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谦原创散文丨说房
说房
文/李寿谦
住房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需求,古往今来都是如此。住房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祖先最早是穴居,即住山洞。后来山洞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模仿鸟巢,用树枝构筑房屋。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人类真正意义的房子大约在七千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在地上挖上一米多深的大坑,蓬上顶子(相当于现在的地窨子),人在里面居住做饭,成为最早简易的房子。
根据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考证,人类建造宫殿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商的都城在朝歌,城中有一座摘星楼,相传纣王和妲己整天在摘星楼上饮酒作乐。春秋时期,相传建筑业祖师是鲁班,他在建筑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记得农村老家盖房子,上梁时要在梁上贴上红纸条,上写:“鲁班问道何日好,太公答曰此时吉”,即上梁大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建造宫室,规模最大的莫过于阿房宫了。唐代诗人杜牧作《阿房宫赋》,写得何等形象!“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可是后来被项羽一把大火,化为焦土。
在古代,平民百姓住的是草房。所以,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称三顾茅庐,年轻人刚参加工作叫初出茅庐。陶渊明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诗句,诗圣杜甫的茅屋被秋风所破歌,从而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看来房子和诗也有着不解之缘啊。
房子也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客家土楼,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北方大漠的蒙古包,南方云南的傣族竹楼。这一切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厚重的人文景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人住的是土坯房,经不住风吹雨打。改革开放后,条件好转,农民都盖上砖房,有的盖上二层小楼,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后来政府统筹旧村改造,盖起社区楼房。旧村整合成耕地,极大地改善了生产和居住条件。
房子是当下农村青年结婚必备的硬件。姑娘找婆家,要有房有车,外加几十万彩礼。小伙子结婚真是压力山大。再说有车有房也未必能得到幸福,小品《婚房》有句台词说得好,房子不是家,有爱才有家。农村男青年为了房子、车子和票子,只有当拼命三郎了。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精准扶贫的完成,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李寿谦(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师,大学学历,现退休,寓居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