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研读第20讲:《中庸》教学总结(串讲)
中庸研读第20讲:《中庸》教学总结(串讲)
教学内容:《中庸》教学总结
教学目的和要求:回顾《中庸》研读的学习过程,梳理研读《中庸》的收获体会,进一步理解《中庸》的基本思想、学术价值和影响,弘扬了传统文化和传承薪火。
教学重点:研读《中庸》的特点及成绩;《中庸》的基本思想、学术价值和影响。
《中庸》研读教学总结
一、《中庸》研读教学的回顾
我们老年大学的《中庸》研读课程,安排了二十次讲学。前面十九讲落实了《中庸》全文的解读及朱子《中庸章句序》的赏析。今天进行《中庸》研读的串讲和教学工作总结。回顾《中庸》研读的学习过程,梳理研读《中庸》的收获体会,进一步理解《中庸》的基本思想、学术价值和影响,弘扬了传统文化和传承薪火。
《中庸》研读二十讲衔接《大学》研读十二讲,一共三十二次讲座,适合老年大学的教学节奏,分两个学期在一个学年内完成《大学》和《中庸》的全文学习。
通过《大学》《中庸》研读课程的学习。我们精读原典,领略精髓;切实感受了国学的精妙,体味了思想与灵魂的深度碰撞,弘扬了传统文化和传承薪火。
中华国学源远流长,千年文明积淀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成就了“经史子集”的文化大观,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气质。这是我们应该继承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共享受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研读中华传统的国学精华,品悟经世流传的至上真理,含英咀华,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二、学习《中庸》的收获体会
有的同学说读懂《中庸》,可以提升生命的维度。这个认识是对我们老年大学《中庸》研读班教与学的充分肯定。
人们对《中庸》普遍的理解,应该是不执于一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合度的点,恰到好处。也有人说“中庸”就是明哲保身,和稀泥,不出头。这种说法其实是没有真正地接触和领悟到中庸的真谛,至少是有一些误会。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这样来阐述中庸,达到中庸的境界就是一个理想。
《中庸》第九章里说:“白刃都可以踩,中庸不可能也。”难归难,但不是不能。《中庸》里给了方法论,阐述“道不远人”首先要至诚。至诚就是老实,老老实实的去看清楚天地万物的真相。上律天时,下袭水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和《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是一个道理。
当人们愿意真诚的去看清楚世界时,慢慢的就从矛盾里跳出来了,也就明白了天地是怎么处理万物的矛盾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是处理矛盾的学问。处理矛盾不是一味折中,而是升维超越。
中庸要求我们不要执于一端。如果在二维的空间里,如何去理解这个问题,一般人的答案肯定就是应该取线段的中点。大部份人,包括很多学者都是这么理解的,但是不对。正确答案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空间,选择合适的时间空间和不偏不倚,避免过与不及。超越了自然就明白,什么叫道并行而不相悖。自然也就能采取一个豁达中和的态度。
“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追求中常之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不走极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稳健笃实的民族性格。对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中庸,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又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理想目标。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它能使人适其“度”;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能使人合于“礼”;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它则帮助人们体认并受用宇宙自然的和谐之美。“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三、《中庸》全书内容的串讲
《中庸》完整地论述了儒家的道统论,讲述了“道”的核心内涵,后来经过朱熹注释推崇之后,更成为后世学子必备之作。下面,我们作一下串讲:
第一章·天命:天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此而行叫做“道”,按照道德原则进行修养叫做“教”。喜怒哀乐各种感情美哦与表现出来的样子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前者是根本,后者是规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第二章·时中:君子之所以能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合度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肆意妄为。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中庸至上:孔子说过,中庸大概是最高最好的德行了吧!但人们很少能够做到,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第四章·过犹不及: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就是,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第五章·道之不行:人们对于中庸之道的内容和重要性无法理解,无从实施。要想行道,必先明道。
第六章·隐恶扬善:孔子说,舜经常向人请教问题,又善于分析利害,不宣扬别人的恶行,只表彰别人的嘉言善行。隐恶而扬善。
第七章·守乎中庸:孔子说到,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身中陷阱却不知如何。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中庸之道,却无法坚持一个月。
第八章·颜回中庸:孔子说过,颜回选择的就是中庸之道,得到了一种好道理,便牢牢地记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第九章·中庸难为: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的,官爵俸禄是可以辞让的,锋利的刀刃是可以践踏而过的,但中庸却是不容易做到的。
