤。会稽山阴的兰亭自不必说,甚至三味书屋中刻着的“早”字,都有说不尽的书韵。
因为喜欢书法,何来胜10多岁就拿起了毛笔。因为喜欢隶书,他一辈子与之有了不解之缘。
观察他的隶书作品,有大河奔流般的伟岸气势,又有一股厚而不滞的隽永,历经岁月变迁,如今已自成一家。比如,“龟虽寿”巨幛、“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对联,雄浑厚重又透出灵逸,质朴中又化入秀骨。
如果说“碑”,是质朴、刚劲、激进,“帖”,是流美、圆融、平和,如此衡量下来,他当属碑派。在他看来,汉代和清代,是隶书发展的两个高峰期。汉碑品目繁多,风格各异,清人隶书则是继汉之后的又一高峰。他既临写过《张迁碑》《石门颂》等诸多汉碑,也深研过清代邓石如、伊秉绶隶书。
何来胜不拘小节,喜欢写大字,字里行间透露出阳刚正气、大美神韵。学书20余年,他早已给自己贴好了“标签”。
对于书写的内容,何来胜喜欢抄写那些优美的字句,比如刘禹锡的“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又如陆放翁的“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他的书风一直在变。较之10多年前带有北碑意味的书写风格,现在圆润了许多。他说:“风格的确立是一个自觉渐变的过程,艺术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行进
不断变化的,除了书风,更是年月。风格只是手法体现,更内在的是人生体验。2019年底,作为引进人才,他调入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除了从事创作之外,给学生上课成了他的主要工作。
何来胜书法作品工作室的墙上,贴着一张大大的课程表。两周上课、两周外出考察、三周艺术实践……时间在缜密的格子中,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去年疫情初期,正值他上任新岗位。学校疫情防控严格,只能网上授课。他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是在工作室完成的。
当时上课是什么样的感觉?“上网课是件新鲜事,之前没有接触过,蛮有趣的,”何来胜笑说,“自己不会连电脑,这些都是爱人给我准备的。”他爱笑。这一笑,也就不知道是自己可爱,还是跟学生们相处这件事可爱了。他的确很享受这样的体验。
也许艺术家就是需要不同的人生体验,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时间往前,1994年从绍兴到中国美术学院上学,而后回炉深造读研、读博;2004年到绍兴画院工作,15年后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人生和灵感,都在不断行进中。
这种行进,正如他说,虽然整个创作的过程非常磨人,但仅仅就拿笔的动作而言,很快就能结束,因为笔是一直在动的。笔触是情感的表达,当灵感勃发的那一刻来临时,笔是留不住的。
4月中旬,何来胜将奔赴新昌组织一场全省书法家协会隶书研修班。培养书法骨干、壮大书法浙军队伍是省书协一项重要工作。他说:“相对楷书、行书等字体来说,浙江书法圈隶书相对是薄弱环节,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能够补短板促发展。”
写字功力是一种积累,长年累月地练习,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笔性精进最好的途径。“学书练书,向来就是最磨砺心性的,这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情,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天赋。”对此,何来胜悟得通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