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汇总!膝关节不稳的临床分类

膝关节不稳定的分类

◆  ◆  ◆  ◆  ◆  

第一类:单平面不稳定(单轴向移位,单病理性旋转轴)

A、内侧不稳定:伸膝0度位,外翻应力,膝内侧张开。内侧副韧带、内侧关节囊、前交叉韧带、后斜韧带、前后关节囊的内侧部分损伤,甚至有后交叉韧带损伤。屈膝30度位,外翻应力,膝内侧轻度张开。内侧结构有限损伤,不包括交叉韧带损伤。

B、外侧不稳定:伸膝0度位,内翻应力,膝外侧张开。外侧关节囊韧带、外侧副韧带、股二头肌腱、髂胫束.、弓形复合、腘腓韧带、后交叉韧带,甚至是前交叉韧带损伤。屈膝30度位,内翻应力,膝外侧轻度张开。外侧结构有限损伤,或正常,需与键侧对比。

C、后侧不稳定:后抽屉实验应力,胫骨后移。后交叉韧带、弓形复合、后斜韧带损伤(部分或完全)。

D、前侧不稳定:旋转中立位前抽屉试验应力,胫骨前移。可能包括前十字韧带、内外侧关节囊韧带损伤;其中应注意复合前侧旋转不稳定的存在。

第二类:旋转不稳定(双轴向移位,双病理性旋转轴)

A、前内旋转不稳定:胫骨内髁相对于股骨外髁向前移位(X),外侧关节间隙张开(Z)。内侧关节囊韧带、内侧副韧带、后斜韧带、前交叉韧带损伤。

B、前外旋转不稳定:屈曲90度位,胫骨外髁相对于股骨外髁行前移位(X)外侧关节间隙张开(Z)、外侧关节囊韧带、弓形韧带复合、前交叉韧带损伤。近伸直位,胫骨外髁相对于股骨外髁向前半脱位(X)前交叉韧带损伤,可能有外侧关节囊损伤(轴移实验,jerk,MacIntosh)

C、后外旋转不稳定:胫骨外髁相对于股骨外髁向后移位(X)外侧关节囊张开(Z)。腘肌腱、弓形韧带复合、外侧关节囊韧带、后交叉韧带损伤(外旋位膝反张实验,反轴移实验)。

D、后内旋转不稳定:胫骨内髁相对于股骨内髁向后移位(X)内侧关节张开(Z)。内侧关节囊韧带、后斜韧带、后交叉韧带、后侧关节囊内侧、半膜肌止点损伤,可能前交叉韧带损伤。

第三类:复合不稳定(双轴向移位,多病理性旋转轴)

A 前外+前内旋转不稳定:胫骨平台两侧同时相对于股骨髁向前移位,关节两侧可有不同程度的张开。但是在胫骨平台外旋或内旋时胫骨平台向前移位可消失。

B 前外+后外旋转不稳定:胫骨外髁相对于股骨外髁既可向前也可向后移位,外侧关节间隙张开,广泛外侧结构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偶有后交叉韧带损伤。

C 前内+后内旋转不稳定:胫骨内髁相对于股骨内髁前后移位,内侧张开。内侧结构,半膜肌,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病理性旋转轴的分类与分布

◆  ◆  ◆  ◆  ◆  

第一类:单平面不稳定(单轴向移位,单病理性旋转)

A、内侧不稳定:与X轴平行的的外侧病理性旋转轴(异常外展);

B、外侧不稳定:与X轴平行的的内侧病理性旋转轴(异常内收);

C、后侧不稳定:与Y轴平行的的后侧病理性旋转轴(异常屈曲);

D、前侧不稳定:与Y轴平行的的前侧病理性旋转轴(异常伸直)。

第二类:旋转不稳定(双轴向移位,双病理性移位)

A、前内旋转不稳定:与Z轴平行的病理性前外侧旋转轴,与X轴平行的外侧病理性旋转轴;

B、前外旋转不稳定:与Z轴平行的病理性前内侧旋转轴,与X轴平行的内侧病理性旋转轴;

C、后外旋转不稳定:与Z轴平行的病理性后内侧旋转轴,与Y轴平行的后侧病理性旋转轴;

D、后内旋转不稳定:与Z轴平行的病理性后外侧旋转轴,与Y轴平行的后侧病理性旋转轴。

第三类:复合不稳定(双轴向移位,多病理性旋转轴)

A  前外+前内旋转不稳定:与Z轴平行的病理性前内+前外旋转轴,与Y轴平行的前侧病理性旋转轴,与X轴平行的内外侧病理性旋转轴;

B  前外+后外旋转不稳定:与Z轴平行的病理性前内+后内旋转轴,与X轴平行的内侧病理性旋转轴,与Y轴平行的前后侧病理性旋转轴;

C 前内+后内旋转不稳定:与Z轴平行的病理性前外+后外旋转轴,与X轴平行的外侧病理性旋转轴,与Y轴平行的前后侧病理性旋转轴。

韧带损伤的分度及标记方法

◆  ◆  ◆  ◆  ◆  

分三度:

1度:少量纤维或1/3以下的韧带损伤,无关节不稳;

2度:中量纤维或2/3以下的韧带损伤,无关节不稳;

3度: 2/3以上的韧带损伤,有关节不稳定。

在临床应用中,常以对侧肢体作为对比检查的对象,当与对侧关节的稳定试验比较无差别时记为0度,差别在5mm以内为1度;差别在5-10mm为2度;差别在10mm以上为3度;使用0-3+表示法:1+代表5mm以下移位;2+代表5-10mm移位;3+为10-15mm移位;后又有定义4度为15mm以上移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