第十章·中立不倚谓之强: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是强大,孔子说了两种,品德高尚的人,其强处在于用宽厚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即便对方野蛮无礼。勇武好斗的强则是枕着兵器铠甲睡觉,即使死也在所不惜。孔子支持第一种,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是真正的强。
第十一章·遵道而行:孔子说:“探寻偏僻的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称赞他,但这不是中庸之道。”真正的中庸之道,即使隐遁在世间一生不被人知道,也绝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第十二章·道费且隐:君子之道,用途广大而且体态精微。一般来说,就是普通人也能明白道德说法,但是到了精微奥妙之处,即便是圣人也有不及的地方。君子之道费(用途广大)而隐(体态精微)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第十三章·道不远人:孔子说过,道是不能离开人的。君子根据为人的道理来治理人,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就是自己不愿意做的,就不要强加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第十四章·反求诸己: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羡慕以外的事情。君子无论出于什么情况之下,富贵贫穷或其他环境,都是安然自得的。端正自己不苛求别人,自己就没有什么抱怨了。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第十五章·即刻开始: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想走原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第十六章·道真实无妄:孔子说,神明的功德真是大得很啊,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但是它的功德却体现在万物上无所遗漏。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第十七章·大德者必受命:舜是个大德的人,论德行,他是圣人,论财富,他拥有整个天下,,所以有大德的人,名声地位都会随之而来。所以,天生万物,必定根据他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才的先培育,不能成才的就遭到淘汰。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比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第十八章·积德累仁:孔子说过文王是最没有忧愁的人了,父亲开创了帝王的基业,儿子武王继承了他的事业,继而一统天下。后来,周公更是成就了文王、武王的德业。制定礼乐,将其普及。
第十九章·孝者继承:孔子说过,真正的孝就是善于将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承先人的事业。对待祭祀认真,对待礼乐敬重,这就是孝道极致了。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事者也。
第二十章·文武之道:这篇讲述的是关于为政之道、人伦大道、治国原则和真诚的说明。孔子说,周文王、武王的整治措施,都记载在典籍上。贤人治理国家,政事就能迅速推行。所以处理好政事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身,修养自身在于遵循道德,遵循道德要以仁为本。
关于人伦大道,共通的有五条,实行此大道的德行有三种。前者是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这五项是天下共通的大道;后者是智、仁、勇三种是天下共通的品德。
关于治理国家的原则有九条,分别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亲爱亲人、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
关于真诚的说明,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努力做到真诚的人,就是选择好善的目标执着追求的人。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决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就一定要明白。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业,所以行之者一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二十一章·真实无妄:由真诚而自然明白的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成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二十二章·能尽其性: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继而就可以帮助天地化育生命;能帮助天地化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第二十三章·至诚为能化:一般人致力于某一个善端,也就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接着会逐渐显著,接着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
第二十四章·心诚则灵:真诚发挥到极致,就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详的反常现象。祸福来临时,就可以预先知道,最高的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第二十五章·诚者自成:真诚是自我完善的,道是自己运行的。真诚实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同时,真诚还需要完善实物。前者是仁,后者是智。这些都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是实施性才是合宜的。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第二十六章·圣人天地:至诚是不会止息的,所以就会保持长久,继而显露出来,悠久长远,继而高大光明。天地之间的法则,可以用一个“诚”子概括尽了:作为天地没有两个,而它生成万物则是不可计算的。《诗经》里面说到,天道的运行,是多么肃穆啊,永远不会停止!文王的道德是那样纯正,同样没有止息。至诚无息。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第二十七章·圣人之道: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大小礼仪有成千条,这些都有待于有德之人来施行。这些需要道德来凝聚,因此,君子尊崇道德而又追求学问,既达到广博的地位而又穷尽精微之处,即达到高明的境界而又遵循中庸之道。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第二十八章·素位而行: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权,生于现在却要返回古代道路上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没有相应的地位德行,就不要制做礼乐。
