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失踪600多年,据说他藏在了江西的这座山里
三清山《雾绕群峰》 移动DIY 摄
江西名山众多,有人文圣山庐山,道教祖庭龙虎山、道教名山三清山、云中草原武功山、天然氧吧明月山、革命摇篮井冈山等等。
雄奇险秀,鬼斧神工,每一座山都是大自然给赣鄱大地最好的馈赠。同时,“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之锦绣,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一个个亘古流传的佳话事迹、典故传说。
三清山-摩崖石刻,上书“天下第一仙山”
三清山正是如此,道教故事、墨宝佳篇......除此之外,关于她与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传闻也一直被世人关注与猜测。
三清山《问道三清 》用镜头看世界 摄
那么,一个是大明朝瞩目的皇帝,一个是南方的道教名山,这两者又是怎么联系上的呢?
事情还要从建文帝失踪开始说起。
明建文皇帝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的“离奇失踪”是明史第一大谜案,中国四大历史谜案之一。相信关于这些大家并不会陌生,无论是猎读史籍还是观看影视作品,都有大量的描述与猜想。
时间回到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金陵称帝建立大明王朝,31年后驾崩,因太子朱标早逝,依嫡传制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太子朱标之子)。
建文皇帝朱允炆
1399年朱允炆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出生于1377年的朱允炆,此时年仅21岁,英姿勃发,踌躇满志,推行新政,深得民心。
后为巩固皇权,建文帝采用大臣齐泰、黄子澄建议厉行“削藩”。这一举措严重损害了叔辈藩王们的切身利益,几乎所有的诸侯王都对此不满,尤其是手握重兵,觊觎帝位的四叔燕王朱棣。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借口朝中有难,奸臣当权,以“清君侧”名义,率兵发动了叛逆的“奉天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兵临城下进攻南京,此刻的建文帝以一场大火结束了这一切,也留下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离奇失踪”的千古谜案。于是,正史野史就有了扑朔迷离的记载,有自焚说、逃亡说等等。
那建文帝真的死了吗?
从《明史·胡濙传》中可以略知部分线索。胡濙,正是朱棣派出去寻找建文帝的大臣。整整16年,寻遍华夏大地,直到永乐二十一年的一次深夜,皇帝朱棣已经睡下,还要急忙召见归来的胡濙。
明成祖朱棣
而正是胡濙此次的深夜到访,打消了朱棣十几年的疑问、忧虑、恐慎。至于胡濙到底和朱棣说了什么,我们不得知,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建文帝并没有死于那场大火。
也许胡濙真的是见到了建文帝,也许建文帝让他转告叔叔朱棣“二十年过去了,我也不想再争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我只想一个人继续活下去。”这才让朱棣“至此帝始释”。
一切都是猜测,那么建文帝到底去了哪呢?
我们言归正传,这个时候,传闻建文帝隐身于江西三清山。
三清山
三清山,中国道教名山,山之上有三清宫,为宋朝王霖始建,明景泰年间王祜在其先祖三清观旧址复建三清宫、两廊、后阁、门楼、牌额及圣像,且延请全真道士詹碧云住山治观。
三清宫
三清山从此被称为道教“无双福地”。
全真道士詹碧云,据说是浙江常山人,将毕生精力献给三清山,也是让三清山成为道教名山之一的关键人物。其羽化后,在三清山有陵园,名“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陵园规制雄伟壮丽,与明代皇陵大墓极为相似,只是规模略小些。
明冶山詹碧云藏竹之所
上面还可以隐约看到“明冶山詹碧云藏竹之所”几个大字
明冶山詹碧云藏竹之所
且该陵园建筑风格与南京的明太祖皇孝陵十分相似,绝非普通道人可以建造。
王祜墓
同时,离“詹碧云藏竹之所”几步之遥的三清山开祖“王祜墓”却显得小而简单,甚至可以说有点寒碜。试想一下,一个普通“道士”怎么可能功高盖主?
据传,此为詹碧云像
所以专家就推测,“詹碧云”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仅凭这一点自然不够佐证。以下几点也是专家做出此定论的最好说明。
具体如下10点,为您解惑:
1、詹碧云藏竹之所东北侧面的一块山岩,山岩上刻有“螣冈”二字。螣为会飞的蛇,民间将蛇称为“小龙”。建文帝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十二月五日,为农历丁巳年,属相为蛇,即位时年仅21岁,也可谓小龙。
龙虎殿附近的龙石雕,这样的龙雕有很多,左边则是虎雕
2、三清宫前牌坊上有一幅石刻对联“天颜咫尺登坛皆俯首之恭,云路迢遥入门尽鞠躬之敬”。“天颜”就是帝王的容颜。试问,在那个年代,普通人敢如此自称?
