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4.天子的教化

天子的教化

强调的是宫廷向外,向天下人和后代子孙展示,作为天子,“我”是怎样的,“我”的朝臣,后妃,百姓又是怎样的。体现出皇帝对宫廷内外,朝野上下各种关系的把控,让天下人看到皇帝的威严,也看到皇帝的关切

天子的教化:

  • 20.《女史箴图》后宫女子要遵守哪些德行?

  • 21.《历代帝王图》皇帝的“紧箍咒”是什么

  • 22.《韩熙载夜宴图》什么样的大臣最难当

  • 23.《江行初雪图》皇帝怎么了解百姓的生活?

  • 24.《货郎图》宫廷里为什么这么多货郎图

原文约2500字 | 建议阅读7 分钟 |

20.《女史箴图》

20.《女史箴图》后宫女子要遵守哪些德行?

顾恺之

唐代临摹

348cm×25cm

顾恺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宫廷画家,他开创的“高古游丝描”(春蚕吐丝描),笔法像春蚕吐出来的丝一样飘在空中。

《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创作的,这篇文章主要是要告诫女官妃子遵守规范,崇仰妇德,避免出现西晋贾皇后揽权的现象,主要故事有12个,但这幅画现存九段画(其他3段应该丢失):

  1. 冯婕妤站在黑熊前面保护皇帝汉元帝,冯婕妤身上的线条正是“高古游丝描”,一气呵成,粗细均匀。呈现明显的教化意味(宫女只为皇帝服务,关键时刻必须舍命保护皇帝,即使在紧要关头宫女也不失优雅挺拔的姿态)

  2. 班婕妤辞谢与汉成帝同辇的故事(她明白皇帝首先要考虑国家大事而不是儿女情长)

  3. 画的是崇山峻岭,太阳月亮和各种动物等象征世界和谐圆满

  4. 两个妇女对镜梳妆。用来表现“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不要太过修饰自己的相貌,而要修饰你的心性

  5. 一妇女侧坐床内,一只胳膊搭在窗上,面容严肃。一个男子坐床边,鞋尚未穿好,回头看着妇女。这是意在说明“出其言善,千里应之”,如果其言不善,尽管是夫妻,也要造成“同袁以疑”。(也有说是“相敬如宾”)

  6. 全段描写人物众多,但表情各异,丰富多彩,表现家庭和谐

  7. 男子在前,女子紧随其后,见男子回身做摆手相拒之状,便停了下来,作出一种扣心自问的姿态。这段是用来表示“欢不可以读,宠不可以专”。规劝女子不能刻意争宠

  8. 一个妇女端坐,微微低下头来,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9. 独自站立的女子是女史官,右手执笔,左手托着一本书,似乎在宣读《女史箴》

21.《历代帝王图》

21.《历代帝王图》皇帝的“紧箍咒”是什么

《历代帝王图》

传为唐代阎立本画

【画面从右至左画有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各帝王图前均楷书榜题文字,且均有随侍,人数不等,形成全画卷相对独立的十三组人物,共计四十六人。】

  1. 《历代帝王图》画了从东汉到隋代共13位皇帝,每一位的个性都能得到了鲜明的刻画,都是根据历史记载而画出来的。以曹丕和刘备为例,曹丕咄咄逼人,而刘备比较温和宽厚,更像一位好皇帝

  2. 帝王图最初被创造出来,不是作为美术作品让人得到审美的感受,而是为了给皇帝提供诫训。对皇帝的约束来自于大臣和历史的评判——皇帝的真实容貌不重要,但你的所作所为、留下来的评价,最终会成为你留在历史的最终形象,被世世代代所铭记,这就是历代帝王头上的紧箍咒。

  3. 这件作品传为阎立本所画,但存在争议,从细节上看,画技不算高妙,但不影响其用来警示帝王的作用。

22.《韩熙载夜宴图》

22.《韩熙载夜宴图》什么样的大臣最难当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

(1)中国绘画中,写实绘画通常都有明确的功能,这件作品就是南唐后主李煜派宫廷画家去监视和记录大臣韩熙载而留下的作品(韩熙载投靠南唐,但其家乡建立的后周又不停给南唐压力,导致他在南唐的处境非常尴尬,他知道有人在密切关注着他,所以他总是宴请各种各样的人到他家欢聚,给自己塑造一个不问政治的酒色之徒的形象)

(2)顾闳中除了善于描绘细节外,还特别善于表达人物的表情和神态。画中内容按时间顺序如下(从右到左):

  1. 韩熙载正和客人听琵琶

  2. 韩熙载打鼓给舞女伴奏

  3. 韩熙载在榻上和几位女性对话

  4. 韩熙载坐在椅上点歌

  5. 韩熙载知道画家顾闳中在,但不跟他对视

(3)这件作品具有很强的文献价值:

  1. 能够直观而真实地反映特定的历史片段

  2. 画中的瓷器与后来考古发现的事物形成了有力的对照

23.《江行初雪图》

23.《江行初雪图》皇帝怎么了解百姓的生活?