第二十九章·居上不骄:治理天下有三件重大的事情,就是议定礼仪、制定法度、考订文字,做好之后,就很少有过失了。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百姓那里得到验证。知道天理人情,其举动行为都能成为百姓楷模,言语成为天下住准则。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第三十章·尧舜文王:孔子效法尧舜之道,有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如同天地那样无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淳朴,这既是天地所以伟大的原因啊。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第三十一章·至圣闻名:讲述圣人的内涵,说唯有天下最圣明的人才能既聪明又睿智,能居于上位而治理天下;广大宽恕,温和柔顺,足以包容天下;分发钢筋,足以决断大事;整齐庄重,足以敬业;文章条例,足以分辨是非。其盛名天下皆知,人人抬爱。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幸,行而民莫不说。
第三十二章·至圣至诚:唯有天下最诚的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大纲,梳理天下的根本道德,知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除了至诚还有什么可以依傍的呢?至诚的人,他的仁德是那样诚恳,他的思想像潭水一样深沉,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第三十三章·君子之道:君子和小人是界限分明的,君子之道表面暗淡而日益彰明;小人之道外表鲜明而日益消亡。君子之道,平淡而让人不厌,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知道远处从近处开始,懂得见微知著,继而可以进入有道德的境界了。并且,君子经常自我反省没有内疚,也就无愧于心了。在慎独的时候,可以做到无愧于心。同时,没有赏赐,君子也会互相勉励,不用发怒而百姓畏惧于刑罚。
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四、《中庸》基本思想、学术价值和影响
《中庸》的基本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证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中庸”由孔子首创,再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展,终于成为一套儒家的处世规范。但如果单纯从“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一个内在的逻辑,传统的“尚中”观念为其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础,孔子结合“时”与“中”,使传统“尚中”思想由静态单一的结构(“无过无不及”),发展成为一个动态变易的系统(“无可无不可”)。同时,孔子又发挥自己精研礼学的优势,以礼制“中”(“礼乎礼,所以制中也”),使“无可无不可”的动态变易系统始终遵循着“经天纬地”之礼而展开,并由此直契天人秩序之美,使中庸上升为一种对天人和谐之美的体认与追求。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其精神内涵在于平衡通达,至真至简,中正包容,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和”。“中庸”思想对当代社会仍具有启示意义,体现在修身、处世、治道三个方面。从“中庸”出发,我们能获得宝贵的精神力量。
结合现实我们来认识一下面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从逻辑方法来看:一种是感性,一种是理性,一种是即非感情又非理性,就是中庸,感性合情不合理,理性合理不合情,中庸即合情又合理,是处理世事的一种智慧。
理性思维用的是人的大脑意识,感性思维是内心储存的过去的记忆,是人的潜意识行为。中庸即调动人的一般意识又调动人的潜意识,即让大脑意识接受,又让内心潜意识愿意,这是让人身心和谐的一种智慧。利用中庸智慧处世即能外部和谐,又能做到自己身心和谐,这是身心内外一体的大智慧,外合天理,内通人性,天人合一。
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空”,无论是“无”还是“空”那些追求的都是人性的极致,追求的是神性、佛性。其结果是求道者甚繁,得道者甚寡,中庸之道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是人性善恶的辩证思考,是经世致用的学问。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为世代文人所推崇,成为国学经典。在重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势下,其文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实用功利的层面,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价值。我们应该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为什么我们崇尚中庸,因为他是人的理性与感性的一种平衡,符合人性。中庸之道的逻辑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平衡,是身心内外和谐一体。纵览《中庸》篇全文,是一篇逻辑缜密的哲理著作,是一本隽永绮丽的文学著作,是一部珍贵精妙的儒家经典。
【学习札记】
周游取乐观风景,闲览群书寻开心。
皓首穷经思人生,研读中庸求诚明。
涵洪雅量古今情,老当益壮尊德性。
继承道统致中和,适度均衡是要领。
《中庸》研读第20讲学习总结
本讲课程我们回顾了《中庸》研读的学习过程,对《中庸》全文进行了串讲,梳理了研读《中庸》的收获体会以及研读《中庸》的特点及成绩,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庸》的基本思想、学术价值和历史影响,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