三清宫石牌坊
3、三清宫大殿石柱楹联镌刻“一统大明祝皇祚于百世千世万世,三元无极存道气于玉清上清太清”。传说是建文帝隐身三清山时所题,而且还讲明了三清山与大明江山的关系。
三清福地
4、三清山北山西路有一座似台非台,似塔非塔的明代古建筑,名“西华台”。据建文帝随臣程济《从亡随笔》记载:“(建文)帝独与济及梁良用潜出西华门”。
西华台
2006年,南京的施工人员在原南京宫城的西华门附近一工地挖到了一条由青条石砌筑的宽约1.5米、高约2米,足可供人临危逃生用的大型涵洞,专家断定:建文帝从宫中出逃是存在可能性的,而此处正是西华门。于是三清山西华台的独特建置,更有着建文帝象征性纪念物的意义。
西华台
5、墓附近花岗岩石壁上有“方豪上”石刻,民间相传称为“天书”,据解读:“方”,指的是建文帝的老师,翰林侍讲方孝孺,朱棣称帝后,不降,后被诛十族;“豪”,指古豪州,中都临豪凤阳,即朱元璋故籍地安徽凤阳;“上”,指尊长,又专指君主、皇帝;除此之外还有“王華刊”“蒋鎬湛陳”“摽来鹤侍”“行”等石刻,专家认为这是建文帝上下五代极简之家族隐语谱牒。
“方豪上”天书之谜
6、三清山坊柱北侧楹联:“上下信士朝奉诚心有感,左右灵官监察正法无情”。其中的 “上、下、信、诚”四个字正是“允”字,“上、下”指上下结构,“信、诚”,在《尔雅》中释注:“允,信也、诚也”。
三清宫牌坊北面
下联则是“炆”字,“左、右”指左右结构,“左右灵官”分别指的是火车灵官王元帅和三清山甬道右侧魁星殿的文曲星,左“火”,右“文”,自然就是炆,上下联正好就是“允炆”。
三清宫牌坊南面
7、"建文”二字在三清山当地方言中读作“詹云”,几百年过去至今未改,而“碧”字上半部现合起来为“皇”字。“皇”字为九划,下半部“石”字为五划,则暗示为“九五之尊"之意,五划也可以读作“吾”,则是“吾皇”,试想一下能称得上“九五之尊”的“吾皇",除建文帝还能有谁呢?
“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
8、“明冶山詹碧云藏竹之所”,“藏竹”即是“藏主”,暗喻让人们来瞻仰曾经治理过大明的主人;
“明冶山詹碧云藏竹之所”
9、朱元璋曾在鄱阳湖大战中击败陈友谅,奠定了朱明王朝的基业,而此地正是鄱阳湖康狼山之战的附近,据传,朱元璋长子朱标(建文帝父亲)曾寄养在此地一农户家,朱标一脉的人对这里非常熟悉。
三清山-一线峡
同时,如果从南京乘船沿长江一路南下,通过交织密布的水道进入鄱阳湖,也是躲避各路关卡盘查,隐匿行踪的好办法。
10、在三清山脚下东北方向的一个地方有个三觉禅寺,里面有一块清代乾隆年间所立的碑,碑文显示,靖难之役发生之后,建文帝曾到此借宿了一晚。据说,建文帝当时在这里还曾亲笔手书一副:冰骨傲霜月,清心扫烟云的对联。此外,在三清山三清宫的大殿里还有一个有关建文帝的石刻,依旧保存清晰。
飞仙台
风雷塔
以上,这些历史遗迹及记载,足以证明“詹碧云”可能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但具体如何,还需考古研究进一步判定。
不过在当地的确有很多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故事及遗迹,比如三清山背面江西德兴昄大乡。有专家推测,当年建文帝“失踪”后有可能云游了很多地方,最后到了晚年才来到三清山的。
建文帝到底去哪了?到底有没有在那场大火中丧生?这一切都是历史谜团。
无论詹碧云是普通的全真道士,还是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但他对三清山的道教文化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詹碧云的“藏竹之所”,也不仅就成了他的灵魂清净的住所,也成了三清山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的建筑瑰宝。
三清宫葛玄塑像
如果对这段传闻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三清山走一遭,看一看那布满历史气息的明建筑,感受下三清山浓厚的道家文化以及三清山极致美景。
涵星池头的伏魔上相
九天应元府
龙虎殿
三清山,绝对是你不会白来一趟的景点。
三清山
所谓“三清天下秀”,14亿年的奇峰异石,带你一饱奇峰参天、幽谷千丈山岳奇观眼福。
三清山云海,露出的山头像瀛洲三岛
还可以在南清园景区观峰林,在三清宫景区感仙气缭绕,在玉京峰景区登最高峰赏云海看日出,在东西海岸景区漫步全国最高最长的高山栈道,在万寿园景区探寻养生之道,在西华台景区赏沿途诗情画意,在石鼓岭景区观玉帘瀑布,在三洞口景区看三清山腹地另一面......
三清山-东方女神
三清山《巨蟒出山》 潘进 摄
三清山-海狮吞月
三清山-彭祖寿星
三清山主峰玉京峰
还有绝境等你来揽,东方女神、巨蟒出山、玉女开怀、猴王观宝、老道拜月、观音赏曲、葛洪献丹、神龙戏松、三龙出海、蒲牢鸣天等等。
最后,附上三清山“佛光”奇观图,感谢您的阅读,愿见者好运!
三清山“佛光”奇观
三清山“佛光”奇观
三清山“佛光”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