《江行初雪图》

南唐赵干

【《江行初雪图》全卷描写长江沿岸渔村初雪情景。全卷人物神态生动,刻画准确,鱼鳞般的水纹用尖细流利的线条绘成,一丝不苟。绘坡石及树木大多用笔简劲老硬,皴法与墨染浑融,表现出一种清刚利畅的情趣。】

  1. 《江行初雪图》作为宫廷画,满怀同情心地刻画底层人民辛勤劳动的状态和处境,类似19世纪法国的写实主义,表现了皇帝(李煜)会民生的关注,对臣子的敦促。

  2. 《江行初雪图》表现民间生活,但并不是南唐社会平民化的体现 ,而是继承了自唐代王维以来的文人传统或者说精神追求,暗含着“渔乐”的概念,它体现出劳动人民并不以此为苦,而是把这种生活中的艰苦视作为常态,这是历代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的,在他们看来,这种平淡中蕴含着美,蕴含着不为庸俗事务所累的高贵品性。

24.《货郎图》

24.《货郎图》宫廷里为什么这么多货郎图

《货郎图》

南宋李嵩

【《货郎图》是南宋画家李嵩创作的团扇绢本水墨淡色画。李嵩创作过多幅货郎图,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堪萨斯州阿肯博物馆的尼尔逊美术馆及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货郎图》的规格是纵25.5cm,横70.4cm,其余的均为小幅。

全图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表现了南宋时钱塘一带的风土人情。此画线条细腻雅致,货担上的物品用笔如丝柔韧圆转,而人物的衣纹则使用颤笔,转折顿挫恰当地表现出下层妇孺身着布衣的特色。细劲线描,传神地勾出朴实的形象,把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来描绘,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写实画技高超:李嵩擅长画人物,《货郎图》初看非常写实,人物惟妙惟肖,物品丰富而逼真展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功力。他还擅长画界画,能把建筑物品画得非常规整细致

画中疑点:

  1. 李嵩是宫廷画师,他的创作的服务对象是皇帝

  2. 货郎担的货物多得超乎异常,与其说是写实,不如说是种象征

  3. 其他货郎图中有写着“三百件”“五百件”:可能指的是画作复印的件数

  4. 货郎里的货物种类很全,有日常用品,工具,食物,玩具,药物,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5. 有些货郎图隐约看到扇骨,也就是画在扇子上被人用过

由这些疑点可以猜想:这件作品描绘的不是货郎,而是一位懂得民间需要关心民生的皇帝,画上的货郎代表皇帝以国家身份给老百姓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所以这个货郎看似不合理的装货方式其实表明皇帝为天下百姓负担责任,还要求其大臣也能做到,所以把画复制到扇子上时时刻刻提醒大臣们

(0)

相关推荐

  • 《韩熙载夜宴图》中隐藏着什么

    本文作者:宋志江 <韩熙载夜宴图>是否隐藏着什么历史秘密?让我们先从音乐.歌舞说起. 音乐.歌舞在中国发生很早.古代中国是音乐.歌舞强国.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音乐和歌舞具有娱乐和教化两大功 ...

  •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3.天子的规仪

    天子的规仪 从这些为宫廷内部服务的作品,多个角度表现皇家和贵族的日常用度,习惯,趣味等,在技巧和材质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宫廷的至高地位.汉唐时期确立的规范和风格,对后世宫廷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天子的规 ...

  •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学习笔记

    目录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0.为什么中国人看不懂中国画了? 打倒文人画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1.此岸的彼岸 这些来自墓葬的作品,使我们看到古代中国人的生死观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2.佛禅的因缘 佛教艺术是用 ...

  •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7.野逸与独创

    野逸与独创 明清时期,中国画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怎么能够不沿袭他人.独辟新径,成了特别困难的事情.而野逸与独创,就是说有些画家突破了传统,走出了当时被认为有点"野",但现在看来却具 ...

  •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6. 古代的现代

    古代的现代 古代的艺术作品,却体现了现代的艺术追求,也就是追求个性的表达.古代文人通过书法和绘画表达出他们各自的性情和观点. 古代的现代: 34.<丧乱帖>书法如何成了艺术 35.< ...

  •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5.山水见精神

    山水见精神 山水画是以状物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结.精神.观念和理想.不仅仅为了追求美的形态,而是借助自然来传递一个群体,一个时代的精神 山水见精神: 25<游春图>怎么理解山水画的真正 ...

  •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2.佛禅的因缘

    佛禅的因缘 佛教艺术有不同的方式,如石雕.壁画或卷轴,核心都是用美术的方式去建立宗教跟人之间的关系,呈现人对宗教的思考,它们给我们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宝藏. 佛禅的因缘: 08 敦煌< ...

  •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1.此岸的彼岸

    此岸,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彼岸,是古人看来死去之后的一个未知世界. 这些来自墓葬的作品,使我们看到古代中国人的生死观,他们身处此岸的时候,怎样看待已经走向彼岸的家人,怎样为他们处理后事.这些习俗.处理方 ...

  •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0.为什么中国人看不懂中国画了?

    曹星原的中国美术课0.为什么中国人看不懂中国画了?

  • 曹星原《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灵魂的场域 --美术研究与实践 文 / 曹星原 什么是美术?几十年前,本科学雕塑的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美术史论研究,几⼗年后, 我以仓促准备的第一个展览作为我的思考结果之一. 远山之一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