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不良资产的凭啥瞧不起“三打”?
四大AMC95%的回现来自“三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三重”变成了不良资产行业论坛、会议的热门议题;领导们纷纷表示不良资产处置要运用投行手段,要从“三打”转变为“三重”。好像“三打”就对不起我们金融机构高大上的形象?
传统不良资产处置的“打折、打包、打官司”,素有“三打”之称。四大成立时,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并没有什么历史经验可以参考,据说四大曾一度曾飞往日本、欧美学习先进的处置经验,学到的本质说到底还是想办法把钱收回来,讨债就成了一线员工特别是分公司的日常工作,四大经常自嘲为“讨债公司”。
实际上,AMC内部对于不良资产业务,有着一条内心深入的鄙视链:
投行>资管>非金债>特殊机遇>债转股>传统不良(打折买、打折卖、打官司)
大致如此,既有20年走过来的心路历程,也有现实的利益考量。老一辈的不良资产人,从银行到了AMC,一下从放贷变成要债的,在司法不健全的情况下,向国企讨债,欠钱的大爷,讨债的孙子,难怪老一辈的不良资产人会向往投行的感觉。资产管理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基本都形成了金控集团,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全牌照业务。曾有领导感叹,“我们资产管理公司终于做得像金融机构了!”
股改、引战、上市,不良资产是核心、是概念,丢掉了传统不良肯定是不行的,但依然讲“三打”又不能展示AMC金融机构的专业水准。开会都不稀罕提“三打”了,太low!“三重”、“投行化”就立刻高大上。
为什么强调三重?
重整、重组、重构!具体来说:
重组,说白了是债务的重新安排,约定新的合同条款,包括期限、利息、担保条件等等;资产公司的附重组条件的非金不良业务属于这一类。当前,金融机构这一波不良爆发到现在,银行等机构还比较喜欢跟资产公司合作为一些大客户做类似安排。
重整,即利用重整程序的法定性,统一暴露所有债务,冻结锁定所有资产,根据资产负债情况,对资产进行出售、剥离、运营或增值运作,整合资源,最大化实现资产价值,从而一揽子彻底解决所有债务;
重构,即对问题企业或机构的资金、资产、人才、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重新配置或外部引进,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实现企业价值再造和提升,使企业获得重生。
一般而言,能进入三重的项目,大部分有规模,单个项目的成功,在不需要投入太多人力的情况可能获利丰厚。相比,“三打”有点像来料加工,挣的是牌照、信息不对称、资金成本低的钱;但当前资产偏贵,2017年以来AMC传统不良成本高企,利润空间有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察一下信达、华融年报上,传统不良资产IRR的下滑趋势。
再从讲故事的角度来看,“三打”简单粗暴,打官司、打折、打包能讲出什么来,讲出来资本市场也不相信这有什么技术含量(笔者强烈不认同);“三重”的项目则正好相反,项目背后的故事性往往跌宕起伏,交易结构做出来往往自己都陶醉(如此完美),财务模型上结果获利丰厚,项目组还能调动公司各部门、分子公司资源。如此更能体现AMC的金融专业能力,项目干好了,几个成功案例拿出手,领导对外宣讲好说又好听;干一个几十上百亿的项目可以吹一辈子。
“三重”虽好,“三打”依然是处置基本盘
故事讲多了,往往自己都信了!
重整、重组、重构往往要调动大量资源,包括资金、资质(牌照)、社会关系、政策支持等等,所需的专业能力往往跨领域,金融、法律、融资、产业,不良资产往往只是金融工具。不良资产市场格局的现实,是头部企业强大的资源能力,说白了,“三重”虽好,玩得起“三重”的机构却寥寥有限。
再就是“三重”业务机会的稀缺,不良资产的涉及企业以民营的中小企业为主,多数是加工制造业与贸易流通业,产业结构决定了三重的可行性不高。一个近乎绝对的“卖方市场”,银行等上游机构开始向不良要利润的当前,AIC的出现,四大资产的“三重”机会都越来越少了,更别说市场机构了。
从企业经营的策略来说,三重项目往往历时少则2年,多则数年,不确定性很大,成功率也不高。媒体往往只看到几个成功案例的市场宣传,而背后还有多个项目焦头烂额,遥遥无期。
“三打”怎么了,打包打折快速回收资金,打官司司法拍卖每年处置掉数千亿资产,养活了我们这个行业大部分从业人员,四大资产95%的回现来自“三打”。所以,别嫌弃“三打”的low,别嫌弃“三打”的简单粗暴,这是我们不良资产处置的主流方式,是我们的基本盘。
E N D